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华商场三楼的走廊还拉着警戒线,地面上用白色粉笔勾勒的人形轮廓早已被清洗干净,但空气中弥漫的消毒水味仍掩不住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李阳的电脑架在临时搭建的工作台上,屏幕幽蓝的光映着他专注的侧脸,十个技术模块如同十把锋利的解剖刀,正沿着范明哲和宋辉的死亡线索,逐层剥离出隐藏在十年时光里的罪恶根系。
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的光束穿透水果刀上凝固的血痂,在刀柄内侧的缝隙里捕捉到一枚残缺的指纹。双技术证物扫描系统立刻启动分层处理,将血渍与指纹分离——屏幕上弹出比对结果:“指纹与李子强左手食指指纹100%匹配”。更关键的是,系统在刀刃的磨损痕迹中提取到微量金属碎屑,经成分分析,与李子强修车行工具箱里那把旧锉刀的合金成分完全一致,甚至连碎屑中的碳含量偏差都在0.02%以内,证实这把刀是他亲手打磨过的常用工具。
“宋辉颈部的勒痕纤维有新发现。”李阳切换画面,屏幕上显示出一根淡蓝色纤维的显微图像,“纤维材质为涤棉混纺,与李子强工作时穿的工装裤布料完全吻合,纤维表面还附着着洗车行特有的棕榈蜡残留,这种蜡质清洁剂全市只有三家供应商,其中一家就在李子强车行隔壁。”
“罪恶功能系统启动全链关联分析。”李阳敲击键盘,屏幕上瞬间展开一张三维关系图谱,时间轴从十年前延伸至今。李子强的名字被红色高亮,向四周辐射出数条链路:
- 一条链路连接着区丽华的心理诊疗档案,系统破解了加密的病历记录,显示她十年间因“创伤后应激障碍伴随重度抑郁”接受过七次住院治疗,主治医生张敏在2022年的病历中写道:“患者丈夫(李子强)多次在探视时提及‘那些人还活着,我睡不着’,情绪激动时会用拳头砸墙。”
- 一条链路指向庞文学的现任上司王涛,系统恢复了王涛的大学社交记录,证实他是当年范明哲的室友,两人曾在毕业纪念册上互留“苟富贵勿相忘”的留言。王涛的微信朋友圈里,2023年6月15日有一条仅自己可见的动态:“十年前的事像根刺,总有人想拔出来看看血。”
- 还有一条链路通向商场保安队长赵刚,他的银行流水显示,案发前一天有一笔五千元的匿名汇款入账,汇款账户的Ip地址指向李子强车行附近的一家网吧;而赵刚的值班记录显示,案发当晚8点到8点10分,三楼至四楼的监控摄像头“因设备故障”停止录制,这段时间恰好是凶案发生的关键时段。
身临其境功能系统构建出李子强车行的三维场景。虚拟的李子强坐在工具箱旁,手里摩挲着那把水果刀,区丽华坐在对面的板凳上,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他们找到萌萌学校了。”李子强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昨天我去接孩子,看到那个姓庞的在学校门口转悠,他手里还拿着萌萌的照片……”区丽华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恐惧:“他们想干什么?十年了,还不肯放过我们吗?”李子强把刀往桌上一拍,木桌发出沉闷的响声:“他们想动孩子,就得先踩过我的尸体。当年他们毁了你,现在想毁了孩子,我要让他们付代价。”
这段虚拟场景与李阳通过黑客技术恢复的录音完全吻合——那是李子强藏在车行角落的旧录音机录下的,原本是想记录女儿萌萌第一次喊“爸爸”的声音,却意外收录了这段对话。录音里,区丽华递给他一块擦车布时,布料摩擦的沙沙声都清晰可辨,与虚拟场景里的细节分毫不差。
超高模拟画像技术将十年前校园监控里的模糊影像与三人现在的照片叠加。屏幕上,范明哲当年的圆脸如今变得瘦削,但眉骨的弧度、鼻尖的痣完全重合;宋辉当年的寸头长成了分头,但左耳后那道月牙形的疤痕依然清晰;庞文学的变化最大,但系统通过颅骨比例测算,确认他就是当年那个在围观人群里起哄的高个子男生。更高级的模拟画像师技术分析了李子强近半年的监控录像,发现他每次路过商场时,都会下意识地观察监控摄像头的位置,瞳孔收缩的频率与案发当晚避开监控的路线高度吻合,证实他早已踩点多次。
“案发现场字幕技术破解了庞文学的加密云盘。”李阳调出几份文档,白色的字幕在屏幕上滚动:
【2023年7月3日 范明哲与庞文学聊天记录:“找到区丽华那丫头了,在洗车行旁边开了家小超市,女儿都七岁了,眉眼真像我。”】
【2023年8月15日 三人聚餐录音:“不能让她把当年的事捅出去,我马上要升副处了,宋辉刚评上高级教师,谁都不能出事。”“找个机会逼她做亲子鉴定,拿到孩子是我的证据,看她还敢不敢闹。”】
【2023年9月10日 转账记录:庞文学向范明哲转账2万元,附言“活动经费”,实际用于雇佣私家侦探跟踪区丽华母女,侦探的调查报告显示“目标每周三下午会去盛华商场买文具”。】
追踪之瞳的红线锁定了赵刚的实时位置——他正拎着一个黑色行李箱,在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厅里频频看表。屏幕上显示,他已经买了去邻省的车票,发车时间还有半小时。“王涛在办公室销毁文件。”李阳切换画面,王涛正将一摞旧照片塞进碎纸机,其中一张没被完全粉碎的照片上,能看到四个年轻男生勾肩搭背的身影,背景是十年前的大学校门。
双技术证物扫描系统同时发力:物理扫描在赵刚的值班室抽屉里,发现了一张折叠的纸条,上面用圆珠笔写着“三楼东侧消防通道监控盲区,22:50-23:00”,笔迹与李子强车行账本上的记录一致;电子扫描则恢复了王涛删除的邮件,其中一封是十年前他发给范明哲的:“那天晚上我看到了,但我什么都不会说,咱们是兄弟。”
超动态视力技术调阅了商场周边的监控,捕捉到李子强案发当晚的行动轨迹:19点30分,他骑着电动车到商场后门,将一把钥匙藏在消防栓箱的夹层里(后来证实是男厕所的备用钥匙);20点10分,他戴着口罩进入商场,故意走在监控死角;21点05分,他从侧门离开,电动车踏板上的黑色布袋瘪了下去,与装勒绳和水果刀的袋子尺寸吻合。
“所有关联人员和势力网络都已查清。”李阳将一份厚厚的证据报告推到郑一民面前,“李子强因妻子十年前被范明哲、宋辉、庞文学三人侵犯,近期发现三人意图伤害女儿萌萌,实施报复性杀人,涉嫌故意杀人罪;赵刚收受好处,为其提供监控便利,涉嫌包庇罪;王涛作为当年知情者,十年间刻意隐瞒真相,近期试图销毁证据,涉嫌伪证罪;庞文学不仅是当年的施暴者,还涉嫌敲诈勒索(意图用亲子鉴定要挟区丽华),已被控制。”
郑一民翻看着报告,指尖在“十年前校园暴力”几个字上停顿了很久,脸色凝重:“行动!控制赵刚和王涛,同步启动对十年前案件的复查程序!”
抓捕行动在半小时内完成。赵刚在候车厅被周志斌按住时,行李箱里掉出的存折上,赫然显示着他近期收到的几笔匿名汇款;王涛的碎纸机里,被及时抢救出的照片和信件,成为证实他当年知情不报的关键证据。庞文学在审讯室里看到那些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不仅交代了自己当年的罪行,还供出了王涛曾帮忙望风的事实。
区丽华在洗车行里抱着女儿萌萌,看着李子强被带上警车。李阳的技术找到了萌萌——她并没有失踪,而是被李子强提前送到了乡下外婆家,此刻正通过视频哭喊着“爸爸”。区丽华的眼泪落在手机屏幕上,喃喃自语:“十年了,为什么还是躲不过……”
结案那天,盛华商场的男厕所重新开放,保洁员用消毒水反复擦拭着地面,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瓷砖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季洁站在窗前,看着楼下恢复热闹的人群,轻声说:“技术能还原真相,却抹不去十年的伤痛。李子强的复仇看似了结了恩怨,可萌萌以后怎么办?区丽华又要带着新的伤疤活下去。”
佟林翻着十年前的卷宗复印件,上面的记录寥寥几笔,只写着“区丽华自愿放弃追究”。“当年的敷衍处理,才埋下了今天的祸根。”他叹了口气,“校园暴力从来不是‘小孩子打闹’,它的阴影能笼罩一个人的一生。”
李阳关掉电脑,屏幕上最后定格的,是区丽华十年前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照片上的女孩扎着马尾辫,眼神清澈,嘴角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他知道,这场跨越十年的清算,不仅告破了两起命案,更撕开了校园暴力遗留的脓疮。正义或许会迟到,但只要技术还在挖掘,真相就不会永远被掩埋。
重案六组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新的案件在等待。但这一次,每个人的心里都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仅要破获当下的案件,更要关注那些隐藏在时光里的伤痛,用技术和法律,为每一个受害者撑起一片能看见阳光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