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为自己是个讲规矩之人的贾诩,满意地听着众人报告战果。
全部听完后,他直接开口:“休整三日,我们往中路进发!”
“遵命!!”
与此同时,原本出发的东路人马,在随时准备去支援西路的路上。
袁基数日前收到贾诩的战报,以及贾诩对他那一路的谋划。
全部看完后,袁基默认,并压下不表。
但他心里已经知晓,贾诩这路估计很快就会取得胜利了。
遂送信叫住准备出发的东路曹操一行人,让他们先往西路赶,以应对不测。
果然,西路胜了。
还是大胜。
以弱势人数对抗鲜卑强势兵马,并将西路领头之人耍的团团转,最终以千人左右损耗,破鲜卑骑兵两万人。
此战报若要发往朝廷,朝廷怕是会觉得此乃天方夜谭。
然而事实是,东、西、中,每一路的战损比都不高。
西路混在其中,也就不觉得有多么突出了。
袁基将战报上投毒一事模糊处理,只略写贾诩戏耍二人之举,并言是鲜卑人自己内部投的毒,毒死了自己人。
锅全部扔给了段日逐背,袁基还是想让贾诩的名声美化一些的。
虽然他不觉得投毒有什么,战场可是死生之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尤其对面人是鲜卑,别说投毒,就是贾诩有其他更狠辣的想法,袁基大概率都会默许。
不过大汉的整体环境,还是以德才兼备为主。这种在大汉某些文人看来有一些缺德的举动,袁基还是帮贾诩掩盖一下吧。
随后,袁基向西路与东路下发指令:全体中路集合!
并加快速度清扫中路鲜卑骑兵。
追着乌洛兰、和连等人,一番连削带打下,成功留给乌洛兰数百人逃回鲜卑王庭。
至此,三路功成!
数日后,成功于中路汇合的众人,相互寒暄。
众人先对袁基抱拳一礼,袁基也对着众人回礼。
“诸位,东、西、中三路皆以极低损耗完胜鲜卑兵马,在此,吾要感谢诸位。”
说完,袁基再次诚挚一拜。
众人皆纷纷抢着回礼。
袁基笑着说:“庆功宴,此次我们就先不开了,只简单让士兵们庆祝一下。等征伐鲜卑事了,吾再于洛阳,宴请诸位!”
“谢骠骑将军!”
紧接着,袁基也不拘着众人,直接让众人相互间畅所欲言,互通有无。
毕竟很多人都对令两路的战况很感兴趣。
尤其是对孙坚!他们可太感兴趣了。
孙坚是他们之中唯一斩到一路鲜卑大人的人,一个亭侯位是没跑了,众人皆对他羡慕嫉妒。
尤其是凉州的某些将领,看着他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可恶,他们那天搜寻那么久,怎么就没逮到段日逐呢?!
孙坚沐浴在众人羡慕的眼神、嫉妒的询问里,身心愉悦。
此时,上首的袁基开口:“文台,听说你肩部有伤?可严重?”
听到这句问话,其余人纷纷停下询问,目光皆聚于袁基一身。
孙坚也立马起身抱拳,振声回答:“谢骠骑关心!坚无大碍,此伤只是东路将领拔石的垂死挣扎罢了。他力气不大,坚都快好了!”
见孙坚一板一眼地回复,但暗藏得意的神色,袁基忍不住嘴角上扬。
“文台不必站着,坐下说话。”
“遵命!”
然后孙坚“咚!”地一声坐下。
袁基看了看刚刚几个面露酸意的将领,转而再次温和地看向孙坚:
“文台此伤,虽是血肉之损,但亦是文台战场扬威之印记。战场中,可不顾生死地浴血厮杀,这需要勇气,亦要有坚定的意志。有此印记,文台得亭侯之位,实乃实至名归啊。”
袁基眼带欣赏之色地看向孙坚,对他大加称赞。
将孙坚夸得脸色臊红,眼中闪着动容的微光。
本来孙坚被几个将领问东问西,面上只有得意之色。
但问得多了,孙坚总觉得几人真烦。
他孙坚用命,以伤换伤得来的功勋,他们语气轻飘飘就想否定他的功绩?
不过其实孙坚内心里也知道,当时那个情况,谁去堵拔石,估计都能将其斩杀。
东路的曹操、颜良、夏侯渊等人,明显是想将功分给他。
想通这些的孙坚,第一次感动得私下里流了几滴眼泪。
出来闯荡这么多年,第一次感受到这种袍泽之情、托举之意,甚至他还不是袁公嫡系阵营的人,他们却愿意将最大的功分给他。
所以他孙坚此功,必须得的实至名归,如此才不浪费东路众人之功。
这一切,袁基自然知晓,也看在眼里。
他不轻不重敲打了几个凉州将领,看着几人瞬间老实之后,也就不再多出声。
并任由另一边的吕布开始疯狂同孙坚对话。
吕布如今也是袁基麾下的“社交达人”了,众人就没有他不能搭上话的,再加上他的一身武力值,众人对他是又烦又包容。
放着两人聊天,袁基将头转向董卓这边。
虽然敲打了一下董卓麾下将领,但袁基对董卓是没什么意见的,甚至是很满意的。
袁基看人,从来都以发展的眼光看人,每个人并不是生来就是什么性格。
所有人都处于变化之中,随着环境、时间的改变,自身也在改变。
现在的董卓,还不是那个入洛阳后,见识到繁华,又受尽士人冷眼这一极致落差的董卓。
如今,他还是一个豪爽义气之人,对官位有野心,却是人之常情的野心。
袁基其实是非常欣赏这类有野心之人的。
有野心,就有向上的动力,整个人就会有内驱力引导其向上,无需他人鞭策,自己就会坚定朝着目标前进。
而他自信,能正确引导众人的野心,放到其该去的地方。
袁基神色温和,出言夸赞了董卓此次的功绩:
“仲颖。你我二人第一次见面时,吾就对仲颖抱有极大期待。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