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顾茵在平台上的介绍是个投资人,但她其实并不懂如何组建一个剧组。
在这方面,小明导演就比她有经验多了。
顾茵想了想,毅然决定把除了挑选演员之外的所有活儿都推给小明导演干。
选演员这项工作她勉勉强强能够胜任,其他的还是算了吧。
演员选的好,其他工作诸如灯光、运镜、配音等都是锦上添花,演员选的差,其他工作再好都是白搭。
顾茵对小明导演说:【肖导,钱已经过去了,组建剧组的事儿我就全权交给你了,除了一些主演和重要配角我会插手外,其他的都由你来决定。】
怕最后她选的演员太离谱,小明导演撂担子不干了,顾茵颇有先见之明地给彼此留了斡旋的余地:【当然,如果肖导你决定有更合适的演员,我们也可以再谈谈。】
与顾茵所想的恰恰相反,得到顾茵某种意义上的“尚方宝剑”,光脑另一头的肖明已经激动地快说不出话来了。
他看着光脑上的消息,一时间呆愣住了。
剧组所有事务都由他来决定?
他做梦都不敢想这样的好事啊!
即便是在他最辉煌的时候,他能做的,也只是斟酌性地提出一些意见。这些意见中,绝大部分都不会被采纳。
而现在,他成了剧组真正意义掌握了话语权的人。
肖明选择性地忽略了顾茵所说的演员的选择由她决定,对方都是编剧了,是最了解角色的人,自己的理解并没有她深刻,由她来选角有问题吗?
完全没问题啊!
退一步来说,人家都愿意给他商量再议的权力了,他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这几行字,明晃晃地说着:肖明,我看好你!
他感觉自己的眼眶酸酸的,这就是被人肯定,托付信任的感觉吗?
他从未体验过。
肖明低下头,擦了擦自己的眼角。
此时此刻,他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豪情壮志,古有“士为知己者死”,今有他肖明为投资人的信任赴汤蹈火!
如果说在这之前,他只能保证《卫道者》不是一部烂片,现在的话,《卫道者》拍不好,他肖明提头来见!
肖明的感动顾茵无从得知,她只知道自己甩出了一大堆事,轻松了不少。
两人约定好了开机时间,便各自去忙活了。肖明去组建剧组,顾茵则开始找演员。
找演员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由于失感症的影响,联邦对文娱的需求日渐增大,文娱事业空前发达。
与之相对应的是,政府对文娱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也空前强大。
就拿顾茵所在的联邦第一大学举例,它开设了包括但不限于表演系导演系编导系等一系列与文娱相关专业。
在政策的加持下,学校不仅减免了学生的学费,遇到优秀的学生,还有额外的补贴,毕业后,他们的就业前景广阔,福利待遇也是一等一的。
但即便给出了如此待遇,文娱专业的招生名额也处于常年招不满的状态。
门槛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选择了成为一名文娱工作者,就要做好时刻将自己奉献给观众的准备。
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成为一名文娱工作者,失感症对他的影响,比对其他职业的从业者影响更大。
他们将自己全部情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作品,原本就贫瘠匮乏的情感被肆意地挥霍,只为了给观众呈现出一部优秀的作品。
他们就像转瞬即逝的烟花,灿烂绽放过后,很快会燃尽自己,最终陷入失感症的泥潭,无法脱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沉沦,早早地进入失感症末期。
文娱界从不缺天才,但这些天才惊艳过后,只留下了满地燃尽后的灰烬,和观众对他们的怀念。
再加上本身从事这个行业,他们对文娱作品的要求只会比普通人更高,更苛刻,也更难获得情绪波动。
因此,哪怕是常年在荒星开荒的远征军,对情感的消耗也远不及文娱从业者。
除了那些享受观众和粉丝的崇拜追捧的文娱从业者,大部分成名的人其实连正常的工作都难以维持。
与此同时,联邦对文娱工作者的态度和要求从未放松过,一直都是宁缺毋滥。
顾茵能顺利申请到编剧资格,也是编剧协会看在她有优秀小说作品的加持份儿上。
她得到的三个奖项,尤其是文宣部“特殊贡献奖”,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在官方高要求的政策下,文娱创作者与观众的供求关系一直是供不应求的,观众在向他们索取足以唤起自己情感共鸣的力量,向他们索取缓解失感症压迫的精神源泉。
如果说文娱工作者是所有职业中的重灾区,那么演员就是所有文娱工作者中的重灾区。
他们站在台前,在拍戏时,要一次又一次表现出颦蹙嗔笑,挤出自己身体里最后的喜怒哀乐,然后把它们捧给观众,让观众受到感染,产生情绪波动。
所以找到一位优秀的演员还是比较困难的。
尤其对顾茵这样一位既没名气也没人脉的编剧来说,基本上没有实力演员会选择她。
但没关系。
顾茵不需要实力派。
她需要蛋黄派(bushi)。
她想要的就是没实力的演员,最好是素人。
联邦演员协会对演员的要求放松了很多。
毕竟……
你能说群演不是演员吗?
你能比较一个演技好的演员和一个演技差的演员同时饰演一个演技差的演员,谁表现得更好吗?
如果对其演技要求高的话,那市场上的演员有一大半以上不达标。
来来回回都是几个熟面孔,观众也是会腻的。
在种种考虑下,联邦演员协会放宽了对演员的要求。
只要满足了最低的底线要求:不会让观众的失感症加重,演员协会就会为他们颁发演员资格证。
可以说是十分卑微了。
那么,什么素人能加入她这个草台班子呢?
顾茵打开光脑通讯录,从自己现实认识的人里扒拉出了几个人:她弟霍晟鸣,梅诺,商锦枝,冯曼老师,她爸顾文彰,她妈裴云,她继父霍锋。
剩下的橙子、桃子这些人都是在星网上认识的。
最后还有一个她穿越至今,还没见过面的继兄霍诀。据霍晟鸣所说,这人是个工作狂,一年到头都在公司里忙活,只有逢年过节,一家人才能见上几面。
排除她的长辈,只看同辈人的话,没剩下几个啊。
顾茵看完了自己通讯录里寥寥无几的几个名字,陷入了沉思:原来她的人缘这么差吗?
算了算了,顾茵关了光脑,决定去学校里逛逛,看看能不能找到想要兼职的大学生。
抓壮丁,找演员去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