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时光,像一张拉满的弓,紧张而充满张力。家里的气氛也随之变得微妙。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天天减少,陆予辰房间的灯熄得越来越晚,桌面上堆叠的试卷和参考书越来越高。他比以前更加沉默,眉头时常微锁,全身心投入在那场决定未来方向的重要战役中。
林星辰和陆见深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家里的平静。他们不再唠叨具体的学习,而是变成了无声的后勤保障部长。林星辰变着花样准备营养均衡的餐食,注意着清淡降火。陆见深会默默检查家里的打印机墨水、文具储备,确保“军需”充足。他们尽量降低电视音量,走路放轻脚步,创造最安静的学习环境。交流变得简短而高效,更多的是“早点休息”、“注意身体”这类朴素的关心。
高考那几天,天气闷热。林星辰和陆见深请了假,像无数家长一样,守候在考点外。他们没有像有些家长那样焦灼地踱步,只是安静地站在树荫下,目光不时望向那扇庄严的大门。递水,递毛巾,轻轻说一句“放松考”,没有过多的话语。那一刻,他们能做的,只有陪伴和等待,将所有的担忧和期望都压在心底,生怕一丝一毫的情绪影响到考场里的儿子。
当最后一门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考生们如潮水般涌出时,林星辰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儿子。他脸上没有狂喜,也没有沮丧,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甚至带着点疲惫的茫然。他们迎上去,没有急切地问“考得怎么样”,只是接过他沉重的书包,陆见深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林星辰轻轻理了理他汗湿的额发,说:“辛苦了,回家。”
填报志愿的过程,是一场更加煎熬的心理博弈。分数出来后,选项摆在面前,关乎城市、学校、专业,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指向截然不同的人生路径。这一次,林星辰和陆见深坚守了之前的承诺——他们将收集来的大量信息、各专业的就业前景、学校的特点分析,详尽的摆在儿子面前,像两个最专业的顾问。
“这是我们了解的情况,最终的决定,由你自己来做。”陆见深语气郑重,“这是你的人生,你要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愿意为之奋斗的方向。无论你选什么,爸爸妈妈都支持你。”
那几天,陆予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电脑和资料,反复权衡,有时会主动出来和父母讨论几句。林星辰和陆见深能做的,就是客观分析,绝不强加自己的意愿。他们看到了儿子眼中的挣扎和思考,那是一个少年在为自己的未来负起责任的庄重模样。
录取通知书到来的那天,是一个晴朗的午后。信封上印着远方一所着名大学的校徽。陆予辰拆开信封的手有些颤抖,看到结果后,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而明亮的笑容。他考上了心仪大学的热门专业。
“太好了!儿子你真棒!”林星辰激动地抱住他,眼泪涌了出来,是喜悦,也是即将离别的不舍。
陆见深也眼眶发热,紧紧拥抱了儿子:“恭喜你!爸爸为你骄傲!”
接下来的日子,是为远行做准备。购置行李,办理手续,时间在忙碌中飞逝。离别的日子终于到来。在机场安检口,陆予辰拖着大大的行李箱,转身面对父母。他已经比陆见深还要高一点了,肩膀宽阔,是个真正的男子汉模样了。
“爸,妈,我走了。你们……照顾好自己。”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努力维持着镇定。
“嗯,到了马上打电话。一个人在外面,凡事小心。”林星辰红着眼圈,帮他理了理衣领,千言万语堵在喉咙,最终只化作最简单的叮嘱。
陆见深上前,用力抱了抱儿子,一切尽在不言中。
看着儿子通过安检,背影消失在通道拐角,林星辰的眼泪终于决堤。陆见深揽住她的肩膀,将她拥入怀中,自己的视线也一片模糊。机场里人来人往,喧闹无比,但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寂静的孤岛,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混杂着骄傲、不舍、担忧和祝福的空洞。
放飞,是爱的终极考验。他们用十八年的心血,精心哺育、耐心教导,终于将雏鹰养育得羽翼丰满。如今,必须亲手将他推出温暖的巢穴,推向广阔而未知的天空。这一刻,没有胜利的欢呼,只有默默流下的、复杂的泪水。但他们知道,这是必然,也是成就。爱,在此时,凝聚成最深沉的祝福和最得体的退出。他们站在原地,久久不愿离去,直到那架载着他们整个世界的航班,轰鸣着冲上云霄,消失在蔚蓝的天际线。脚下的路空了,但心中的爱,却随着那架飞机,飞向了更远的地方。
(第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