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儿就到了姥姥家,推开院门时,一股淡淡的潮气扑面而来。
院子里的月季花好几天没人浇了,叶子有点发蔫,墙角的青苔也比以前厚了些。
走进屋里,家具上蒙了层薄灰。
我径直走到姥姥的卧室,蹲下身,掀开床板下的木板,那个深蓝色的粗布包袱就放在里面。
我解开包袱,里面是平整的衣服。
我把衣服拿出来,展开时,看到领口绣着的小小的 “福” 字,眼泪 “啪嗒” 一声差点儿掉在衣服上。
我赶忙擦了擦,有种说法,家人的眼泪不能掉到寿衣上。
顾医生赶紧走过来,帮我把衣服一件一件挂到院子里的晾衣架上。
看着站着发呆的我,他轻轻把我抱进怀里,声音温柔:
“宝宝,想哭就哭吧,别憋着。”
我再也忍不住,趴在他怀里大声哭起来,眼泪浸湿了他的衣服。
这个院子里全是我的童年回忆 ,夏天姥姥在葡萄架下给我摇蒲扇,秋天她带着我摘院子里的石榴,大鱼还在的时候,总跟着我在院子里追跑打闹。
可现在,大鱼已经走了,姥姥也躺在医院里……
我越想越难过,哭声根本停不下来。
“小鱼,是你来了吗?”
门口突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是李婆婆。
我赶紧从顾医生怀里抬起头,用衣袖胡乱擦了擦眼泪,深吸一口气,朝着门口喊:
“李婆婆,是我。”
李婆婆拄着拐杖走进来,目光先落在了晾衣架上的老衣服上,浑浊的眼睛里瞬间就红了,她用袖口擦了擦眼睛,声音沙哑:
“你今天还去医院不?”
“嗯,两个小时后就回去。”
我点点头,声音还有点哽咽。
“那一会儿带我去看看你姥吧,”
李婆婆的声音带着恳求,
“我这几天总惦记着她,怪想她的。”
没等我回答,顾医生就赶紧接话:
“行,李婆婆,一会儿我开车带您去。”
“好,好,那我现在就回去收拾,一会儿就过来。”
李婆婆说着,转身慢慢走了,我看着她的背影,能看到她边走边时不时抬手擦眼泪。
晒了一个多小时的衣服,摸起来带着暖烘烘的阳光味。
我一件件从晾衣绳上取下,仔细叠好,包进包袱里,放回原处。
刚收拾完,就看见李婆婆拎着个布袋子站在门口,手里还攥着两个苹果。
我们没多说话,只是我朝她点了点头,我们便坐车一起往医院去。
路上我们没有一句闲聊,都静静地看着车窗外面。
来到病房,李婆婆看见病床上的姥姥,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姥姥左手输着液,胸口贴着监测心率的电极片,透明的氧气罩扣在脸上,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旁边的监护仪闪着绿莹莹的光,数字一跳一跳的。
李婆婆没忍住,眼泪 “啪嗒” 就掉了下来,她赶紧用袖口去抹,却越抹越多,肩膀都跟着轻轻抖。
小姨见状,赶紧走过去扶住她的胳膊,慢慢把她带到床边的椅子上坐下,还递了张纸巾过去。
这时,姥姥缓缓睁开了眼睛,看见李婆婆,眼神先是愣了一下。
她慢慢抬起右手,把氧气罩往下扒了点,声音有点哑:
“这么远的路,你咋来了?”
李婆婆知道姥姥耳朵背,赶紧凑到她耳边,说话的声音比平时大了些,却还是带着颤:
“老姊妹,我想你啊!你家大门关了好几天,我每天都过来瞅两眼。今天见门开着,还以为你回来了,结果是小鱼他们在,我就赶紧让他们带我来见你。你现在身子咋样啊?”
姥姥听着,想坐起来跟她说话,后背刚离开枕头,就被我和小姨按住了。
“别使劲,慢慢躺好。”
小姨轻声劝着。
姥姥喘了口气,摆了摆手:
“倒是没啥地方疼,就是老觉得累,浑身像散了架似的,提不起劲。活了这七十多年,咱也够本了!”
“说啥胡话呢!”
李婆婆赶紧打断她,手轻轻拍了拍姥姥的手背,
“咱平时一起赶集,一起唠嗑,还一起在院子里种豆角、栽茄子,这些日子我还想着等你回去,咱再一起腌咸菜呢!你可得好好活,有病咱就治 ,上次我住院,你忘了怎么劝我的了?”
姥姥听着,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
“嗯,上次是我劝你,这倒好,现在反过来了,还是你开导我。”
她说话的时候,精神明显好了不少,眼睛里也有了光。
可没聊几分钟,旁边的监护仪突然 “滴滴” 响了起来,屏幕上的血氧数值一点点往下掉。
李婆婆吓得赶紧站起来,声音都变了调:
“哎呀,这咋响了?你快躺下,快休息一会儿!可别再说话了!”
姥姥没再坚持,乖乖地躺平。
我帮她把氧气罩重新戴好,调整到舒服的位置。
她看着李婆婆紧张的样子,还想扯着嘴角笑一笑,却没什么力气,只能轻轻眨了眨眼,算是让她放心。
她又不放心地看我一眼,我知道什么意思,便凑近她道:
“姥姥,都晒好了,也都放好了!不用挂着了!您休息一会儿。”
她轻轻点点头,慢慢闭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