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见深所在的科创团队,在h市的青年科技创新交流会上大放异彩。他们那个关于智能物联网节点的项目,以其前瞻性的构思和扎实的落地应用前景,一举斩获了大赛的最高奖项——“创新之星”金奖。
消息传回学校,立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校报、校园网首页纷纷刊登了喜讯,配图是团队领奖时的合影,陆见深作为核心成员之一,站在指导老师身侧,手捧奖杯,依旧是那副清冷沉静的模样,但眉宇间难掩锐气与自信。
一时间,陆见深的名字再次成为校园里的焦点。不同于高中时仅仅因为成绩优异而备受瞩目,这一次,他展现的是实实在在的、能够转化为社会价值的创新能力。各种赞誉纷至沓来,甚至有小道消息开始流传,说已有知名的科技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提供极具吸引力的实习或预录用机会。
伴随着荣誉而来的,是关于他家庭背景的讨论,也悄然浮出水面。有“知情人士”在论坛上爆料,说陆见深的父亲是某大型跨国企业的技术高管,母亲是知名大学的教授,家境极为优渥。爆料者还“不经意”地提及,陆父陆母对其期望极高,此次获奖,或许只是他迈向家族规划中更广阔平台的第一步。
这些真真假假的信息,像一块块沉重的石头,投入原本相对平静的校园舆论池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原来陆大神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啊……”
“怪不得气质那么不一样,从小接受的教育和眼界就不同。”
“这么看来,他和林星辰……是不是有点差距太大了?”
“嘘……小声点,人家感情好着呢。”
这些或羡慕、或惊叹、或带着微妙比较的议论,不可避免地传到了林星辰的耳朵里。她走在校园里,偶尔能感觉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打量目光,那目光里掺杂着好奇、探究,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或质疑。
起初,她为陆见深感到由衷的高兴和骄傲。但渐渐地,一种无形的压力开始像藤蔓一样缠绕上她的心。那些关于“门当户对”的议论,像一根根细小的刺,扎在她原本充满安全感的心上。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她和陆见深之间,横亘着的不仅仅是成绩单上的名次,还有家庭出身、社会资源、乃至未来可能面对的整个世界的差异。他的世界,似乎远比她想象的更加广阔和耀眼。而自己,只是一个普通教师家庭长大的女孩,最大的成就,或许只是在校报上发表了几篇还算不错的文章。
一种难以言喻的自卑感和不自信,在她心底悄悄滋生。她开始下意识地回避那些关于陆见深获奖和家庭的讨论,在别人提起时,也只是勉强笑笑,不知该如何回应。
晚上,陆见深约她一起去庆祝。团队内部有个小型的庆功宴,他想带她一起去。这是之前就说好的。
但临到出发前,林星辰却犹豫了。她看着镜子里穿着普通连衣裙、素面朝天的自己,想象着即将面对的他那些同样优秀、可能家世同样不凡的团队成员,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强烈地涌了上来。
她拿起手机,编了一条信息:「我有点不舒服,可能是白天吹风着凉了,想早点休息。庆功宴我就不去了,你们玩得开心点。」
信息发出去后,她忐忑地等待着。很快,手机响了,是陆见深的直接来电。
她深吸一口气,接听起来。
“哪里不舒服?”他的声音带着关切,背景音有些嘈杂,似乎已经在聚会地点。
“就是……有点头晕,没大事。”林星辰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陆见深的声音再次响起,低沉而清晰:“星辰,你在哪儿?宿舍楼下吗?我过去接你。”
“不用!真的不用!”林星辰急忙拒绝,“你们好好庆祝,别因为我扫兴。我睡一觉就好了。”
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陆见深似乎走到了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背景噪音小了很多。
“是因为那些议论吗?”他忽然问,语气平静,却一针见血。
林星辰的心猛地一缩,像是被看穿了心事,一时语塞。
“等我一下。”他没有等她回答,说完便挂了电话。
二十分钟后,林星辰的手机再次响起,是陆见深发来的信息:「我在你宿舍楼下。」
林星辰走到窗边,向下望去。果然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站在路灯下,身姿挺拔,脚下放着一个小小的纸袋。他没有催促,只是安静地等着。
她叹了口气,最终还是下了楼。
看到她出来,陆见深走上前,将手里的纸袋递给她:“给你带了点热的姜茶和点心,没胃口也要吃点东西。”
然后,他看着她有些躲闪的眼神,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动作温柔:“别胡思乱想。那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声音。”
他的触碰和话语带着一种安抚的力量,但林星辰心里的那点疙瘩,却并非一句“无关紧要”就能轻易化解。现实的重量,第一次如此真切地压在了她的心上,让她第一次对他们看似坚固的感情,产生了一丝不确定的晃动。
(第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