朱瞻基见朱棣兴致勃勃的样子,不由笑了起来。
他挽起袖口,露出结实的手臂,开始一招一式地演示起来。
“爷爷且看仔细了。”
朱瞻基双腿微曲,摆开架势。
“这降龙十八掌讲究的是刚猛无俦,却又暗含柔劲。”
他右掌缓缓推出,掌风带动衣袍猎猎作响:“第一式亢龙有悔,关键在于一个字。出掌时七分力,收掌时三分力,留有余地。”
朱棣目不转睛地盯着,时而点头,时而皱眉。他本就有点武学奇才的特质,又经过长春功和凌波微步的熏陶,悟性也远超常人。
朱瞻基演示完后,往旁边退后一步。
“来,爷爷试试。”
朱棣深吸一口气,学着朱瞻基的样子摆开架势。他右掌推出时,竟隐隐带起一阵风声,虽不及朱瞻基那般声势浩大,却也初具雏形。
“不对。”
朱瞻基上前纠正。
“腰要再沉三分,气沉丹田。”
他伸手按住朱棣的后腰。
“发力要从这里开始,不是单靠手臂。”
朱棣恍然大悟,重新调整姿势。
这一次,他的掌风明显更加浑厚,远处的一片落叶竟被掌风带起,飘出丈余。
“好!”朱瞻基赞道,“爷爷果然天资过人。”
朱棣哈哈大笑,抹了把额头的汗水:“这掌法果然精妙!来,继续教朕下一式。”
朱瞻基点点头,带着朱棣走出大殿,来到殿外的花园之中,然后开始演示第二式,“飞龙在天”。
只见他身形一跃而起,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双掌自上而下拍出,掌风激荡,震得庭院中的树叶簌簌落下。
朱棣看得如痴如醉,也跟着跃起尝试。起初几次都不得要领,但在朱瞻基的悉心指导下,很快就掌握了发力技巧。
“第三式见龙在田讲究的是以守为攻。”
朱瞻基双掌在胸前划圆,形成一个气劲屏障。
“这一式最适合战场上的防守反击。”
朱棣学得兴起,连晚膳都顾不上用。小鼻涕几次想上前提醒,都被他挥手赶开。夕阳西下,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在乾清宫前的广场上,一老一少就这样沉浸在武学的世界里。
“爷爷,今天就先学这三式吧。”
朱瞻基见天色已晚,劝说道。
“贪多嚼不烂,您先把这三式练熟再说。”
朱棣虽然意犹未尽,但也知道朱瞻基说得在理。
他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欣慰道:“好!明日爷爷再找你学后面的招式。这降龙十八掌果然名不虚传,若是用在战场上...”
说到这里,朱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凭借凌波微步和降龙十八掌,在千军万马中所向披靡的场景了。
朱瞻基微微一笑:“爷爷放心,等您把这十八掌都学会了,孙儿还有更厉害的武功要教您。”
“哦?”
朱棣眼前一亮。
“还有比这更厉害的?”
“那是自然。”
朱瞻基神秘一笑。
“不过现在说还太早,等您先练好这降龙十八掌再说。”
朱棣哈哈大笑,精神矍铄得像个年轻人。
“好!朕这就去练功!”
说完便迫不及待地又在庭院中演练起来,一招一式都透着帝王的霸气。
朱瞻基倚在汉白玉栏杆上,望着庭院中挥汗如雨的朱棣,嘴角不由泛起一丝笑意。夕阳的余晖为乾清宫镀上一层金边,将朱棣舞动的身影拉得很长。
“不知道明天的早朝,爷爷还会不会上朝。”
他轻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怀里中的小木盒。
待朱棣收势调息时,朱瞻基上前几步,轻唤道:“爷爷,快过来。”
朱棣转身,额前的汗珠在夕阳下闪闪发亮:“瞻基,你还没走啊。”
“我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个东西没有给您。“朱瞻基从袖中取出一个紫檀木盒,盒面上雕刻着精致的龙纹。
朱棣眼前一亮,三步并作两步走来:“这是......”
他迫不及待地接过木盒,指尖轻轻一挑,盒盖应声而开。只见黑丝绒衬底上,静静躺着一颗浑圆如玉的丹药,通体黝黑却泛着奇异的光泽。
“这是不是你之前说过的,服用就可以增加功力的丹药?”
朱棣的声音因兴奋而略微发颤。
“不错,爷爷。”
朱瞻基点头笑道。
“此丹名为小还丹,服下可增数年功力。每个人都能服用三颗,但每次服用之后,功效会越来越弱。当服下第四颗时,功效就会完全消失。哪怕再次服下,也只是相当于活络气血的丹药。好了,您快服下吧,孙儿为您护法。”
他目光坚定,即便这是毒药,以他如今的实力也足以轻松化解。
庭院中的风突然静止,连树梢的鸟儿都安静下来,仿佛在等待这一刻。
朱棣毫不犹豫地拈起丹药,仰头服下。
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暖流瞬间涌向四肢百骸。他盘膝而坐,闭目调息,周身渐渐泛起淡淡的白雾。
朱瞻基守在一旁,随时准备出手相助。
一刻钟后,朱棣猛地睁开双眼,精光四射。他长啸一声,声震屋瓦,惊起满庭飞鸟。
“好丹药!”
朱棣一跃而起,只觉浑身充满力量,连白发都似乎黑了几分。他大笑着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装作开玩笑似得问道。
“好乖孙,你到底还有多少好东西没拿出来?”
朱瞻基笑而不答,只是看着精神焕发的朱棣,眼中满是欣慰。
“时间也不早了, 我该去秀女宫看看了。对了,爷爷,你练功也别太勤勉,有时候,一松一紧武功进度会更加快。”
说完后,他就告辞迫不及待准备赶去秀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