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案组办公室的桌上,摆着几个造型粗糙的“燃气报警器”,外壳上印着模糊的“合格认证”标志,旁边放着一张收款收据,上面写着“燃气安全装置,单价1980元”。
“就这玩意儿,成本撑死50块。”周志斌拿起一个报警器,掂量了两下就扔回桌上,“骗子冒充燃气公司的人上门‘检查’,说‘你家燃气管道老化,必须装这个报警器,不然会爆炸’,吓得老人乖乖掏钱。”
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姨坐在椅子上,手里攥着那张收据,气得手都在抖:“他们穿着蓝色工装,戴着安全帽,还拿着‘工作证’,说‘不装就停气’,我一个人在家,哪敢不听话?结果装完第二天,我儿子回来一看,说这就是个废品,根本用不了!”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正播放着小区监控拍到的画面:两个穿工装的男人背着工具包,挨家挨户敲门,手里拿着一个“检测仪”,在居民家的燃气灶前晃了晃,就皱眉说“超标了,危险”。
“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对那个“检测仪”进行了分析,屏幕上跳出红色警告:“该设备为劣质玩具改装,内部无任何检测元件,仅能发出固定的‘报警声’;所谓的‘检测数据’是预设好的,无论检测什么都会显示‘超标’。”
“他们太会利用‘安全’这个点了。”季洁翻着报案记录,“燃气、水电这些跟生活安全相关的东西,老百姓本来就紧张,一听说‘有危险’,很容易就被唬住。受骗的大多是老人和独居家庭,防范意识比较弱。”
王勇看着收据上的金额,气不打一处来:“1980块一个,这比抢钱还狠!有个大爷家里被硬塞了两个,说‘厨房一个,卫生间一个才安全’,花了快4000块,那是他一个月的退休金!”
“他们的‘工装’和‘工作证’是从哪来的?”郑一民问道,“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一般人根本分辨不出来。”
李阳启动“追踪之瞳”,顺着受害人提供的“燃气公司客服电话”追查:“这个电话是虚拟号,但通过基站定位,发现拨打者集中在城东的‘民乐小区’。小区门口的监控拍到,那两个穿工装的男人进了3单元。”
“罪恶功能系统”快速还原作案流程:“1. 团伙成员购买高仿的燃气公司工装、安全帽和假工作证;2. 选择老旧小区或独居老人较多的社区,挨家挨户敲门,自称‘例行安全检查’;3. 用假检测仪制造‘燃气超标’的假象,夸大危险;4. 推销高价劣质报警器,声称‘不装就上报停气’;5. 得手后迅速撤离,换个小区继续作案。”
“他们肯定还有窝点,用来存放工装和‘设备’。”佟林分析道,“这种上门诈骗,一般会有专人负责供货和记账,不会是一两个人单打独斗。”
李阳的“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此时有了新发现。他将几位受害人描述的“检查人员”特征输入系统——“高个男左脸有疤,矮个男戴金项链”,结合监控拍到的模糊身影,生成了清晰的模拟画像。
“画像和去年因‘冒充电工诈骗’被处理的‘疤脸’团伙高度吻合。”李阳放大画像,“主犯叫李浩,当时因为证据不足只罚了款,看来是换了个幌子继续骗。”
“追踪之瞳”顺着李浩的消费记录,锁定了团伙的窝点:“在城东的一个仓库里,里面堆满了工装、假检测仪和报警器,还有人正在往工装上印‘燃气公司’的字样。”
“行动!”郑一民一声令下,周志斌和王勇立刻带队出发。
仓库里弥漫着一股塑料味,十几个男人正在打包“设备”,墙上挂着几十套蓝色工装,桌上的账本记录着“今日收入:12户,共元”。李浩正拿着假工作证给新人“培训”:“敲门要果断,说‘燃气公司检查’,别让他们反应过来;看到老人就多吓唬两句,说‘前几天隔壁楼就因为没装报警器炸了’……”
“李浩,别演了!”周志斌一脚踹开仓库门,“你这‘安全检查’的戏码,该收场了!”
李浩看到警察,手里的假工作证掉在地上,转身想从后门跑,被王勇一把拽了回来:“上次罚钱没长记性,这次想把牢底坐穿?”
审讯室里,李浩看着李阳电脑上的证据链——假工装、假检测仪、受害人的指认视频,还想狡辩:“我们卖的报警器是合格的,只是贵了点,不算诈骗……”
“合格?”李阳调出产品检测报告,“这玩意儿连基本的电路都接错了,插上电就可能短路着火,你敢说合格?你们用假身份、假设备吓唬老人,这就是赤裸裸的诈骗!”
李浩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瘫在椅子上:“我就是……就是觉得老人好骗,燃气安全又是大事,他们肯定会买……那些报警器是从批发市场进的,15块一个,印个‘认证标志’就敢卖1980……”
根据他的供述,专案组追回了12万元赃款和300多个劣质报警器,还联系了市场监管部门,对销售这类假货的批发市场进行了查处。那个被坑了4000块的大爷,领回退款时拉着警察的手说:“以后不管谁上门,我都先打电话给燃气公司核实,再也不上当了!”
为了揭穿这类骗局,李阳和燃气公司合作,制作了“安全检查防骗指南”:“正规燃气公司检查会提前发通知,工作人员会佩戴带照片的实名工作证,可通过官方电话核实;绝不会推销高价设备,更不会以‘停气’威胁用户购买。”
燃气公司也在各小区张贴了“官方检查流程”海报,还开通了“上门检查预约”服务,居民可通过App预约,避免被骗。
专案组办公室里,李少成看着窗外,感慨道:“这些骗子真是无孔不入,连燃气安全这种事都敢拿来做文章,就不怕真的出危险吗?”
“他们眼里只有钱,哪管别人的死活。”郑一民看着大家,“但只要咱们反应快、宣传到位,就能让他们的套路无处遁形。守护老百姓的安全,不光是抓贼,更要让他们学会怎么保护自己。”
李阳的电脑此时弹出新的预警:“检测到有团伙冒充‘快递公司’,以‘包裹丢失理赔’为由,骗取用户银行卡信息,已有多人被盗刷。”
“又是冒充公家单位的,换汤不换药。”王勇眼神一沉,“看来他们是跟‘官方’杠上了。”
“杠上就杠上。”郑一民站起身,眼里闪烁着斗志,“不管他们冒充什么,只要敢伸手,咱们就敢打!出发!”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每个人脸上,带着坚定的力量。李阳看着屏幕上高效运转的“雷霆反诈系统”,知道这场与诈骗分子的较量还在继续,但他坚信,只要技术不辍、守护不息,就一定能为老百姓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让每一扇家门后的安宁都不被惊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