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的指令声、夜莺敲击键盘查询资料的嗒嗒声、青囊整理器械的轻微碰撞声、磐石检查盔甲的金属摩擦声……据点信息控制中心内,一片紧张而有序的忙碌景象。新的异常信号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将所有人瞬间拉回了工作状态。
周宁趴在战术板前,粗壮的手指捏着一支电子笔,快速勾勒着废弃工业园的简易平面图和可能的行动路线,眉头紧锁,嘴里不时嘀咕着“这里需要破拆”、“这个制高点必须拿下”。余辉则站在主屏幕前,目光飞速扫过不断滚动的数据流和地图信息,冷静地向键盘提出更精细的数据分析要求,语速快而清晰。
高效的协同背后,是高度集中的精神和瞬间提升的压力。尽管他们对这种节奏早已习以为常,但每一次新的、未知的威胁出现时,那种无形的重担还是会悄然压在肩头。
就在一个指令间隙,数据流短暂平稳的瞬间,几乎是在同一时刻——
“唉……”
“呼……”
一声略显粗重、带着点不耐烦的叹息,和一声几不可闻、却同样透着些许疲惫的轻吁,同时响起。
声音的来源,正是周宁和余辉。
周宁是画图画得烦躁,觉得这破厂房结构怎么这么别扭;余辉则是连续处理大量信息,大脑高速运转后的本能舒缓。
这两声同时响起的叹息,在这片忙碌的噪音中显得格外突兀。
两人都愣了一下,随即同时转过头,目光在空中相遇。
周宁的脸上还带着刚才画图时的纠结和不爽,余辉的眼中则残留着高度专注后的清冷。这一刻,没有互怼,没有嘲讽,也没有任务分配时的公事公办。在那短暂的四目相对中,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无声地传递。
那是一种混合着“又来了”的无奈、“真是没完没了”的倦怠、以及“但还得继续干”的认命的复杂情绪。是一种只有共同背负着沉重责任、长期并肩作战的伙伴之间,才能瞬间理解的电波。
他们看到了彼此眼中那一闪而过的、被繁忙掩饰得很好的疲惫。也看到了在那疲惫之下,同样坚定的、不会退缩的光芒。
对视仅仅持续了一两秒。
周宁率先咧了咧嘴,扯出一个算不上好看、但足够表达“你懂的”的笑容,嘟囔道:“这破班真是上得够够的。”
余辉没有笑,但眼底那层冰霜似乎融化了一瞬,他微微颔首,算是回应,然后转回头,继续看向屏幕,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冷静,但似乎少了一丝尖锐:“所以需要提高效率,尽早结束‘加班’。”
简单的对话,寻常的字眼,却像是在说:累了?我也一样。但活儿还得干,互相搭把手吧。
这瞬间的同步叹息和短暂对视,没有被任何其他队员察觉。键盘还在追踪信号,夜莺还在查资料,大家都在专注自己的事情。
只有一直蹲在控制台边上、感知敏锐的小呜,歪着头看了看周宁,又看了看余辉,尾巴尖轻轻晃了晃,意识里闪过一个清晰的念头:(翻译:同步率突然飙升……嗯,是累出来的默契。)
两人不再交流,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准备中。但那一声同时的叹息和短暂的对视,却像是一剂无形的强心针,微妙地缓解了各自心中的那点孤军奋战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