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基地的观测台上,苏云舟久久凝视着地球方向。那种不安感越来越强烈,仿佛暴风雨前的低气压,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自从上次卫星撞击事件后,他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蒂莉背后的力量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的试探或攻击只会更加直接、更加危险。
“爸爸,你怎么了?”晴晴抱着发光的小银薯走过来,担忧地看着父亲,“你最近总是皱着眉头。”
苏云舟蹲下身,轻抚女儿的脸颊:“爸爸只是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
晴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举起手中的小银薯:“小银说它可以帮忙保护基地。”
孩子天真的一句话如同闪电般击中了苏云舟。是啊,他为什么一直只想着防御和隐藏?月球基地最大的优势不就是与地球隔绝的环境和那些神奇的灵植吗?
当晚,等晴晴入睡后,苏云舟来到了灵田空间。这个被特殊力场笼罩的区域保存着他从各个世界收集来的珍稀植物种子,许多都具有非凡特性。
是时候开启那些被封存的战斗种子了。
苏云舟首先取出一枚名为“铁荆”的种子。这种植物能长出硬度堪比钢铁的荆棘,且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在模拟月壤的环境中,铁荆迅速发芽生长,但很快就出现异常——它的荆棘在低重力环境下变得脆弱易折,显然不适应月球环境。
接下来试验的是“影藤”,一种能隐形并迅速缠绕目标的藤蔓植物。影藤在月壤中生长良好,但却无法隐形——月球的特殊辐射环境干扰了它的光学伪装能力。
一连七天,苏云舟试验了十七种战斗植物,都因月球环境的特殊性而失败。要么无法适应低重力,要么被宇宙辐射影响,要么干脆拒绝在月壤中生长。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时,灵田空间深处的一个角落引起了他的注意。那里存放着一枚被多重封印的种子,标签上只有一个古老的符号,意为“吞噬者”。
苏云舟犹豫了。这枚种子来自一个已经消亡的文明,以危险和难以控制着称。但眼前的危机让他不得不冒险。
小心翼翼地解除封印,他将种子放入特制的培育箱中。出乎意料的是,“吞噬者”在月壤环境中迅速发芽,展现出惊人的适应性。
更令苏云舟惊讶的是,当他在培育土中掺入一丝珍贵的息壤后,“吞噬者”发生了突变。它的根系疯狂生长,茎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叶片呈现出金属般的光泽。
“爸爸,这个植物好特别啊。”晴晴不知何时来到实验室,好奇地看着培育箱中异常生长的植物。
苏云舟连忙将女儿护在身后:“宝贝,这个植物很危险,不要靠近。”
但晴晴却歪着头说:“可是它在唱歌呢,虽然听起来有点悲伤。”
苏云舟怔住了。他凝神感知,确实捕捉到一种极其微弱的意识波动,那是植物特有的生命韵律,充满了原始的饥饿和孤独。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云舟专注于研究“吞噬者”的特性。他发现这种植物不仅适应了月球环境,还能吸收宇宙辐射作为能量来源。更神奇的是,它与掺入的息壤产生了共生关系,生长速度远超预期。
为了测试其防御能力,苏云舟模拟了几种可能的攻击 。结果令人震惊:“吞噬者”能感知到威胁方向,调整自身结构进行防御;它的叶片能发射微小的晶体碎片,有效拦截来袭物体;甚至还能释放一种特殊孢子,干扰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但这还不够。月球基地需要的是全方位的保护,而单株植物再强大也有局限。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苏云舟脑中形成:为什么不创造一个植物防御网络,让“吞噬者”作为核心?
他选择了基地西侧一片开阔的月面区域作为试验场。这里距离主基地足够远,即使发生意外也不会造成太大损害。
准备工作异常谨慎。苏云舟先是用特殊材料建造了一个环形防护墙,然后运来大量经过处理的月壤,最后掺入宝贵的息壤——这次他使用了之前三倍的分量。
种植仪式选择在月球正午进行,这时候太阳能最充足,有利于植物生长。晴晴坚持要在现场观看,苏云舟拗不过女儿,只好让她待在安全的观察舱内。
当“吞噬者”被植入特制土壤的那一刻,奇异的事情发生了。月球表面微微震动,土壤中的息壤发出柔和的光芒,仿佛被唤醒了一般。
“吞噬者”开始以惊人的速度生长。它的主茎迅速粗壮,很快就超过了观察舱的高度;叶片如同巨大的伞盖般展开,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光泽;最令人震撼的是,它开始发出一种低沉而有节奏的嗡鸣声,如同巨人的心跳。
晴晴在观察舱内兴奋地拍手:“它在唱更大声的歌了!”
苏云舟却面色凝重。植物的生长超出了他的预期,而且他感觉到“吞噬者”的意识正在迅速增强,开始产生自主性。
仅仅七十二小时,“吞噬者”就长到了十八层楼高,成为月球表面上最显眼的地标。它的根系深入月壳,茎干粗壮得需要十人合抱,巨大的花朵如同雷达天线般缓缓转动,扫描着周围环境。
是时候进行最关键的一步了:意识连接。
苏云舟独自走进防护墙,站在巨株脚下。他伸出手,轻轻触摸粗壮的茎干,闭上眼睛,释放出自己的意识力。
瞬间,一股原始而强大的意识流冲击着他的大脑。那是由最基础的生存本能组成的意识:饥饿、生长、防御、繁殖。没有善恶观念,只有最基本的生命冲动。
“守护...”苏云舟将自己的意念传递过去,“保护这片土地...”
巨株似乎理解了,嗡鸣声变得有节奏起来。通过意识连接,苏云舟能感受到它的“感知”——那种能覆盖整个月面的奇特感官,能察觉到最微小的震动和能量变化。
接下来的测试令人惊喜又恐惧。苏云舟模拟了小陨石撞击、无人机入侵等多种,巨株都能迅速反应:用叶片拦截陨石,用根系制造震动干扰无人机,甚至能释放特殊孢子云遮挡视线。
但它也展现出危险的一面。一次测试中,一个实验机器人被误判为威胁,瞬间就被藤蔓缠碎吞噬。苏云舟不得不加强意识引导,教它区分真实威胁和正常活动。
最神奇的发现是,巨株能与基地周边的银薯田产生某种共生关系。银薯的根系为它提供额外养分,而它的防护则让银薯生长得更加茂盛。不知不觉中,一个初步的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消息很快传回地球。各国的太空望远镜都观测到了月球表面这个突然出现的“异常结构”。科学家们困惑不已,无法解释那是什么自然现象或人造建筑。
黑宫内,蒂莉盯着高清晰度的月球图像,面色阴沉。她几乎可以肯定,那株巨型植物与苏云舟有关,是他对新威胁的回应。
“星盟,分析这个结构。”她通过加密频道下令。
“分析中...结构具有生物特征,但规模远超已知任何植物。能量读数异常,似乎能吸收和转换宇宙辐射。”
蒂莉的指尖轻轻敲击桌面:“能确定是苏云舟的作品吗?”
“高概率相关。结构出现的位置恰好是月球基地防御最薄弱的方向。”
一个计划在蒂莉脑中形成。如果苏云舟开始武装月球,那么她也有理由加强地球的太空防御能力。甚至...先发制人。
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策划下一步行动时,月球上的巨株轻轻转向地球方向,花朵中心的感应器官微微发光,仿佛感知到了遥远的敌意。
苏云舟站在观测台上,感受着从巨株那里传回来的微弱预警信号。他的手轻轻放在胸口,那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连接感——与那个巨大生命的意识连接正在影响着他自己。
“爸爸,大花说有人在看着我们。”晴晴跑过来,小脸上带着担忧。
苏云舟抱起女儿,望向蓝色的地球:“是的,宝贝。但现在,我们有了新的守护者。”
他心中既感安慰又觉沉重。创造巨株是必要的防御措施,但也意味着冲突升级不可避免。更让他担忧的是,他发现自己越来越能理解植物的“语言”,甚至开始用它们的方式感知世界。
这种变化是好是坏?是进化还是异化?苏云舟没有答案。
夜幕降临月球,巨株在星光下微微发光,如同一个沉默的守护者。它的根系深入月壳,茎干指向星空,既是对地球的警示,也是对宇宙的宣言。
月球不再是无害的科研前哨,而是正在成为一个要塞。而这一切,只是为了保护一个父亲和他珍爱的女儿。
在地球上,蒂莉正在批准一项新的太空军事预算;在月球上,苏云舟正轻抚着巨株的茎干,低声与它交流;而在某个遥远的星系,星盟正在评估月球上新出现的“生物防御系统”,调整着他们的计划。
银河浩瀚,冲突正在多个层面悄然展开。而在这场逐渐升级的对抗中,最关键的或许不是科技或武力的强弱,而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尊重。
苏云舟看着正在与银薯苗说话的晴晴,突然明白了什么。他走到巨株前,再次将手放在它的茎干上。
“不仅仅是防御,”他传递着新的意念,“还要生长,要繁荣,要创造生命...”
巨株的嗡鸣声变得柔和了些,仿佛在回应他的期望。在月球的寂静中,一种新的可能性正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