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脸色一沉,语气凝重地说:“领导的话,你必须牢记。别看他平时随和,一旦触碰他的底线,他能让你生不如死。”
说完,魏红升露出一丝后怕的神情——他曾目睹刘照天出手,对方最终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人也锒铛入狱。
魏红升神情严肃,韩春明见状点头应下。
刘照天处理完手下事务,便着手准备动身前往香江。
大年初一,于海棠父母接走了于岚岚。老两口心里明白,往后怕是一年才能见到孩子一次了。
毕竟老人年纪大了,长途奔波不易,况且往来香江的手续也不简单。
听说刘照天要多带一个人去香江,领导虽未大发雷霆,却少不了一通抱怨。刘照天再三许诺,才勉强得到应允。
于岚岚虽年纪尚小,却也懂得离别的滋味。知道不久就要去香江,再见外公外婆得一年后,她情绪低落,时时黏在两人身边。
老两口一生只有这一个女儿,从小到大倾注了全部心力。起初他们极力反对于海棠选择有妇之夫,可这些年眼见女儿过得幸福,脸上常带笑意,也就渐渐释怀,将这份爱延续到了外孙女身上。
看着于岚岚可爱的小脸,和那些讨他们欢心的小举动,老两口心里万般不舍,恨不得将孩子留在身边。但他们也清楚,去香江对孩子成长更好,能常伴父亲左右。
道理虽明白,送别时还是禁不住老泪纵横。
不只老两口依依不舍,于莉同样不愿同去人生地不熟的香江。一来她对刘照天“碗里锅里都不放过”的做法心有芥蒂,二来多年前曾与他有过尴尬往事,长久相处难免别扭。
最终在于海棠的反复劝说和于岚岚的哭闹下,她才勉强答应同行。
火车上,众人皆有经验,上车便卧铺休息、养精蓄锐。唯有于莉初次离京,看什么都新鲜,东张西望。可不到一日,新鲜感被疲惫取代,她也只好像旁人一样,躺下休息。
由于领导召唤紧急,刘照天一行没有在宾馆休息,直接通关抵达香江。他提前联系了娄晓娥,不仅租好了房子,还安排了司机接应。
抵达住处时,屋内已由娄晓娥派人打扫干净,家具家电齐全,全家人都对新居感到满意。刘照天帮于莉和两个孩子选好房间,稍作安排后便出了门。
他对娄晓娥安排的房子很满意,虽然租金比上次贵,但条件提升明显。房子地处富人区,闹中取静,生活便利。刘照天瑞士账户尚有一千多万存款,让家人住得舒适,他从不吝啬。
尽管有足够资金买别墅,但他既不便解释金钱来源,也清楚目前房价尚处上升期。他预计两年后经济危机会导致房价腰斩,届时再抄底更合适。
出门后,刘照天径直前往中 司,了解他离开这段时间的运营状况。公司一切井然有序,没有出现保安或前台阻拦的情况。他随即召集投资部门开会。
会上,刘照天翻阅工作日志与投资记录,发现表现平稳,保本经营,既无大盈利,也未亏损。他接着向大家阐述了下一步规划。半小时后会议结束,众人神情释然,虽然这是他有意营造的氛围,却也感到一丝孤独。
刘照天未多停留,迅速赶往领导办公室。领导见他额上汗水,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正是刘照天不坐出租车,选择跑步前来的用意。
领导没在意刘照天那小心翼翼的神情,只是带着几分调侃说道:“小刘啊,也不知让你来香江对不对,你在资本主义这儿都学坏了。听说要了六张通行证,难道是又多了个小老婆?”
刘照天听了只觉冤枉。他对于莉真没有别的想法。
虽说于莉比他大不了几岁,正是风韵犹存的年纪。
可这种事传出去不好听。万一真有什么,于海棠肯定不会放过他。
以后孩子会怎么看他这个父亲?他还一直想做孩子的榜样呢。
他苦笑着回答:“领导,您就别笑话我了,那是于海棠的表姐。”
“您有什么指示就直说吧,我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领导时间紧张,也没多开玩笑,开门见山道:“内地工厂听说做玩具能赚外汇,都抢着上马生产,现在玩具已经堆满了十几个大仓库。”
“你想想办法处理一下吧。”
刘照天一听领导的要求,顿时感到头疼。
他虽然知道各地工厂对外汇很看重,但也没想到这么疯狂。
十几个大仓库的货,足够香江每个小朋友分几十个玩具了。
光靠香江市场根本清不完库存。
唯一的办法是整个东南亚一起铺货,才有可能消化掉。
刘照天皱着眉说:“领导,得让那些工厂别再继续生产了。”
领导也有些忧虑:“现在不少厂已经停了,但还有一部分厂领导很固执。”
“他们以为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帮他们清库存,生产得越多,最后到手的外汇就越多。”
刘照天听了虽然无语,但也理解这种心态。毕竟厂里很多设备的维修零件都要进口。
如果外汇储备不足,或者外汇没及时到账,整个厂都可能因为小问题停产一段时间。
这些厂长是被吓怕了,所以千方百计想多弄点外汇。
从这次协调也能看出,现在国家获取外汇的渠道还很有限。
刘照天低头想了一会儿。
这批玩具库存光靠香江市场,几年都卖不完。
可除了香江,别的地方没有宣传,很难大量出货。
香江好歹有汉堡店一直在宣传,别的地方总不能卖到哪、店开到哪吧?
刘照天无计可施,只好向上沪美术制片厂的领导询问:“关于功夫熊猫的漫画制作,厂里有没有什么建议?”
领导摇头,刘照天无奈,汇报完工作后便离开了办公室。
他一时想不出办法,只能去找在香江唯一认识的文化界熟人——查老先生。
对漫画制作一窍不通的他,急需专业人士指点。
来到明报公司,前台一眼认出了刘照天,微笑着招呼:“刘先生请稍等,查先生现在不在,他一回来我立刻通知您。”
刘照天被请进会议室等候。
一个多小时后,刘照天几乎要睡着,查老先生才匆匆赶回公司。
两人走进办公室,查先生兴致勃勃地向刘照天展示他近期整理的“洪荒宇宙”成果,并请他品评。
文字间虽仍有武侠的影子,但文风扎实、硬朗,十分适合描绘宏大世界观和频繁打斗的场面。
剧情已推进至巫妖大战,按刘照天提供的大纲,完成了约三分之一。
交流一番剧情后,查先生才想起刘照天此行有求于他,略带歉意地询问所遇困难。
刘照天坦言:“我接下一项任务,要创作一部新的漫画小说。”并详细说明了前因后果。
查先生虽想帮忙,但明报集团并无漫画相关的编辑或写手。
当时香江的漫画多与色情、暴力、血腥联系在一起,地位不高,像他这样的文化人也不愿涉足。
尽管一法通万法通,但查先生对漫画的节奏与技巧并不了解,而这正是漫画吸引读者的关键。
为帮刘照天,他最终还是致电玉郎公司的老板黄玉郎。
黄玉郎一听查老先生有事相托,立刻答应帮忙,让刘照天直接去他的漫画公司。
刘照天欣喜道谢,随即动身前往黄玉郎的公司。
他原先确实考虑过让内地的上沪美术制片厂来负责这部漫画的制作。
不过这也怪他考虑不够周全。如今的上沪美术制片厂虽然在漫画领域实力出众,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他们的专长与香江同行截然不同。内地更擅长中短篇漫画,风格多偏向水墨画风。
在水墨风格方面,内地或许能远超香江,但若论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把握,还是香江的同行更胜一筹。
当刘照天见到黄玉郎时,对方态度很客气。作为漫画界的商人,黄玉郎明白即使不刻意结交刘照天,也绝不能得罪他。
于是黄玉郎热情地派了几名得力助手协助刘照天工作。几个小时后,刘照天虽然对他们的创作理念不太认同,但对漫画的理解确实加深了一些。
虽然有所收获,但这些帮助仍然有限,刘照天只好决定亲自创作。告别黄玉郎后,他向查先生打了个招呼,便直接回家了。
之后他只能依靠自己,一点点回忆前世的《功夫熊猫》。虽然不确定几十年的时代差异会不会导致水土不服,但眼下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亲自上阵。
由于原版《功夫熊猫》是电影,他需要将剧情拉长。他开始为每个角色设计精确的人物模型,构建更宏大的故事框架,并设定主要目标和阶段性的小成就。
根据人物出场顺序,他设计了剧情高潮和细节脉络,如同绘制一张庞大的思维导图,让故事线索纵横交错。
在完成约够一年连载的故事大纲后,刘照天再次来到明报,向查先生借了几位编辑和 雨。
这段时间,编辑和 雨忙着填充剧情,而刘照天则开始关注佳宁集团的股票行情。毕竟玩具还堆在仓库里,想卖也找不到买家。
漫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更不用说后续自从去年刘照天他们享受到佳宁集团扩张的红利后,佳宁并未停下脚步,仍在飞速发展。它仿佛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金。
在这种神话般的氛围中,陈松青去年开始了新一轮近乎疯狂的收购扩张。经过他的一番运作……
佳宁集团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控股多家企业,其股票行情也呈现出上升势头。
丰汇银行持续向佳宁提供贷款,这一举动进一步巩固了佳宁资金雄厚的形象。
既然丰汇银行愿意放贷,其他银行也纷纷跟进。不少银行家认为:“丰汇银行认可的,我们自然也没有问题。”
刘照天看准时机,全仓买入了佳宁集团的股票。
他注意到陈松青似乎极为关注佳宁股价的涨跌。
为此,陈松青采取多种手段托市,包括发布重大声明、泄露利好消息,甚至高价回购公司股票,以此推高股价,营造交易活跃的假象。
这样一来,用股票作为抵押申请贷款时,银行才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