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铁账难平乡客意,山风暗引市井途
汪细卫坐着颠簸的长途汽车,一路辗转,终于踏上了省城的水泥地。
车站人声鼎沸,车流如织,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这一切对于第一次单独进城的他来说,无疑是新奇的。
但他眼神里并没有多少怯懦,一米八五的魁梧身材像半截铁塔,步履沉稳,自带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场。
他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乡下小子,体内奔流的力量和丹田处沉稳的金丹,给了他十足的底气。
偶尔有几个不怀好意的目光在他鼓鼓囊囊的腰包和土气的穿着上扫过,但触及他锐利的眼神和那副不好惹的体格,也都悻悻地移开了。
几经打听,他才在城西一片相对偏僻的区域,找到了一家挂着“山河机械设备代理”牌子的公司。
宽敞的展厅里,停放着几台油漆锃亮、体型庞大的机械,钢铁巨兽般散发着冷硬的气息。
他推门进去,玻璃门上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
几个穿着制服、妆容精致的销售小姐正聚在一起闲聊。
瞥见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装、脚踩解放鞋的高大汉子进来,只是懒懒地抬了抬眼皮,便又继续她们的话题。
显然没人愿意在这种“一看就没购买力”的客户身上浪费时间。
汪细卫感受到那若有若无的轻视,但他并不在意,甚至以为城里姑娘天生就是这么“傲气”。
他自顾自地在展厅里转悠,好奇地打量着这些能顶几十甚至上百个劳力的铁家伙。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怯生生的声音从他身后响起:“先生,您……您想看什么设备?”
汪细卫回头,看到一个约莫十八九岁的小姑娘,也穿着销售制服,但明显有些不合身。
手里还拿着个小本子和几张产品宣传页,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些字。
她脸上带着刚入行不久的稚嫩,和一丝努力装出来的职业微笑。
“我随便看看。”汪细卫瓮声瓮气地回答。
“那我给您介绍一下吧?”小姑娘主动请缨,似乎把这当成了练习的机会。
她陪着汪细卫在一台黄色的推土机前停下,介绍道:“这是‘山推’的tY160型,马力足,挺适合农田改造和小型土方工程的……”
汪细卫一眼就看中了这个牌子,觉得名字接地气。他指着一台体型稍小的问道:“这个呢?”
“这是小一号的,适合更窄的场地,比如村里修路。”
小姑娘翻看了一下本子,“价格是……二十八万。”
“二十八万?!”汪细卫倒吸一口凉气,声音都不自觉拔高了几分。
这数字像一记重锤,砸得他心头直跳!
一台设备就要二十八万?这得卖多少砂石料才能赚回来?
小姑娘似乎看出了他的震惊和犹豫,连忙压低声音说:“先生,如果您预算有限,我们这里也有二手的同款,车况还不错,大概……十五万左右。”
“二手的?”汪细卫皱起了眉头。
新的太贵,旧的又怕毛病多。
他深知生意人的习惯,东西不用到散架是绝不会轻易换的。
这二手的买回去,万一三天两头趴窝,在这穷乡僻壤找谁修去?
那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他又走到一台带着长长机械臂的挖掘机前,那黄色的油漆在灯光下很醒目。
“这个呢?小点的。”
“这是太原重工的wY1.5小型挖掘机,灵活,适合挖沟渠、基础……”
小姑娘继续翻本子,“价格是六十三万。”
“六十三万?!”汪细卫感觉自己的心脏又挨了一拳。
推土机加挖掘机,这就直奔一百万去了!
魏书记那五公里路,全部预算也就一百七十万左右,这还没算砂石、水泥、人工这些大头开销!
这么一算,简直是在给这些铁家伙打工,白忙活一场!
当然,他也明白,这些东西买回去就是固定资产,以后接别的工程也能用。
但这前期投入实在太吓人了。
他不死心,又问了碎石机和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的价格,结果没有一个不让他肉疼的。
他粗略心算了一下,如果把这套设备置办齐,玄云道长给的那四百万,恐怕也就所剩无几了。
这决心,太难下了!
他眉头紧锁,双手抱胸,在一台挖掘机前踱来踱去,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这投资太大了,大到他不得不万分谨慎。
最终,他还是没能当场拍板。
他转向一直耐心陪同的小姑娘,诚恳地说:“姑娘,谢谢你啊,我……我再回去琢磨琢磨。”
小姑娘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又露出笑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小小的硬纸片递给汪细卫:
“没关系,先生。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店里的电话,您要是决定了,可以打电话过来。”
汪细卫接过那张被称为“名片”的小卡片,新奇地看了看,上面印着“山河机械设备代理公司 林晓燕”的字样和一个电话号码。
他小心地将名片收好。
当他转身推开玻璃门准备离开时,隐约听到身后传来那几个老销售毫不避讳的嗤笑声:
“晓燕,白忙活半天了吧?我就说那种人根本买不起……”
“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多打几个电话……”
随即,他听到那个叫林晓燕的小姑娘轻声却清晰地回答:“没事的姐,我觉得挺好。”
“对着实物记型号和价格,比光看资料背印象深刻多了,就当学习了。”
汪细卫脚步顿了顿,没有回头,但心里对这个认真又实在的小姑娘多了几分好感。
他大步走入省城喧嚣的街道,阳光有些刺眼,而他心中的盘算,比这省城的交通还要纷乱复杂。
这机械,到底是买,还是不买?
汪细卫捏着那张写着电话号码的纸条,又看了看刚拿到手的名片,心里嘀咕:
“名片?这不就跟静娴道长给我这张纸片差不多嘛,就是做得更花哨些。”
他再次掏出静娴道长给的那张卡片,上面只有一个手写的电话号码,显得更加简洁。
“算了,机械设备这事,我自己是真搞不明白了。”
他挠了挠头,看着街上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流,感到一阵茫然。
“找个明白人问问,总比自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强。静娴道长既然给了这个电话,总归是有道理的。”
想到这里,他定了定神,开始留意街边的店铺。
很快,他找到了一个挂着“公用电话”牌子的杂货店。
他先走上前,谨慎地问了句:“老板,打电话怎么算钱?”
问清楚价格后,他才走到那部红色的老式电话机旁,深吸了一口气,按照纸条上的号码,小心翼翼地拨了过去。
“嘟……嘟……”
听筒里传来漫长的忙音,每一声都敲在汪细卫的心上。就在他以为没人接听,准备挂断时,电话突然通了。
“喂?”对面传来一个清脆悦耳的女声,听起来很年轻,但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利落。
汪细卫一愣,这声音……不是静娴道长啊?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僵在了那里。
“喂?喂?听见了吗?说话呀!”对面的女声提高了些音量,带着一丝疑惑。
汪细卫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开口,声音因紧张而有些干涩:“请……请问,静娴道长在吗?”
电话那头突然沉默了,只能听到细微的电流声。轮到汪细卫着急了,对着话筒“喂……喂?”了几声。
过了好几秒,那个女声才再次响起,语气明显严肃和警惕了许多:“你是谁?找她有什么事?”
那架势,仿佛在盘问什么可疑分子。
汪细卫是个实在人,立刻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是汪细卫。是…是静娴道长留了这个电话给我,说如果遇到机械设备方面的难题,可以打这个电话。”
“汪细卫……”电话里的女声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似乎在进行某种确认,又是短暂的沉默,然后才说道:“你知道城西的批发市场吗?”
批发市场?汪细卫当然听说过!
那可是个鼎鼎大名的地方,乡里供销社和那些开经销店的老板,进货都往那里跑,据说什么东西都有。
但他确实是只闻其名,从未亲身去过。可这时候要是说没去过,会不会显得自己太没见过世面?
他硬着头皮回答道:“我知道呢!”
“嗯,”对方似乎并不在意他是否真去过,直接吩咐道:“批发市场三区,巷子尽头,有家‘百味山货店’。你到店里,就说找常掌柜。明白了?”
“百味山货店?找常掌柜?”汪细卫重复了一遍。
“对。”对方说完,也不等他再问,“啪”的一声,干脆利落地挂断了电话。
汪细卫握着传来忙音的话筒,心里更加疑惑了。
“百味山货店?”他喃喃自语,“这店名……听起来是卖蘑菇、木耳、山核桃的地方啊?这能帮我解决推土机、挖掘机的问题?”
他感觉这事儿有点不对味儿,像是走错了地方。
但出于对静娴道长无条件的信任,他还是决定去看看。
付了电话费,他走到路边,学着以前跟师父出门时的样子,伸手拦出租车。
一辆黄色的面包出租车停了下来。
汪细卫拉开车门,坐进副驾驶,对司机说:“师傅,去批发市场三区,百味山货店。”
那司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打量了一下汪细卫的穿着,眼珠转了转,露出一副为难的表情。
“哎呦,兄弟,批发市场啊?那可远得很呐!在城那头呢!而且那地方,我们送人过去,回来基本都是空车,拉不到客的。这趟啊,你得给六十块钱。”
“六十块?!”汪细卫眼睛一瞪。他虽然对省城不熟,但也知道这价格高得离谱。
他心里甚至有点窝火:“就这么大个地方,要不是人多眼杂,不方便施展身法,加上我不认路,我自己跑过去都比你这快!居然张口就要六十?”
他觉得这司机把他当冤大头了。
“不行,太贵了。”
汪细卫摇摇头,直接拉开车门下了车,挥挥手让司机离开,准备等下一辆。
这时出租车还不多,他等了一会儿,没等来出租车,却有一辆半旧的摩托车“突突突”地停在了他面前。
骑手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精瘦汉子,戴着个脏兮兮的头盔,热情地招呼:“小伙子,去哪啊?我送你,便宜又快!”
汪细卫一心只想去批发市场,心想管他什么车呢,能到就行,便问道:“去批发市场,多少钱?”
摩托车司机一听“批发市场”,眼睛一亮,上下打量汪细卫,心里判断这可能是去进货的小老板,别看穿得土,兜里说不定有钱。
他立刻摆出一副“你赚到了”的表情:“兄弟,那地方可不近啊!穿城而过,得这个数!”他伸出五个手指,“五十块!包给你送到门口!”
又是五十?
汪细卫心里更疑惑了,摩托车居然比刚才那出租车要价只便宜十块?
这么远的路,坐摩托车吹风受冻,图啥?
他立刻没了兴趣,挥挥手像赶苍蝇一样:“不去不去,太贵了。”
那摩托车司机见状,立马降价,语气带着夸张的委屈。
“哎哟,大哥,我们跑摩的也不容易啊!风里来雨里去的,那么远,油费都不少……这样,四十!四十块总行了吧?”
从五十直接降到四十?
汪细卫心里冷笑一下,更加确定这人在宰客。
要是真远,能一下子降十块?
他干脆不再搭理,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了几步,想离这人远点。
没想到那摩托车司机不死心,慢悠悠地骑着车跟在他旁边,继续喋喋不休。
“小兄弟,别走啊!咱们谈价钱嘛!三十!三十块怎么样?我这真是最低价了,就当交个朋友,挣点油钱!”
一听说只要三十块,汪细卫就动心了,少一半钱,好像可以坐了啊?
“师傅,二十块你跑不跑?跑就直接走!”
摩托车司机一听说二十块钱,假装很为难,心里其实高兴坏了,如果是熟悉路的人,大多数都是坐公交车过去,一块钱搞定。
遇到有急事的,需要快速过去的人,磨破嘴皮最多也就给十块钱,赚到了!赚到了!
“唉,行,上来吧,今天真的是亏死了,可是不跑也不行!真是为难死个人了呢!”
感谢书友喜欢仙女杯的高晓升送来的五星好评,非常感谢!
同时也感谢大家的催更,送来的为爱发电,花,还有点赞,非常感谢!感谢大家的陪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