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清晨,阳光穿过议事大厅高大的窗格,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座见证了铜都城兴衰荣辱的大厅,在陈启团队不眠不休的抢修下,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庄严肃穆。
墙壁上的血污与刀痕被精心打磨过的石板覆盖,穹顶的破洞也被来自南洋的柚木修复,只是那崭新的木色,与周围饱经风霜的石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声地诉说着不久前的那场浩劫。
大厅之内,气氛庄重、期待,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何维端坐于最上首的黑铁王座之上,他的身后,不再是冰冷的墙壁,而是一面刚刚由陈启绘制的巨大地图。
地图上,长河平原如同一条巨龙横卧,东方的大海与南方的群岛清晰可见,代表着这个文明已知的整个世界。
王座之下,约四十名在内战中幸存下来的公民齐聚一堂。
他们的坐席泾渭分明,形成了三个既独立又相互交融的团体。
一方,是以何山曾经的副官为首的铜都城老成派,他们经历了最惨烈的守城战,眼神中带着难以磨灭的悲怆与坚毅。
一方,是以林沐带来的几位上海港新生代公民为代表的海洋派,他们思维敏锐,眼界开阔,代表着联盟技术与商业的前沿。
最后一方,则是人数最少,却气势最盛的南洋派——李虎、陈启、吕宋等人。
他们是追随何维归来的开拓者,身上带着雨林的野性与黑铁的冰冷,是何维手中最锋利的剑。
大厅的角落里,何石、何川、余涛等军事将领肃立,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威慑,确保着这场关乎文明未来的会议,能在绝对的秩序下进行。
“诸位。”何维的声音响起,瞬间让整个大厅变得鸦雀无声。
“今日召集各位,是为了决定我们共同体的未来。”他目光如炬,直入主题,“战争的伤口尚未愈合,但文明的脚步不能停歇。我们不能再是一个松散的、各自为政的城市联盟。我们必须凝聚成一个拳头,拥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名字。”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用手轻轻划过那片广袤的土地。
“所以,我们今天的第一个议题——为我们的共同体,定一个名号。”
话音落下,大厅内响起一阵低低的私语。
片刻后,铜都城的一位老公民,也是何山曾经的民政官,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他须发皆白,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沟壑。
“盟主,”他恭敬地行了一礼,“老朽以为,我们发源于此,成长于此,我们的文明根基,便是这条哺育了我们的长河。不如,就名为‘大河之国’。简单明了,不忘根本。”
他的提议立刻得到了一些铜都城旧臣的附和。
在他们看来,这既是尊重传统,也暗含着铜都城作为“龙兴之地”的中心地位。
然而,来自上海港的一名年轻代表却站了起来,他的语气虽然恭敬,但观点却针锋相对:“尊敬的长者,您的提议固然有理。但我们联盟的疆域早已超越了长河的范围。上海港临于东海,南洋更是有万里之遥。若以‘大河’为名,是否会将海洋与群岛的同胞置于边缘之地?这不利于未来的融合。”
这番话立刻引起了上海港和南洋城代表的共鸣。
他们对“大河”的归属感,远不如对“海洋”来得亲切。
就在这时,一声洪亮的嗓音压过了所有的议论。
何石阔步而出,朗声说道:
“我认为,那些名字都太过软弱!”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狂热:“这片土地,是我父亲一手开创!是我父亲,从食人部落手中夺回了文明的火种!”
“是我父亲,带领我们战胜了草原的饿狼!”
“更是父亲,如天神下凡,半月之内荡平叛军,拯救了我们所有人!”
他振臂高呼:“父亲是我们的维神!是这片土地唯一的主宰!”
“所以,我们的国家,理应名为‘何维帝国’!或是‘维神之朝’!”
“用父亲的名字,作为我们永恒的旗帜,让他的神威震慑所有心怀不轨之徒,万世不移!”
李虎、吕宋等军方将领立刻高声附和,他们是何维强大武力的最直接见证者,对这种强者为尊的逻辑深以为然。
就连许多平民代表,也被这种简单直接的崇拜所感染。
然而,何月、林沐、陈启等人,却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头。
这又回到了“人治”的老路,将整个文明的命运,再次与一个人牢牢捆绑。
若是何维再次离开,历史的悲剧岂不是又要重演?
眼看大厅就要因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而陷入激烈的争吵,何维缓缓抬起了手。
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所有的声音便戛然而止。
“何石,”他看着自己的儿子,眼神中既有赞许,也有否定,“你的忠诚毋庸置疑。但是,将一个文明的未来,寄托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脆弱的。”
他走到大厅中央,亲卫早已备好了笔墨和一块巨大的木板。
何维拿起粗大的炭笔,没有丝毫犹豫,在木板上写下了两个古朴而厚重的方块字:华夏、
所有人都看着这两个陌生的字,不明所以。
何维转过身,他的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时空,带着一种史诗般的恢弘。
“我现在为你们讲述一个,被遗忘了很久很久的故事。”
“在比我们所知的任何历史都要遥远的过去,我们的祖先,并非生来就在这片长河平原。他们的故乡,在更遥远的北方。他们中的一支,被称为‘华’族,聪慧而富有创造力,他们最早掌握了烧制陶器和耕种的技术。”
“另一支,被称为‘夏’族,勇猛而善于征战,他们最早驯服了野兽,打造了武器。”
“这两支伟大的部族,为了生存,也为了追寻更广阔的天地,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相遇融合。他们取长补短,合二为一,开创了我们最古老、最辉煌的文明。从此,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华夏!”
何维的故事,如同一道光,瞬间照亮了所有人的认知。
他巧妙地将柳江人的南迁史诗、铜都城的农耕文明、都护府的游牧传统,甚至是南洋各部落的起源,都纳入到这个宏大的叙事框架之下。
“‘华’,有服章之美,亦有光辉灿烂之意!”
“‘夏’,有礼仪之大,亦有广阔无垠之意!”
“以‘华夏’为名,既是追溯我们共同的血脉之‘根’,也是期许我们未来的文明,能像我们的祖先一样,光辉而博大!”
话音落下,满场皆寂。
所有人都被这个宏大而壮丽的起源故事深深震撼。
无论是来自何方,属于何派,他们都在这个故事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那份超越地域的共同归属感。
不等众人从震撼中回过神来,何维又在“华夏”二字之后,添上了另外两个字:神洲。
“至于‘神洲’,”何维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他指向了窗外那片历经磨难的土地,“今日你们称我为‘维神’。但我今天要告诉你们,真正的‘神’,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
“是这片土地,在最野蛮的时代,依然孕育了文明的火种!”
“是这片土地,在最残酷的战争中,依然能诞生出何山、商老将军那样视死如归的英雄!”
“是这片土地,无论遭受怎样的创伤,总能在废墟之上,浴火重生,开出更顽强的花朵!”
“这片土地是神眷之地!我们,都是生活在这片神洲之上的子民!”
“‘洲’,则代表着我们已知和未知的一切。”
“长河平原、北方草原、东方海港、婆罗洲雨林,乃至未来我们要去探索的,更遥远的五洲四海!都将是我们‘华夏神洲’的疆域!”
华夏神洲!
这个名字完美地融合了理性的寻根与感性的信仰,既给了民众一个可以寄托崇拜的“神”之概念,又巧妙地将其从何维个人,升华到了一个更宏伟、更包容的集体概念之上。
保守派在“华夏”的古老传承中找到了慰藉。
崇拜派在“神洲”的无上荣光中找到了信仰。
革新派则在“五洲四海”的未来愿景中看到了希望。
“华夏神洲!”
不知是谁,第一个从座位上站起,用尽全身力气高呼出这个崭新的国名。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四十名公民代表,无论老少,无论派系,全体肃然起立。
“华夏神洲!!”
“华夏神洲!!!”
激昂的呼喊声汇成一股无可阻挡的洪流,响彻在铜都城的上空。
正在废墟上劳作的赎罪营战俘,正在街头巷尾清理家园的平民,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茫然地望向声音的来源。
名为“国家”的意识,正式在这片土地上诞生。
何维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直到声浪平息,他才抬手示意众人坐下。
“魂已立,名已定。”他走到地图前,神情变得无比严肃,“现在,我们要为这个新生的国家,打造一副强健而平衡的‘骨架’。”
他开始阐述自己构思已久的国家权力架构,并将其比作一座坚不可摧的金字塔。
“金字塔的塔尖,是国家的最高象征与法理来源。”何维宣布,“为了维护华夏神洲的神圣不可侵犯,我愿意接受‘维神’的称号。作为神,我是华夏神洲的守护者,拥有华夏神洲的至高权力,包括对所有核心官员的最终任免权。但是!”
他话锋一转,加重了语气:“维神,不参与任何城市的日常政务管理。我是最终的仲裁者,但不是统治者。”
众人屏息凝神,这是在确立神权,但又主动给神权加上了限制。
“金字塔的第二层,是监督与制衡。”何维的手指,在地图上的几大城市上划过,“我将在每个主要城市,设立一名‘监督者’。监督者由我亲自任命,直接向我负责。他没有任何行政权力,不得干涉执政官的任何具体工作。”
“监督者唯一的权力有两项:第一,监督本城执政官选举的绝对公正,防止舞弊与拉帮结派。第二,当本城出现类似石猛叛乱那样的颠覆性危机,或是执政官有明确的叛国、渎职行为时,他有权向我提请,罢免执政官,并重新组织选举。”
何维的目光扫过石木,沉声道:“云算与石猛的悲剧,根源就在于权力的失控与沟通的断绝。若当时彭头山城有一位立场超然的监督者,或许就能在矛盾激化之初,就将其调解,避免那场血腥的内乱。监督者,就是我放在每个城市的眼睛和耳朵!”
这个职位的设立,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何维设计的精妙。
它用“君权神授”的逻辑,为监督者的权力提供了合法性,又巧妙地将其与实际的行政权分开,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避免监督者成为独裁者。
“金字塔的核心,是行政权力。”何维继续道,“各城的‘执政官’制度不变,依旧由本城的公民会议选举产生,负责本城的日常政务。但在此之上,我们将成立华夏神洲最高执政会议!”
“所有城市的执政官,每年都必须在铜都城召开一次会议,共同商讨并决定跨城市的国家级事务。比如,修筑连接各城的国道,统一度量衡,组建国家常备军!”
随后,他抛出了一个最重磅的革新。
“我宣布,从今日起,华夏神洲所有执政官,以及所有拥有选举权的公民,其个人拥有的土地、牲畜、财产,必须每年向本城公民会议进行申报,并向所有民众公示!”
“凡有隐瞒、作假者,一经发现,永久剥夺其公民资格,贬为自由民!”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这是何等严苛的律法!
将执政官的家底,赤裸裸地暴露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
“金字塔的基石,是立法与民意。”何维无视众人的惊愕,继续阐述,“各城市的公民会议将得到进一步强化,他们不仅能选举执政官,城市任何重大的律法修订、大型工程的开工,都必须获得公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数才能通过。”
“最后,是这座金字塔的底座,也是我们整个社会。”何维总结道,“‘公民’与‘自由民’的二元结构将继续维持。”
他详细阐述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成为公民,意味着你拥有了权力,但也要承担远超常人的责任!”
“公民的财产必须公示,战争时期必须立刻应征入伍,而且第一批开赴前线。”
“没有最高执政会议的许可,你们和你们的直系亲属不得自由迁徙!你们是这座城市的顶梁柱,你们必须与你们的城市同生共死!”
“而自由民,他们虽然没有选举权,却拥有我们给予的,最宝贵的财富——自由!”
“他们可以自由迁徙,自由经商,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任何人不得干涉。”
“同时,任何自由民,只要通过在军队服役并获得战功、在技术上有重大发明、或是在开拓新领地时做出卓越贡献,都可以晋升为公民!”
“这,就是我为‘华夏神洲’设计的骨架。”何维说完,环视全场,“诸位,可有异议?”
良久的沉默后,全体公民再次起身,向着何维,深深地鞠躬。
“我等,谨遵维神号令!”
新的国家架构被全票通过。
何维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从今天起,这个文明将走上一条更为坚韧的道路。
他当场行使了“维神”的权力,开始进行第一批任命,以稳定华夏大陆的核心区。
“我任命,何石,为彭头山城监督者!”
“我任命,何川,为都护府监督者!”
“我任命,何东——”他看向人群中一个的年轻人,那是何山的长子,年仅二十一岁,却已在上海保卫战中立下赫赫战功,“为铜都城监督者!替你的父亲何山,继续守护这座城市!”
“我任命,余涛,为渔港城监督者!并兼任城主之职,直到渔港城选出第一任执政官为止!”
“我任命,林沐,为上海港监督者!”
一连串的任命,如定海神针,迅速将战后动荡的局势稳定了下来。
最后,何维的目光,越过所有人,落在了大厅后方,那三位从南洋追随他归来的年轻将领身上。
李虎、陈启、吕宋。
他看着他们,眼神中充满了期许与考验。
“华夏大陆的秩序,正在重建。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南洋。”何维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那里,有我们忠诚的盟友,有我们未来的工业心脏,也是我们走向更广阔海洋的起点。”
“那里百废待兴,环境恶劣,需要有人回到那里,去安抚人心,挑起重建的大梁。”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刀,扫过李虎、陈启、吕宋三人。
“这是一项比战争更艰巨、更漫长的任务。谁,愿意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三位年轻的开拓者身上。
离开这片刚刚光复的故土,重返那片充满瘴气与危险的雨林,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与牺牲精神?
然而,答案没有让何维失望。
李虎、陈启、吕宋,三人对视一眼,他们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热情。
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同时跨前一步,在全场瞩目下,单膝跪地,用铿锵有力的声音,一同回答:
“我等,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