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那番难得的、带着些许哲学意味和责任感的感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小石子,漾开的涟漪还没完全扩散开,就被余辉用一盆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冰水,精准地泼了回去,瞬间恢复了湖面的“平静”——那种属于他们俩的、充满硝烟味的“平静”。
就在周宁说完“咱们这‘非正常人类’,干的倒也算是件挺正常、挺有意义的事儿”,并且成功引起了队员们一片心有戚戚焉的共鸣之后,余辉那清冷的声音,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切入了这短暂的温情氛围:
“意义认同有助于提升团队凝聚力,这一点我同意。”余辉先是给予了看似肯定的开场,但熟悉他的人都明白,这通常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他话锋随即一转,目光平静地落在周宁脸上,“不过,将我们的工作价值,简单等同于维持‘普通人为了鸡毛蒜皮吵架’的权利,这种逻辑推导过于感性且不够严谨。”
周宁那点刚酝酿出来的深沉瞬间僵在脸上:“……你又想说什么?”
余辉不疾不徐,开始了他经典的“拆台三连击”:
第一击,量化打击:
“首先,”余辉如数家珍般列举,“我们上季度处理异常事件二十七起,其中直接威胁公共安全的大型事件五起,潜在扩散性危机事件三起。我们的工作核心是消除具体威胁,维持的是社会基础安全框架的稳定,而非保障个体争吵的自由度。后者是前者的副产品,而非目标本身。混淆因果,会降低行动决策的准确性。”
第二击,成本核算:
“其次,”他继续道,语气平淡得像在念财务报表,“你提到的‘奖金经常被克扣’,本质上源于任务报销流程中,因你个人行为导致的超额维修费用和非常规物资损耗,例如,上月地下管网任务中,因你强行破拆而非寻找机关,导致的三处结构性修补费用;以及上季度因你选择‘正面突破’而非‘潜入调查’而额外损毁的公共设施清单。如果将‘意义’与‘收益’挂钩,你或许应该先优化你的行动成本效益比。”
第三击,动机质疑:
“最后,”余辉微微挑眉,给出了致命一击,“你突然感慨工作的‘意义’,是否与今晚猜拳连败、未能如愿吃到烧烤,从而产生某种代偿性心理慰藉需求有关?这种基于情绪波动而非理性认知的价值肯定,其持久性和可靠性值得怀疑。”
周宁的脸从刚才的感慨万千,迅速涨红,又由红转黑。他“蹭”地一下坐直身体,差点把怀里的小呜抖下去:“余辉!你丫就不能让人好好感慨一下吗?!非得把什么都拆得七零八落!什么成本效益!什么代偿心理!我就觉得有意义!怎么着吧!”
小呜被惊醒,迷迷糊糊地看看炸毛的周宁,又看看一脸“我只是在陈述事实”的余辉,打了个哈欠,意识里传来精准的吐槽:(翻译:看,辉子的‘氛围毁灭者’称号不是白叫的。宁子的感性时间维持了三分十二秒,创历史新低。)
刚刚还被周宁一番话感动到的队员们,此刻表情都十分精彩。键盘捂着脸偷笑,夜莺使劲憋着笑肩膀直抖,青囊无奈地扶额,磐石一脸“队长们又开始了”的茫然,千面则用口型对夜莺说:“我就知道会这样!”
余辉对于周宁的暴跳如雷完全免疫,只是淡定地总结陈词:“情绪宣泄完毕了吗?如果完毕,建议将注意力转回键盘的监控屏幕。真正的‘意义’,在于解决下一个即将出现的实际威胁,而非停留在无谓的自我感动里。”
周宁气得呼哧带喘,指着余辉“你”了半天,最后憋出一句:“我懒得跟你这冷血动物计较!” 说完,气呼呼地重新瘫回沙发,一把捞过小呜使劲揉搓,仿佛把余辉当成了手里的毛团子。
据点内的气氛,瞬间从短暂的深沉哲思,回归到了熟悉的、鸡飞狗跳的日常本质。余辉的拆台,虽然毫不留情,却像一剂效果强烈的清醒剂,精准地打破了任何可能滋长的矫情,将所有人的思绪重新拉回到现实的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