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翼滑翔翼+燎穹热气球”工匠配置与工期规划
(按5天完工目标算,分工明确不窝工,选熟练匠人更省时)
一、总工期与核心逻辑
- 总工期:5天(含备料预处理1天+主体制作3天+收尾试调1天)
- 工匠类型:分木工、织工(含缝补)、铁匠、杂役4类,避免跨工种忙乱,按“滑翔翼批量做、热气球单独做”分配人手。
二、各工种人数与分工
1. 木工(共8人,核心做框架\/座架\/吊篮)
- 人数:8人(其中2人专做精细活,6人做粗加工)
- 分工:
- 3人专做滑翔翼主骨\/副骨(1天预处理松木+细竹,2天拼30套翼骨框架,人均每天做5套框架);
- 2人做滑翔翼座架(1天削30块松木座架,2天固定在座架上,顺带装铁转轴);
- 2人做热气球吊篮+空气杠杆(1天编20根竹条成吊篮,1天削竹杠杆、装铁钩,1人辅助递料);
- 1人做木盘(1天做1个防火木盘,剩余时间帮其他木工修边角)。
2. 织工\/缝补匠(共4人,专做蒙皮\/气囊)
- 人数:4人(熟悉针线、涂油即可,不用顶尖织工)
- 分工:
- 3人做滑翔翼蒙皮(1天给30匹粗麻布涂桐油,2天把晾干的麻布绷在30套翼骨上,人均每天绷10套,顺带用茅草绳绑紧);
- 1人做热气球气囊(1天缝粗绢成筒状,2天涂3层桐油草木灰,晾干时帮其他织工绑蒙皮)。
3. 铁匠(共2人,提前打够铁件)
- 人数:2人(提前1天备好所有铁件,制作期间不用额外留人)
- 分工:
- 1人打滑翔翼铁转轴(60个,1天打完,粗加工即可);
- 1人打小铁钩(240枚)+大铁钩(4枚),1天打完,用铁丝串好分发给木工。
4. 杂役(共3人,管备料\/递料\/清理)
- 人数:3人(农户或学徒即可,体力好优先)
- 分工:
- 1人负责收草木灰、茅草绳、沙土(提前1天从农户家收齐,制作时按需递料);
- 1人负责运松木、细竹、布匹(制作期间每天按用量运到工坊,避免堆料占地方);
- 1人负责清理废料、烧热水(顺带帮织工翻晾涂油的麻布\/绢布,不耽误主线)。
三、关键提醒
若想缩短工期到4天,可加2个木工(分担翼骨框架制作)和1个织工(分担蒙皮绷制),总人数控制在18人内即可,不用多雇浪费钱;
- 铁匠需提前1天完工铁件,避免木工等料;涂桐油的麻布\/绢布要晾透,杂役多盯着翻晒,不然影响耐用性。
我写完,仔细看了看两份清单和设计图,我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些。
不过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以前我遇到类似的情况,脑子里就会自动出现解决的方法,这次应该也是如此。
我完成这些后,躺床上仔细思量,看是否有遗漏。
对了,造这些物件虽然钱财不多,可是要州衙全部承担,也是一笔不小开销。
我明日给九弟写信,让他安排!
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九弟,你怎么来这么快?我信还没有写呢?”我惊讶的问他,好久不见了,还挺想念的。
“七哥,你一声不吭就自己跑出来,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他说着就一把把我抱住,他的气息迅速钻入我的鼻子,还是那种沁人心脾的味道。
我的天爷,我的身体又控制不住了!
“七哥……”他带着邪魅的笑意,我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任由他摆布……
我嗖的一下坐起来,还好只是一场梦!
我大口大口的喘着气,掀开被子,又和昨晚一样,我真是无奈。
想办法捂干吧!
我这是怎么了?怎么频频做这样的梦?
我翻来覆去的,居然不知道何时又睡着了!
我一个激灵,就起来了!
今天还有正事呢!
天已经蒙蒙亮了!
我起来给九弟写信,让他解决开销问题。
写完信,我找到一个官差,把信递给他:“麻烦官差大哥,把信交于递铺。”
官差拿了信,就离开了!
我带着图纸和清单去找张知州!
此时,张知州已经在设堂提笔伏案了!
“知州大人。”我行了作揖礼!
张知州见我来了,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向我。
“秦公子,今日怎的来得这样早?对山匪一事可有解决办法?”张知州放下笔,指了指案边的空椅。
我顺势坐下,将图纸和清单摊在案上,指尖点着滑翔翼的图样:“大人,您请看——这‘云翼滑翔翼’,可以载人飞过山头。
但我不知山匪人数,先制作30架。
“燎穹热气球’1具,能升到高处看清山匪的哨位,查看地形,人数。比咱们派斥候冒风险往上闯,稳妥多了。”
张知州俯身盯着图纸,“从未见过此物,不过这制作工艺和技法确实精妙。不过实际操作上是否可以成功?载人飞起来,还闻所未闻!”
张知府顿了顿,手指在“松木主骨”“粗麻布蒙皮”的标注上划了划,眉头微蹙:“物件看着是实用,可州里工坊的工匠、物料……还有这开销,前阵子赈济山民,府库实在紧巴。”
我早等着他这话,当即身子微微前倾,语气笃定:“大人可以请工匠先来看看清单,是否可行!
至于工匠工钱、物料钱,我已托人料理,三日内便有银钱送到州衙。您只需让工坊按清单调人,5天就能完工,若是想快些,加3个匠人4天也成,横竖不耽误您剿匪的事。”
张知州闻言,招呼官差去请工匠。
眉头稍稍舒展,拿起清单翻了两页,又看向我:“秦公子既有这般安排,那便是解了州里的燃眉之急!只是……公子非官非吏,却为州境安危费这心思,张某实在过意不去。”
“大人说笑了,”我拱手道,“我在郑州多日,受州衙照拂不少,如今能为抓山匪出份力,也是应当。况且,我身为天朝子民,为国效力,乃吾辈之责!”
不多时来了四名工匠,看样子都是老师傅了!
他们见过礼之后,张知州把图纸和清单递与他们。
四名工匠看着图纸,眼睛越来越亮。
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笑容,嘴里不停说着“妙啊!太妙了!精妙绝伦呀!”
“这造出来不仅解决山匪问题,日后高空巡视,跨越天堑都不成问题呀!”
“要是用在战场上,突袭敌军,必胜啊!”
“这是何人设计?竟有如此神人,简直是鲁班在世呀!”
……
四位工匠赞不绝口!
张知州听得工匠们连声赞叹,原本悬着的心思彻底落定,当即拍了拍案几,声音都亮了几分:“好!既是各位老师傅都觉得可行,那这事儿便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