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蜂巢的建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消耗的织光体也是海量的。
它的能源产出实际上远不如可控热核聚变,在白牧辰的能源网络规划中,仅仅只能作为补充性的角色,类似于地球文明的太阳能、风能之类的自然能源。
因此它的建造优先级其实非常低,只有那些暂时用不上,剩下来的织光体材料才会被投入到电感蜂巢的单元建造中去。
对于一个追求效率的普通文明而言,将如此巨量的珍贵纳米材料投入到一个回报周期漫长的项目上是难以想象的。
但是!它很酷啊!
有谁能拒绝这样一个酷炫的,建好了就可以白嫖波吕斐摩斯能量的巨型结构呢?
奇观加白嫖,这两个要素组合在一起,让白牧辰根本无法拒绝。
而且电感蜂巢还不是那种必须一次性造好才能投入使用的巨构,它是由无数个可独立运作的单元组成。
这意味着它可以像玩放置养成游戏一样被一点点地建造出来,看着它的规模在时间流逝中不断扩张,本身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普通文明或许会对这种低性价比的项目嗤之以鼻,但白牧辰不是普通文明。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白牧辰预见到了自己在未来必然会出现的巨大能源缺口,建造电感蜂巢也是一种未雨绸缪。
有这点电,总比没有好。
人工物相材料,微电时代晚期的核心科技,合成这种材料所需的能量消耗是真正的天文数字,即便是掌握了可控热核聚变的星际文明,在面对其生产线时也会感到能源紧张。
就连白牧辰也不例外。
当初在厄庇墨透斯星上的尝试都只是浅尝辄止,根本不敢放开手脚全力生产,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聚变燃料的储备问题。
白牧辰的热核反应堆主要使用氦-3作为燃料。
这是一种清洁且高效的聚变燃料,在波吕斐摩斯这颗气态巨行星的大气中也蕴含着海量的原始氦-3,那是行星形成之初就与生俱来的宝贵财富。
除此之外,想要获得氦-3的另一个主要途径就是从恒星风中进行捕获。
恒星会持续不断地向外吹出由高能带电粒子组成的“太阳风”中就含有氦-3。
当这些粒子撞击到没有大气层和磁场保护的天体表面时,它们会注入到表面的土壤风化层中并被储存起来。
地球的月球之所以被认为是氦-3的宝库,正是因为它在数十亿年的漫长岁月中持续不断地受到这种“轰击”,在月壤中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氦-3。
然而波吕斐摩斯的磁场极其强大,甚至比太阳系中磁场最强的木星还要强大数倍。
这个强大的磁场像一个巨大的保护罩,有效地将绝大部分来自南门二双星的恒星风粒子偏转开,使其无法直接到达各个卫星的表面。
这意味着,p7等卫星无法像月球那样有效地接收和累积来自恒星风的氦-3元素。
即便有少量粒子能够侥幸穿透磁层的屏障,其注入量也远无法与直接暴露在恒星风下的月球相提并论。
对此,白牧辰只能——
白牧辰:e=(′o`*)))唉
15 JUNE pm 04:04 6月15日下午4:04
白牧辰:嘿,波吕斐摩斯,你动不动就弹开氦-3的日子结束了。
白牧辰:把氦-3给我!
波吕斐摩斯:想要的话,你得自己来拿。
波吕斐摩斯:这规矩你早就懂的。
白牧辰: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一阵意义不明的鼓点~
......
以下内容都刻进dNA里面去了,就不复述了。
钻入气态巨行星狂暴的大气层中去开采氦-3?
白牧辰表示以她目前的技术还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和风险,相关的深潜器和采集技术仍在研发中。
之前没有合适条件,只能做理论工作。
在解这个问题之前之前,热核聚变反应堆的燃料供应始终会是一个潜在的制约因素。
好在可用的聚变燃料不止一种,白牧辰还可以采用氘元素来进行热核反应。
潘多拉星那广袤的海洋中蕴含着海量的氘元素,可以作为以后的主要燃料来源。
不过在短期内白牧辰暂时不用为聚变燃料发愁。
远行号本身携带的燃料储备极其充足,足以支撑工业体系完成初期的扩张。
白牧辰甚至一度怀疑,当年的人类是不是为了给这艘末日方舟加满油,是不是把地球的海洋过滤了一遍,又把月球表明的土壤给筛了一遍。
远行燃料库存多少有点太夸张了。
“纳米锻炉没什么问题,接下来是……”
白牧辰翻阅着手中的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张密密麻麻的,充满了各种工程项目和研究课题的备忘录。
电感蜂巢建设。
蛛网浮标网络建设。
太空船坞建设。
第一主力舰队后勤体系。
量子纠缠超光速通讯研发。
超空间引擎再现实验。
第一科考舰队组建。
茵维德脑蠕虫研究。
运作希玛瑞斯生态基金会。
……
“嗯哼哼~”看着这张几乎没有尽头的列表,白牧辰非但没有感到丝毫的压力,反而露出了一个充满了期待和干劲的微笑:“要干的事情还真不少啊,真不错。”
太空船坞的建造已经被列为最高优先级。
这座高度自动化的大型设备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工,到时它将能支撑最大3千米级别的巡洋舰生成。
相关的舰船蓝图也早已准备好,白牧辰在厄庇墨透斯那边已经造出过一支实验性舰队。
南门二这边可以直接生产已经走通了技术路线的最新版本。
唯一还没完全成熟的是主力舰本身的设计。
能够生产主力舰的更大规模船坞......这是一个更为长远的工程。
理论10千米以上的庞大规模带来了无数棘手的工程学问题,白牧辰仍在借助厄庇墨透斯那边的资源在全力攻关。
而在一系列科研项目中,只有超空间引擎的再现实验不会耗费太多时间。
那玩意儿的构造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不像是该出现在星际时代的产物。
不深究其背后的黑箱原理,白牧辰估计只需要进行几次简单的测试就可以将其完善,并直接拿来使用。
所以白牧辰接下来的计划是先把蛛网浮标网络搭建起来。
这是一个覆盖整个南门二行星系的庞大监测网络。
重点监控区域是位于行星系跳跃环带中的几个稳定超空间跳跃点。
那里是进出超空间航道的枢纽。
如果寇克拉主巢的远征舰队真的来了,它们只可能在这几个固定的点之间出现。
很好防备。
论蠢驴删除曲速与虫洞统一使用超空间航道的优越性.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