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毅刚开始还在疑惑,自己的泪点怎么这么低?
这就哭了?
后来,感受到脸颊处冰凉的水渍,他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不是他哭了,而是电影的主角John哭了。
John前往洛温给出的地址,与她见面。
两人一起,去拜访其他来到柯蓝星生活的绿瑙星人。
John的话,让她产生了一些不好的联想。
她的朋友中,也有几个人,因失感症加剧,逝世了。
她以为这些只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因为在他们平时与她的通话中,她从未察觉出不对劲。
但有了John的话,她心中产生了一些猜测。
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验证这些猜测。
在放假的第二天,John和洛温一起去拜访了他们知道其生活地址的绿瑙星人。
拜访的人越多,洛温就越沉默。
事实比她心中最坏的猜想还要糟糕。
来这里短短一年的时间,柯蓝星上的绿瑙星人,死去了十分之一左右,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医院给出的死亡原因都是——失感症加剧,患者自杀身亡。
自然死亡的人,几乎没有。
按照失感症正常发展的趋势,如果这些人的精神状况维持在稳定状态的话,应该只有百分之三左右的人会死亡,但如今,这个数字翻了三倍。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的局面呢?
比起洛温的不解,John更明白为什么。
“柯蓝星对我们并不欢迎。”
听到这句话,洛温突然想到了新闻上报道的,那些宁愿待在绿瑙星,等待着死亡的到来,也不愿意和大部队一起,前往其他星球寻找一线生机的老人们。
她被John点醒,忽然间明白了什么。
假期结束后,John回归部队,进行封闭式的训练,继续执行任务。
而洛温在John离开之后,又亲眼目睹一起了绿瑙星人和柯蓝星人在法律上的不平等事件,洛温最终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柯蓝星从未接纳过他们。
洛温在那天,心中受到震撼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她迫切地想要做些什么来改变这种局面。
于是,她除了主修文学之外,还选修了法律专业,开始了她为绿瑙星人争取在异星权利的一生。
天生的同理心,让洛温笔下的文字格外富有感染力,她建立了绿瑙星人权益保障协会,为他们争取自己应得的权利,写文章为所有受过不平等待遇的绿瑙星人发声。
没有杂志和报社愿意刊登出版她的文章,她就自己创办。
为了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她想成为司法部的工作人员,进入柯蓝星的议会。
绿瑙星人要进入柯蓝星的议会,只有比那些柯蓝星人优秀得多,才能脱颖而出。
在之后的一百年里,洛温一直在为这个目标持续努力着。
John在军队中也日渐高升。
两人有着共同目标的人,都在努力,都在奋斗。
因为特殊部队不允许使用光脑,他们重新开始写起了年少的手写信。
每周一次的收信时间,成为了两人心中难得的慰藉,洛温寄给John的信件中,还附带了她写的文章。
John的回信和年少时一样,话不多,但事事有回应。
或许是心中有了精神支柱,也或许是洛温的作品起了作用,John的失感症逐渐稳定下来,一切看起来,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朱毅看到这里的时候,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一方面为John和洛温的坚持与努力而感动,另一方面也对柯蓝星上绿瑙星人遭受的不公感到愤怒。
拍得确实没什么问题,还不错,挺好看的。
但是……
这部电影不是叫《一个人的爱情故事》吗?
编剧和导演管这叫爱情故事?
这不是励志的奋斗故事吗?
后来他就知道这部片子为什么叫《一个人的爱情故事》了。
随着电影剧情的推进,朱毅看到,洛温在自己八十岁那年,靠着自己常年累积的案子,获取了民众的信任,成为了议会的候选者之一,一时间,风光无限。
这种风头,挡了其他候选人的路,尤其是她一个异星人。
为了获取选民的选票,她去往了各地进行演讲。
在去往演讲最后一战的路上,她遭遇了柯蓝星极端排外势力的袭击。
袭击发生得很突然,袭击的首要目标洛温,不幸受了重伤。
消息传到军队时,John心急如焚,不顾一切地向军队请假,奔赴洛温身边。
正在观影的朱毅,心跳猛然加速,按照常规的剧情套路,John应该来得及见洛温的最后一面,然后两人互诉衷肠,最后洛温带着不舍离世。
可是……没有。
导演和编剧没有这样安排。
洛温身上的伤口在经过简单处理,原本是要送往正规地区接收治疗的。
但在她知道自己生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后,她坚持要完成最后一场演讲。
她要去的最后一个地方,是曾经的绿瑙星人生活过的聚集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这里几乎已经变成了第二个“绿瑙星”,有了第二代,乃至第三代绿瑙星人。
这一代人的生活环境,因为前辈的奋斗和抗争,已经有了极大的好转,他们融入得很好。
但遗憾的是,他们已经不会说哪怕一句最简单的绿瑙星的话了,几乎忘记了自己的来源。
他们崇拜柯蓝星,也以生活在柯蓝星为傲,绿瑙星成为了他们不愿意提及的耻辱的过往。
洛温对此,无奈,却也无法阻止。
她发表了一个很简短的演讲,只有几句话,演讲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忘了阿达。”
阿达,这个词在绿瑙星的语言体系中,代表着父母,亲人,土地,师长,所有生你育你护你之人之物,当然,也可以代指——母星。
最后两个字,她说得很轻很轻,于是有人便理所应当地以为她说的是自己。
当即有人哭着喊道:“洛温阁下,我们不会忘记你的!呜呜呜……”
她赢得了这片地区所有人的尊敬和爱戴。
但她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John所在的部队,管理很严苛,等到申请批下来时,洛温伤势过重,已经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了,他们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John悲痛欲绝,在洛温离世后,他的失感症再次加重,且比以往更加凶残。
此后的日子里,John虽仍在军队服役,但他的世界仿佛只剩下回忆,那些洛温寄出的信件,他一封也没有弄丢过。
这些是支撑着他走过余生岁月的支柱。
镜头拉远,洛温的死亡登上了新闻,John正在屏幕前,心如死灰地看着。
朱毅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了一句话,真正的悲伤不是大吵大闹,而是安静,极致的安静。
大脑还没有反应过来,身体无法行动,表现在外面的,只有安静。
他调低了音量,屏幕中的哭声渐渐变小,他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推开门,走了出去。
他路过了一家花店,去里面买了一束祭奠的花束,登上了悬浮公车。
低沉的钢琴响起,大提琴绵长的低音加入,小提琴的高音像一声声泣诉,弦乐层层递进,像是John压抑到极致的悲伤逐渐蔓延。
高音部分并不尖锐,却带着穿透性的痛感,仿佛在述说着爱人离去后的空洞与绝望。
这首音乐让朱毅响起了两人在绿瑙星第一次见面时的配乐,同样的钢琴与提琴,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
镜头一直在拍John的背影,原本高大的背影,随着走过的道路变多,变得越来越佝偻,周围的景物也从繁华变得破败。
镜头再次拉远,画面的颜色变得黯淡,时间回到了现在。
白发苍苍的John再次回到了绿瑙星。
失感症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老了不止一百岁,但John已经不在乎了。
在洛温死后的第五年,联邦军队终于收复了绿瑙星球,John正是其中的先锋队。
但遗憾的是,因为过度使用杀伤性武器,整个星球已经不再适宜人类居住,是一颗彻头彻尾的死亡星。
John带着洛温的遗物,为她在绿瑙星修建了一座墓碑。
John凝视着墓碑,独自伫立。
John朝她递上鲜花。一大捧。多到足以把墓碑淹没。
洛温喜欢鲜花。
“我选了一个厉害的小伙子帮你管理协会,他很厉害,至少……比我厉害。”
John呢喃道,顺便踢了踢脚下的小石块,这么多年了,这个习惯,他还是没有改掉。
洛温没有回答。
“你的杂志,我也办下去了,有很多读者喜欢你的文章。我把它们做成了文集,三天后就要正式出版了。”
John摸了摸口袋里厚厚的信件,觉得洛温应该会很高兴。
但是洛温还是没有回答。
周围一片死寂,John却还是点点头,假装自己听到了。
“嗯,好,我会给你送一本过来。”
John坐在墓碑旁,就像过去他们无数次坐在绿瑙星的草地上聊天一样。
他继续说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仿佛洛温就在身边认真倾听。
“我拿到了元帅授予的一等功勋章……联邦军部授予John的勋章。我是第一个得到这种奖章的‘John’。”
“我现在学会了绿瑙星的古语,可惜太晚了,你听不到了……”
“……”
这是一段John的独白,一句句话说出口,他的声音越来越低。
朱毅静静地听着,吸了吸鼻子。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John手中的信件被吹起,纸张在空中飘舞。
John急忙去抓,那是一封他未寄出的信,信里藏着他从未说出口的爱意,是不能,也是不敢。
John的手微微颤抖,泪水模糊了双眼。
“洛温,我很想你。”John轻声说道,声音在荒芜的星球上回荡。
花束轻轻摇曳,像是在回应他的爱意。
镜头聚焦这种绿瑙星特有的花朵。
眼前一黑,片尾的字幕出现了。
伴随着熟悉的弦乐,正片就此结束。
《一个人的爱情故事》,完。
电光火石间,朱毅什么都明白了。
从头到尾,这部电影都不是在讲一个“爱情故事”,而是在讲“爱人的故事”。
更确切地来说,“一个人的爱情故事”,是以男主John的视角,去讲述女主洛温波澜壮阔的一生的故事。
也是在讲男主John在爱人离去后,为了完成她的理想信念,独自守着回忆,度过余生的故事。
“呜呜……”身边的哭泣声打断了朱毅的沉思。
他这才惊醒过来,下意识地摸了摸眼角,这次他是真的哭了。
朱毅一边用手中的纸巾擦去水渍,一边搂过女友的肩膀,柔声问道:“这么了?”
女友像是再也忍不住了一样,“哇”的一声扑进朱毅的怀里,哭个不停。
“他们好惨……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导演你没有心!”
“编剧怎么能下死手的?”
“……”
随着女友的吐槽,全息观影舱的舱门也渐渐打开。
朱毅这才发现,二号影厅里,都是压抑的哭声。
有同伴的,拉着同伴一起哭,没有同伴的,就自己捂着嘴哭。
朱毅还看到一个女生牵着男友的手,嘴里无奈地哄着:“好了好了,不哭了不哭了。”
“都是假的,没发生过的。”
男生放下抹泪的手,反驳道:“不是假的,我刚才查过了,绿瑙星是真的存在的!”
“而且John这个名字,你不觉得很耳熟吗?”
“耳熟耳熟,别哭了昂……”
比起寻常电影看完后,影厅中的观众会吐槽剧情,吐槽演员演技,《一个人》的观众的关注点,好像都放在了剧情上。
而且,朱毅仔细听了一下,好像有说虐的,有说惨的,有骂导演和编剧的,但就是没有说这部电影不好的。
整个影院都是哭声,没哭的人,比如他,在哄哭了的人。
其他放了《一个人的爱情故事》的影厅也差不多是这种情况。
电影散场后,影院门口聚集的人,鲨鱼似的扑向猎物,举起话筒采访道:
“先生小姐,你们好,请问你们是怎么评价这部电影的呢?可以说一下吗?”
他们是娱乐记者,不进去看电影,而是守在影厅门口采访看过的观众,然后把评价发到星网上,博取流量。
如果有哪位观众语出惊人,那就更好了,网友们就喜欢看这个!
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原本散场后,应该很快就有观众出来的影厅,这次却等了这么久,才等到第一个人。
难道是这个电影出啥故障了?
还是这个电影太好了,观众都还沉浸其中,忘了离开?
但是这种可能性不大啊!
记者百思不得其解。
朱毅眼见本来被自己哄好了的女友,被这个记者一问,嘴巴一瘪,又要哭了。
他狠狠瞪了记者一眼,语气不善道:“想知道评价啊?自己去看。”
“我只能说这张影票,值了!”
说完后,他连忙搂着女友,走到一边去了。
记者被吼得莫名其妙,摸了摸脑袋,继续蹲守下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