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星星之火》
第三十三章:暗箭
赣南的雨季来得猝不及防。连绵的阴雨让山间小路变得泥泞不堪,也给正在进行的碉堡战术蒙上了一层阴影。
白建生站在司令部的窗前,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幕,眉头紧锁。参谋刚刚送来的战报显示,又有三支运输队在山区遭遇伏击,损失了大量筑垒物资。更令他恼火的是,红军似乎总能精准地掌握运输队的时间和路线。
内鬼。他吐出两个字,声音冷得像冰。
身后的参谋们噤若寒蝉。这些天,类似的失利已经发生了太多次。红军就像山间的雾气,看得见,抓不着,等你反应过来,他们早已消失在崇山峻岭之中。
总指挥,要不要暂时停止运输?一个参谋小心翼翼地问。
停止?白建生转过身,眼神锐利,停止运输,前线的将士吃什么?碉堡还修不修?
他走到沙盘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几个位置:这些地方,都是运输队遇袭的地点。你们不觉得太巧了吗?
参谋们面面相觑。确实,红军选择的伏击点每次都恰到好处,仿佛对运输路线了如指掌。
白建生只说了这一个字。
......
石江村,红军指挥部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缴获的物资堆满了仓库,战士们正在清点战利品。
这次收获不小啊。许向前拿着清单,脸上难得露出笑容,粮食够吃半个月,还有一批急需的药品。
程铁军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咧嘴笑道:白狗子这是给咱们送年货来了。照这个速度,再过一个月,咱们的物资比他们都充裕。
刘肖却没有这么乐观。他站在地图前,目光停留在几个新标注的碉堡位置上。尽管运输队频频遇袭,但白军的碉堡线还是在缓慢而坚定地向前推进。
敌人学聪明了。他指着地图说,你们看,新修的这几个碉堡,位置都很刁钻,互相之间可以形成火力支援。再让他们修下去,我们的活动空间真要被压缩了。
那就打掉几个!程铁军摩拳擦掌。
不行。刘肖摇头,碉堡不同于运输队,强攻代价太大。而且...
他顿了顿,看向赵立仁:老赵,你那边有什么发现?
赵立仁从角落里站起来,脸上带着惯有的玩世不恭:白建生开始清查内鬼了。这几天,他们更换了通讯密码,调整了运输路线,还处决了几个可疑的军官。
看来我们把他逼急了。周文若有所思。
急了好啊。赵立仁笑道,人一急,就容易出错。
就在这时,一个通讯员匆匆进来,递给刘肖一封密信。信是用密码写的,译出来后只有短短一行字:
惊蛰未止,新毒将发。
刘肖的脸色顿时凝重起来。他把纸条传给众人,指挥部里顿时安静下来。
楚材还不死心。周文沉声道。
这次他会用什么手段?程铁军问。
刘肖没有说话,而是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雨幕。雨水敲打着窗棂,发出单调的声响。突然,他转过身:
水源。
所有人都愣住了。
上次他们在井里投毒,被我们及时发现。这次...刘肖的眼神变得锐利,粮食。
立即检查所有缴获的粮食!他下令道。
检验结果令人震惊:在三袋面粉中,发现了微量的砒霜。剂量不大,但长期食用会慢性中毒。
好狠毒的手段。苏湘云检查后说,这种剂量,短期内不会致命,但会让人逐渐虚弱,丧失战斗力。
更重要的是,周文补充,一旦群众发现粮食有问题,对红军的信任就会动摇。
指挥部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个计策的恶毒之处——这不仅仅是毒药,更是攻心的利器。
立即封存所有可疑粮食。刘肖当机立断,对外就说这批面粉受潮发霉,需要处理。
那我们的粮食供应...许向前担忧地问。
先动用储备粮。刘肖说,另外,通知各村,提高警惕,对所有外来物资严格检查。
命令迅速执行。但刘肖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楚材既然开始了这个计划,就绝不会只有这一批毒粮。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在各处都发现了被投毒的物资。有的混在老百姓送来的慰问品里,有的甚至出现在红军的日常补给中。
恐慌开始蔓延。
这米是不是有问题?
我昨天吃了红军的干粮,今天一直拉肚子...
听说好几个战士都病倒了...
谣言再次兴起,比疫情时更加隐蔽,也更加恶毒。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周文忧心忡忡,群众看我们的眼神都不对了。
刘肖沉思良久,突然问:老赵,楚材的这些毒药,是从哪里来的?
大部分是砒霜,还有一些其他毒物。赵立仁回答,来源很杂,有些甚至是普通的老鼠药。
老鼠药...刘肖眼睛一亮,我有个想法。
他召集众人,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第二天,石江村召开了一次特别的群众大会。会场中央堆放着查获的毒粮,周文站在前面,向群众解释情况。
乡亲们,白狗子想要毒死我们,想要让我们怀疑红军!他的声音铿锵有力,但是,他们打错了算盘!
他拿起一袋毒面粉:这些毒药,伤害不了我们,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
人群中响起阵阵议论。这时,刘肖走上台,手里拿着一个小纸包。
这是我们从白狗子那里缴获的特效药他大声说,现在,我要用它做个试验。
他让人牵来一只野狗,把所谓的特效药混在食物里喂给它。不一会儿,野狗就开始抽搐,口吐白沫而死。
人群中一片哗然。
白狗子想要我们的命,却连自己的士兵都不放过!刘肖的声音传遍全场,这些毒药,原本是要用在白军士兵身上的!
这个说法立即引起了轰动。很快,白军用毒粮害自己人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苏区。
楚材得知这个消息时,气得摔碎了最心爱的茶杯。
好一个刘肖!他咬牙切齿,居然反将一军!
堂主,现在怎么办?白军内部已经开始流传这个消息,士兵们怨声载道。
楚材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在密室里踱步,突然停下:
既然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
他取出一份名单,上面列着苏区各村农会骨干的名字。
斩首计划。他的声音冷得像冰,我要让红军,无人可用。
......
石江村,深夜。
铁柱带着赤卫队正在巡逻。自从当上副队长后,这个曾经的愣头青变得沉稳了许多。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襟,但他毫不在意,警惕地巡视着村子的每个角落。
队长,那边好像有动静。一个队员低声道。
铁柱顺着方向看去,只见几个黑影正在农会办公室外鬼鬼祟祟。
什么人!他大喝一声,带头冲了过去。
黑影见状,立即分散逃跑。铁柱紧追不舍,在一个巷口堵住了一个。
站住!
那人转身,露出一张狰狞的脸。月光下,铁柱看到他手中寒光一闪。
小心!身后的队员惊呼。
铁柱下意识地侧身,但还是晚了一步。匕首划过他的手臂,鲜血顿时涌出。
妈的!他忍痛扑上去,与那人扭打在一起。
其他队员很快赶到,制服了袭击者。但铁柱的手臂已经被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
消息传到指挥部,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是第几起了?刘肖问,声音中压抑着怒火。
三天内,第五起针对农会干部的袭击。周文脸色难看,两人牺牲,三人重伤。群众都不敢当干部了。
赵立仁检查着从袭击者身上搜出的物品:都是楚材的人。他们专挑农会干部下手,手法干净利落。
这是在断我们的根啊。程铁军咬牙切齿。
刘肖沉默地看着地图。楚材的这一招,确实打在了要害上。农会干部是根据地建设的骨干,如果他们人人自危,土改工作将难以为继。
加强保卫工作。他下令,重要干部配备警卫。另外...
他看向赵立仁:老赵,是时候以牙还牙了。
赵立仁会意,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明白。我这就去准备。
当夜,一支特别行动队悄无声息地离开石江村。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楚材在赣州城外的几个秘密据点。
这是一场暗影中的战争,没有硝烟,却更加凶险。
三天后,楚材收到了第一份——他安插在杨家庄的眼线,被发现死在自己的住处,身边放着一枚刻着镰刀锤子的铜钱。
随后的几天,他损失了三个重要据点,七名得力手下。
刘肖...楚材看着伤亡报告,手指微微发抖。这不是愤怒,而是兴奋。他终于遇到了一个值得全力以赴的对手。
他取出一份绝密档案,上面记录着红军内部几个潜在的可疑人物。这些是他多年来精心布下的棋子,原本打算在关键时刻使用。
是时候了。他轻声道。
就在楚材准备打出这些王牌时,刘肖也在指挥部里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
我们内部有鬼。他开门见山地说。
众人面面相觑。
这次敌人对我们的行动了如指掌,绝不是偶然。刘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内鬼不止一个,而且位置不低。
指挥部里一片寂静,只能听到窗外淅沥的雨声。
老刘,你有怀疑对象吗?周文问。
刘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出一份名单:从明天起,所有军事行动采用新的密码。重要决策,只有我们在场的几个人知道。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赵立仁身上:老赵,清查内鬼的任务,交给你了。
赵立仁点点头,脸上不见了往日的玩世不恭。
会议结束后,刘肖独自留在指挥部里。雨水敲打着屋顶,发出急促的声响,仿佛战鼓在催征。
他知道,与楚材的这场暗战,已经进入了最危险的阶段。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可能关系着根据地的生死存亡。
而此刻的楚材,正在密室里对着地图露出残忍的微笑。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石江村的位置:
刘肖,让我们看看,谁先找出对方的底牌。
窗外,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他狰狞的面容。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