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贫瘠土地上的种子
太行山深处的石板岩村,像一块被岁月遗忘的补丁。1985年的冬天,李梅出生在这个连电都没通的小山村。她的到来,并没有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多少喜悦,反而让本就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
爹是个沉默寡言的庄稼汉,娘患有严重的哮喘,常年离不开药。李梅记事起,家里的土炕总是冰凉的,晚饭常常是掺着野菜的玉米糊糊。但她记得最清楚的,是娘在煤油灯下为她缝补衣服的样子,昏黄的灯光下,娘的手指像枯树枝一样,却总能把破洞缝成好看的图案。
村里的孩子大多上完小学就辍学了,李梅是个例外。她聪明好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爹看着她拿回的奖状,黝黑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却也常常在夜里唉声叹气。李梅知道,家里供她上学不容易,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放学回家后,一边帮着爹娘干活,一边在煤油灯下看书。
12岁那年,李梅考上了镇上的初中。去报到那天,爹把家里唯一的老母鸡卖了,换了些钱给她做学费。娘把一叠用手绢包好的毛票塞到她手里,反复叮嘱:梅梅,到了镇上要好好读书,别像娘一样没文化。李梅点点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知道,这一去,意味着要离开家,离开爹娘,独自面对未知的世界。
二、风雨中的挣扎
镇上的初中离村子有十几里山路,李梅每周回家一次,带着娘准备的干粮和咸菜。学校的条件比村里好不了多少,教室是破旧的瓦房,冬天没有暖气,冻得人瑟瑟发抖。但李梅不在乎这些,她像一株顽强的野草,努力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初二那年,娘的哮喘病加重了,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不少外债。爹看着日渐消瘦的娘,又看看懂事的李梅,终于下定决心,让她辍学回家。
爹,我不辍学,我还想读书。李梅跪在爹面前,眼泪不停地流。
梅梅,不是爹狠心,家里实在是......爹的声音哽咽了。
我可以去打工,我可以边打工边读书。李梅抬起头,眼里闪烁着倔强的光芒。
最终,爹拗不过她,同意让她继续上学。从那以后,李梅每天放学后都去镇上的餐馆打工,刷盘子、洗碗,什么活都干。晚上回到宿舍,她还要抓紧时间学习,常常学到深夜。
有一次,她在餐馆打工时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盘子,老板扣了她半个月的工资。她委屈地哭了,却不敢告诉爹娘。那天晚上,她一个人在操场上跑了很久,直到筋疲力尽。她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的星星,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走出大山,让爹娘过上好日子。
三、命运的转折
高中毕业后,李梅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爹和娘高兴得合不拢嘴,村里的人也都来祝贺她。但随之而来的,是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
为了凑齐学费,爹去山上砍柴时不小心摔断了腿,娘的哮喘病也越来越严重。李梅看着躺在床上的爹和咳嗽不止的娘,心里像刀割一样疼。她想放弃上大学,留在家里照顾爹娘。
梅梅,你要是放弃了,爹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爹拉着她的手,眼里满是愧疚。
是啊,梅梅,你一定要去上大学,这是你唯一的出路。娘也劝她。
在爹娘的坚持下,李梅带着家里仅有的积蓄和乡亲们凑的钱,踏上了去省城的火车。她知道,这是她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她不能辜负爹娘的期望。
大学里,李梅依然保持着刻苦学习的习惯。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她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家教,周末去餐馆打工,尽量减轻家里的负担。
大二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