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河流冲淡了许多痕迹。关于陈哲及其“代号七”帝国的惊天大案,已从街头巷尾的热议沉淀为法学院课堂上的经典案例,以及档案馆里封存的厚重卷宗。陈哲本人,在经历了漫长的司法程序后,被判处多项重刑,包括终身监禁,目前被关押在高度设防的监狱,上诉之路也似乎走到了尽头。
城市恢复了往日的节奏,阳光洒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仿佛那段黑暗的插曲从未发生。
林瑟曦 的“拂晓时分”纪录片工作室已步入正轨。她不再仅仅聚焦于过去的阴影,开始涉足更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性光明的题材。那场孤注一掷的直播控诉,为她带来了巨大的声望与争议,但也让她更加珍惜平静创作的机会。她与 何景亮、赵晓晓、廖文辉 的伙伴关系愈发牢固,工作室成了他们共同的新家。只是,夜深人静时,白薇照片前的静默,仍是林瑟曦无法完全愈合的内心角落。
崔政赫 因“7.16”大案及后续对陈哲的追查之功,晋升至更重要的岗位。他依然忙碌于各类案件,但眉宇间那份经历过终极黑暗的沉淀,让他变得更加沉稳和内敛。他与林瑟曦团队保持着偶尔的联系,一种经历过生死考验后的默契与尊重留存于彼此之间。
(东海市 滨海新区 “白薇纪念图书馆”奠基仪式)
这是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由林瑟曦发起,并用部分纪录片收益及社会捐赠筹建的“白薇纪念图书馆”举行奠基仪式。图书馆旨在促进青少年艺术教育与毒品危害认知。林瑟曦、何景亮、赵晓晓、廖文辉悉数到场,宋允真 也特意从国外赶回。许多白薇生前的影迷和关注此案的市民也聚集于此。
场面温馨而充满希望。林瑟曦作为代表发言,她没有提及过多的伤痛,而是着重于纪念、警醒与新生。当她讲到“愿以此地,埋葬痛苦,播种希望”时,台下许多人潸然泪下。
在人群外围,一个穿着普通风衣、戴着鸭舌帽的身影静静站立着。是 崔政赫。他没有上前打扰,只是远远地看着,眼神复杂。仪式结束后,他便悄然离去。
(同日 傍晚 “拂晓时分”工作室)
庆祝的喧嚣过后,工作室里只剩下核心四人。大家心情都有些激荡,为白薇,也为他们共同走过的路。
“终于…算是有一个像样的交代了。”赵晓晓红着眼圈,轻声说道。
廖文辉拍了拍她的肩膀,目光却看向林瑟曦和何景亮:“陈哲的案子结了,图书馆也开工了。我们…是不是真的可以翻篇了?”
何景亮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他的目光始终警惕地扫过窗外,多年的习惯难以彻底改变。
林瑟曦深吸一口气,努力想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然而,就在她准备开口时,她的私人加密邮箱(仅用于极少数绝对可靠的联络)弹出了一条新邮件提醒。
发件人未知。标题只有两个字:“静默?”
她的心脏猛地一跳!这个词语…陈哲在最后时刻下达的指令——“最终静默”!
她强作镇定,对伙伴们笑了笑:“当然,新篇章早就开始了。今天累了,大家都早点回去休息吧。”
待其他人都离开后,林瑟曦独自坐在电脑前,手指微微颤抖地点开了那封邮件。
里面没有正文,只有一个加密的附件。
她利用廖文辉设计的、最高级别的隔离环境打开了附件。里面是一份极其简短的、看似毫无意义的乱码文件。但在乱码的末尾,有一个极其微小的、如同水印般的标记——一个抽象化的、几乎难以辨认的数字“7”的变形图案。
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没有威胁,没有信息,只有一个来自过去幽灵的低语,一个未完成的指令的回响。
“静默?”——这是在询问“最终静默”是否已经完成?还是在暗示,所谓的“静默”并非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
林瑟曦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陈哲落网了,他的帝国崩塌了。但这封邮件来自哪里?是谁?是陈哲预留的自动程序在特定时间被触发?是“代号七”组织某个未被发现的残党在试图联系?还是…某个隐藏在更深处、连陈哲都可能只是其棋子的势力,在确认这颗棋子是否已经彻底“静默”?
她原以为已经闭合的伤口,被这封诡异的邮件再次撕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她看着窗外城市的璀璨灯火,它们依然明亮,但在那光芒无法照及的更深阴影里,似乎仍有未知的眼睛在凝视。
她沉默良久,最终没有立刻将这封邮件分享给任何人,包括崔政赫和她的伙伴们。她需要时间思考,需要判断这究竟是危险的信号,还是仅仅只是过往尘埃的一次无心扰动。
她关掉电脑,走到窗边,与窗玻璃上自己的倒影对视。
风暴真的过去了吗?还是说,他们所以为的终点,或许只是另一个更大迷局的……序章?
生活仍在继续,希望已然播种。但那条名为“代号七”的暗痕,是否真的随着陈哲的入狱而彻底消失,无人能够断言。新的故事,或许正隐藏在平静日常的褶皱之中,等待着下一次,被悄然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