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突如其来的“尖叫”
全球监听网络的警报:从中国的FASt“天眼”、美国的甚大天线阵(VLA),到欧空局深空网络、乃至民间大型射电望远镜,在同一时刻被强大的、有规律的信号淹没。警报声在全球各地的控制中心响起,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远超常规天体物理现象的强度。
信号特征剧变:
强度:信号强度是第一次接收到的数十倍,仿佛发射源瞬间拉近了与地球的距离,或者功率急剧放大。
复杂度:不再仅仅是质数序列或基本化学分子式。信号中包含了复杂的多维编码,初步分析显示,其中嵌入了某种星图(并非人类熟悉的银河系坐标),以及一种精确的计时信息——一个不断减小的倒计时!
破译的初步结果:全球顶尖的密码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被紧急召集。联合团队经过不眠不休的努力,解读出部分核心信息:
星图:指向银河系边缘一个人类未知的、遥远的球状星团。
计时器:显示着一个时间点,根据计算,大约在1.5个地球年后。
重复的核心信息:在复杂编码的底层,反复出现一个简单的二进制序列,破译后是同一个词:“警告”(warning)。
2. 恐慌、猜疑与紧急应对
有限度的公开与全球恐慌:无法完全封锁消息,部分信息被泄露。全球股市暴跌,宗教团体和各种末世论者走上街头,社会陷入一种混杂着恐惧、好奇和迷茫的躁动。
最高级别紧急会议:
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中美欧俄等国代表面色凝重。争吵依然存在(谁主导调查?资源如何分配?),但在前所未有的压力下,各方都意识到,必须做出某种形式的协调。
中美秘密热线通话:两国最高领导人进行了长时间的通话。对话内容保密,但会后,双方太空军和情报机构的技术层级沟通渠道得以迅速建立,旨在共享信号数据,避免误判。
3. 是机遇还是威胁?全球大辩论
“接触派”(多为科学家、部分哲学家和商业领袖):认为这是人类首次确凿无疑地接触地外高等智慧,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倒计时可能是某种“会面”或“测试”的期限,应积极准备,和平回应。
“防御派”(多为军方、安全部门及保守派政治家):强调信号的“警告”性质和未知意图。认为必须做最坏打算,可能是星际殖民者的先兆,或是某种宇宙灾难的预警。主张立即整合全球军事资源,进入最高戒备,并全力将资源投向防御性武器研发。
“怀疑派”:提出各种猜想——是否是某种未知的宇宙现象(如快速射电暴)被误读?是否是某个大国秘密进行的心理战或欺骗行动?但信号的强度和全球同时接收的特性,让这种可能性降低。
4. 被迫的团结与暗流汹涌
“应对地外现象临时国际委员会”成立:在联合国框架下仓促成立,中美欧俄印等为主要成员。它效率低下,争吵不断,但毕竟是一个开始。
技术合作的萌芽:中美欧同意暂时共享部分深空监测数据,并联合建设位于月球背面(屏蔽地球无线电干扰的理想地点)的更大功率射电望远镜阵列,名为“倾听者计划”,旨在更精确地定位信号源并尝试破译更多信息。
暗中的准备:
美国:“复仇者号”的建造进一步加速,其设计目标被秘密加入了“应对未知空间实体”的条款。
中国:“玄鸟计划”的方向进行微调,更强调深空机动性和远程探测能力。
所有大国:都在秘密研究信号中可能蕴含的先进科技信息,并评估其军事应用潜力。
______
本章结尾:
深夜,李悦被紧急召回到指挥部。看着大屏幕上那个来自遥远星海的、不断跳动的倒计时,和那个清晰的“警告”字样,她感到一阵寒意。人类刚刚从自相残杀的噩梦中缓过神,却可能即将面对一个完全未知的、可能远超自身能力的挑战。指挥中心里,中美两国的技术人员第一次坐在一起分析数据,气氛紧张而怪异,充满了不信任,却又被一种更大的恐惧强行捆绑在一起。窗外的地球依然宁静,但所有人的心头,都笼罩上了一层远比战争更沉重、更深邃的阴霾。共同的威胁,是否能真正带来共同的团结?答案,就在那一分一秒减少的倒计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