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内,因土豆红薯惊世骇俗的产量而引发的沸腾尚未平息,百官仍沉浸在“神粮”带来的巨大震撼与狂喜之中。
秦哲的声音再次响起,清晰、冷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足以定鼎乾坤的力量,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喧嚣。
“好了,神粮的好处,大伙儿都知道了。口水擦一擦,脑子都清醒清醒。”秦哲从蟠龙金椅上站起身,踱步到御阶边缘,目光如炬,扫视全场,“光有粮不行,得变成国力,得让百姓实实在在吃到嘴里,得让大唐的根基扎得更深更牢!接下来,我说说我的想法,大伙儿都听好了,拿笔记着,坐稳了。”
整个朝堂瞬间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连呼吸都放轻了。每个人都知道,秦王接下来的话,将决定大唐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走向!
秦哲伸出第一根手指,目光精准地投向魏征:
“第一策:推广实策,魏征总领! 老魏,你今年的担子,最重!”
魏征神色一凛,立刻挺直腰板,凝神静听。
“土豆、红薯的高产种植法、新式曲辕犁的使用、还有科学养猪的技术…这些实实在在能让百姓吃饱穿暖的东西,由你总揽全局,负责向全国推广!工部负责督造和分发新农具,户部负责协调粮种调配和统计,全力配合你!我要你在最短时间内,让这些东西铺遍大唐每一个州县!这是民生根基,不得有误!”
“臣!魏征!领旨!必竭尽全力,使新法惠及万民!”魏征重重拱手,声音铿锵,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秦哲伸出第二根手指,语气加重:
“第二策:税制改革,丈量天下! 摊丁入亩!这是死命令!”
“摊丁入亩”四个字一出,所有官员,尤其是熟知财政税收的官员,心头都是猛地一跳!这是要将千百年来的人头税,彻底转向土地税,是对税收根基的彻底改革!必将触动无数既得利益者!
“以前按人头收税,穷人家孩子生多了交不起税只能逃亡,富人家田连阡陌却因人口少而赋税轻!这不合理!”秦哲声音斩钉截铁,“以后,税,就按你家有多少地来收!地多的多交,地少的少交,没地的…创造条件让他们有地种!”
他看向魏征:“老魏,这事还是你的!带着户部和工部的人,给我重新丈量全国所有的土地!一亩都不能漏,一亩都不能错!谁敢瞒报,严惩不贷!龙首原机关组会给你制造最精准的新式丈量工具,确保公平!”
他目光一转,看向武将队列:“尉迟恭!”
“臣在!”尉迟恭踏前一步,声如洪钟。
“你带一队精兵,全程跟着魏征!保驾护航!丈量土地,触及的是地主豪强的命根子,肯定会有人狗急跳墙!谁敢阻挠,谁敢闹事,甚至敢对钦差动武…给我往死里打!杀无赦! 用你的马槊,给新税制扫清道路!”
“陛下!臣遵旨!”尉迟恭眼中凶光一闪,抱拳领命。有这位门神保驾护航,天下谁敢造次?
魏征感受到这份强大的支持,心中更是底气十足:“臣,定不辱使命!”
秦哲伸出第三根手指:
“第三策:以工代赈,修路富民! 路修到哪里,新政就推行到哪里,富庶就延伸到那里!”
他看向房玄龄和杜如晦:“老房,老杜!立刻以朝廷的名义,发出募工令!招募五十万,甚至更多的灾民、流民、贫民! 工钱,一天十文钱,管三顿饱饭!”
“多少?五十万?!”
“一天十文?还管三顿饭?这…这得多少钱粮?!”
台下又是一片惊呼!这手笔太大了!
秦哲嗤笑一声:“钱粮?世家上交的那九成家产是摆设吗?龙首原之前囤的粮食是看的吗?不够,我龙首原再贴!人,给我招来!活,就是修路!修水泥路!”
他指向马周:“修路的具体规划和调度,马周,你负责!你是市舶使,路通才能财通!这是你的分内事!”
他又指向程咬金和李靖:“知节,药师!修路是百年大计,不能出豆腐渣工程!你们两位,负责全程监督!哪个工匠敢偷工减料,哪个官员敢中饱私囊,查到一个,给我宰一个! 用你们的战刀,给朕和老李砍出一条通往盛世的金光大道来!”
“臣等遵旨!”程咬金、李靖、马周齐声应诺,杀气腾腾又充满干劲!
秦哲伸出第四根手指:
“第四策:人口普查,肃清吏治! 老魏,丈量土地的同时,把你经过的每一个州县、每一个村落的人口,都给我重新统计一遍!姓名、年龄、性别、丁口…都要登记造册!这是制定国策的根本!”
“秦杨!”秦哲看向台下。
“臣在!”秦杨出列。
“你从龙首原红棍里,挑选三千名识文断字、心思缜密、手脚麻利的兄弟,跟着魏大夫,协助他进行人口普查和土地丈量!龙首原的办事效率和规矩,你清楚!”
“是!大哥!保证完成任务!”秦杨领命。
“李君羡!”秦哲目光转向百骑司统领。
李君羡一个激灵,连忙出列:“末将在!”
“你的百骑司,别老是等情报送上门!趁这个机会,给我扩招! 派精锐骨干,混入魏征的队伍,所到之处,明为护卫,暗地里给我查访当地官员政绩、口碑,收集贪赃枉法的证据! 一旦查实,证据确凿…”秦哲冷笑一声,“你知道该怎么做。我要你百骑司,真正成为陛下插在天下州县的眼睛和利剑!别再让我失望!”
李君羡冷汗涔涔,又是羞愧又是激动,重重抱拳:“末将遵命!定重整百骑司,不负陛下、王爷重托!”
秦哲伸出第五根手指:
“第五策:考核官员,能者上,庸者下! 老房,老杜,辅机!”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立刻凝神。
“你们三位,给我拿出一套全新的、切实可行的官员考核晋升制度来! 别再看什么资历、文章、出身!就看政绩!就看当地百姓的口碑和生活改善的程度!每两年进行一次大考核,全国官员岗位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大轮换,大调整!有能力的,破格提拔!没能力的、混日子的、甚至贪腐的,直接给我滚蛋!空出来的位置,正好给新科举选上来的人!我要这大唐的官场,活起来!”
三人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撼与决意,齐声道:“臣等领旨!”
秦哲最后伸出第六根手指:
“第六策:新学奠基,科举选才! 老魏,这事儿你也得牵头!”
魏征:“…”
“新科举的章程已经定了。现在缺的是教新学的先生和能读新学的学生!”秦哲语速加快,“秦战!”
“臣在!”秦战出列。
“你带一队人,跟着魏大夫。你们今年的任务,就是踏遍全国主要州县,选址、筹建新式学堂!龙首原负责教材编写和印刷,你们负责把学堂盖起来,把先生先从龙首原抽调识字的红棍和招募落魄寒门书生进行培训派过去,把适龄的孩子无论贫富都动员进去读书!扫盲!普及基础教育! 这是为三年后的新科举,打下人才基础!”
“是!大哥!”秦战领命。
魏征也深吸一口气,将这份沉重的责任扛下:“臣,义不容辞!”
六条策略,条条重磅,环环相扣!
从农业根基到税制改革,从基础建设到吏治整顿,从官僚体系革新到教育奠基…这是一个庞大、系统、激进却又无比务实的强国蓝图!
这已不再是简单的政令,而是一套组合拳,一套旨在彻底重塑大唐国体的根本大法!
整个朝堂,所有人都被这宏大的规划和磅礴的气魄震慑得说不出话来!
那些原本还存有侥幸心理的世家代表、保守官员,此刻面如死灰,浑身冰凉。他们彻底明白了,秦王这不是在打压他们,这是在…挖他们的根,断他们的路,然后…把他们都绑上一条他们无法抗拒、只能跟着狂奔的全新战车!
“我滴天啊…”有人失神地喃喃自语,“这…这是要翻天啊…”
“完了…彻底完了…再无侥幸了…”有人瘫软在地。
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咬金等有志于开创盛世的重臣,则感到浑身血液都在沸腾!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条清晰无比、通往极盛之世的康庄大道!
李世民高坐龙椅,胸膛剧烈起伏,激动得难以自持!秦哲这六策,几乎将他心中所有宏愿和构想,系统化、具体化、并且赋予了极强的可操作性!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吏治清明、路网通达、仓廪充实、人才辈出的崭新大唐!
秦哲说完,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件大事。他转身,对李世民笑了笑,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悠然地坐回自己的蟠龙椅,抱起双臂,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看戏的样子。
“好了,老李,框架我给你搭好了,肉也给你喂到嘴边了。”他笑道,“具体怎么下旨,怎么协调,怎么鼓劲,看你的了。”
整个太极殿的目光,瞬间全部聚焦到了皇帝李世民的身上。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万丈豪情,缓缓站起身。他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充满了帝王的决断与威严,扫视着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
“众卿!”他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响彻大殿,“秦王六策,乃强国之基,盛世之梯!尔等…可听明白了?!”
以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等人为首,绝大部分官员轰然应诺:“臣等明白!陛下圣明!秦王殿下英明!”
“好!”李世民重重一拍龙案,声震屋瓦,“即日起,朕便依秦王之策,颁行天下!”
“魏征!朕授你钦差大臣,总揽新法推行事,赐王命旗牌,如朕亲临!统筹六策之前四策,有先斩后奏之权!”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朕命你三人,一月之内,拟定新考成法细则,报朕御览!”
“程咬金、李靖、尉迟恭!整军备战,为新政保驾护航,遇有阻挠,格杀勿论!”
“马周!统筹钱粮,调度工程,若有短缺,直接向朕与秦王奏报!”
“李君羡!扩招百骑,严查贪腐,朕要看到成效!”
“秦杨、秦战!全力辅佐魏征,龙首原所需资源,优先调配!”
他一口气点将完毕,最后,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所有人:
“半年!朕只给半年!半年之后,朕要看到长安城内,再无一条黄土路!
“一年!一年之后,朕要看到从长安出发,直通边境的水泥官道,全线贯通!
“三年!三年之后,朕要看到一个路网纵横、仓廪充实、吏治清明、人才济济的全新大唐!”
“此乃国策!关乎国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有功者,朕不吝封侯之赏!有过者…休怪朕…无情!”
“臣等遵旨!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