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沈述白,皇上笑了笑:“小宗是个好孩子,跟朕的永安很般配。朕已经让钦天监选了几个好日子,想着尽快把他们的婚事办了。”
大总管给两人倒上茶,然后安静地退到一旁伺候。
沈老爷子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顺着皇上的话说:“现在瑞阳长公主的事还没彻底解决,婚事还是再等等吧。”
一提到瑞阳长公主,皇上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
沈老爷子看了看皇上,继续说:“陛下,瑞阳长公主背后的主谋联系了小宗,跟他说了他的身世。小宗今天早上来问我了。我猜,这个主谋,可能是赵家的人。”
皇上神色一僵,猛地抬头看向沈老爷子:“你都告诉他了?”
“没有,臣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所以特地来请示陛下。”
皇上握紧了手中的佛珠,望着远处沉默片刻,轻轻叹了口气:“终究是朕犯下的错,还是由朕来告诉他吧。”
沈老爷子缓缓抬起头,看着皇上带着几分落寞的侧脸:“陛下,真的要把真相告诉小宗吗?”
皇帝将一串佛珠随意放置在二人之间的桌面上,语气淡然:“赵氏一族已然探知了小宗的出身秘密。不如由朕亲自向小宗揭露真相,以免他们借机生事。”
沈老爷子忧心忡忡地望向皇帝:“然而,若小宗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事实,该如何是好?”
皇帝长叹一声,神情略显疲惫:“这皇位,朕已感厌倦。不妨随你一同返回开封,安度晚年。”
沈老爷子欲言又止,皇帝却轻轻挥手打断他的话语:“小宗随朕身边,岁月不短,朕深知其人。他定会耐心聆听朕的解释。”
言罢,皇帝向大总管下达命令:“传旨,宣小宗入宫。”
苏晏如在沈府感到拘束不安,更换了衣裳便前往大理寺。
恰巧,苏清风找到了新的线索,正打算送往沈府交给苏晏如,却得知苏晏如已至。
苏清风连忙使人引领苏晏如至书房。
苏晏如踏入书房,苏清风迅速关上房门,面容严肃地引她落座。
“出了何事?”苏晏如观察着他神秘的举止,心中不禁泛起波澜。
苏清风手持数张信纸,坐在她对面的位置,神色沉重地道:“你所托我查探颜如坊幕后主人的真相,现已水落石出。”
苏晏如扬了扬眉梢,语带疑惑:“你神情如此,难道那人的身份非同小可?”
苏清风轻轻叹息,随即把几页纸摊在吴晏如面前:“你先过目这些。”
苏晏如眉头微皱,接过那几张纸,迅速浏览了上面的内容。
苏清风借助商会脉络追查宋明阳的底细,恰好商会中有一位源自荆州的富商,曾在多年前与宋明阳有过一面之缘,对其印象深刻。
此次康亲王府对宋明阳展开调查,他回家后便翻出了家中珍藏的数幅画像。
那些画像中的人物,正是当年在荆州声名显赫的大将军赵琦军。
这位富商经过认真回想,发现宋明阳与画像上的赵将军容貌至少有八分相似。
于是,富商在昨夜携带画像前往康亲王府。
苏清风依据富商提供的线索继续深挖。
若赵将军仍在人世,如今应是年过四十。
然而,根据富商对宋明阳的描述,他却是个青年。
因此,苏清风将注意力转向了赵将军的儿子。
赵将军育有两子,年龄相差三岁。
但依照户部档案记载,赵将军一家当年遭遇不幸,全家无一幸存。
苏晏如浏览完手中的文件,抬起头直视苏清风:“你只让我看这些?赵将军的两个儿子不是都已经离世了吗?那你现在究竟在怀疑谁?”
苏晏如目光锐利地追问:“你就丝毫不对这位赵将军的身份感到好奇?”
这是二十年前就离世的故人,苏晏如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他有何非凡之处?”苏晏如进一步询问。
苏清风叹息一声,缓缓道来赵将军昔日的传奇:
在赵琦军声名鹊起之时,荆州尚不属于大齐国版图,而是吴国与大齐交界的一座边陲重镇。
吴国皇室赵氏,赵琦军正是其中一位远房宗亲。
那时吴国君主昏庸残暴,朝中奸臣横行,国势日衰。
身为皇室一员,赵琦军满怀壮志,立志要有所作为,以拯救风雨飘摇中的吴国。
然而,吴国已濒临崩溃边缘,赵琦军的才华反而引来了小人的忌惮。
他尚未在朝堂上展露头角,便遭奸臣构陷,被贬至吴齐边界的荆州担任守将。
吴国土地富饶,大齐国对其早已垂涎三尺。
趁着吴国朝政混乱之机,大齐发动了侵略战争。
大齐国未曾预料到,战争伊始便遭遇了障碍,而出人意料的是,这障碍仅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守城将领。
尽管赵琦军善于兵法,但那时的吴国已经破败不堪,无力提供精良的部队与勇猛的战士。
终究,他还是落入了大齐军队的掌握之中。
在彼时代表大齐国与吴国交兵的,是南王挂帅,而监军则是皇上的心腹沈尚。
他们成功地说服赵琦军投降大齐,承诺保障吴国百姓的安全。
事实也证明赵琦军确有过人之处。
在大齐提供的丰厚粮草与兵马支持下,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终是大齐攻克了吴国,皇上欲封赵琦军为王,然而赵琦军却只愿留在军中担任将军。
以赵琦军的才华,若是在京城做个闲散的异姓王,或许能让刚取得吴国的皇上安心。
但他选择了拒绝封号,坚守军中。
赵琦军在军中表现出类拔萃,威望日增。
不仅是皇上,连当时的凌王亦开始图谋压制他。
然而,后来……一切便没有了后来,赵家一夜之间遭受灭门之祸,未留一丝生机。
苏清风叙述完毕,目光转向苏晏如,苏晏如微微蹙眉:“你怀疑,假扮宋明阳之人,正是赵家当年幸存的后裔?”
苏清风颔首:“赵琦军幼子当年尚在襁褓之中。如此幼小的孩童,藏匿下来存活的可能极大。”
随着苏清风的剖析,苏晏如心中忽生一个大胆的猜想。
皇宫深处,沈述白奉旨步入御书房。
推门而入,他目睹皇上正与沈老爷子对弈,心中不禁一滞,旋即意识到即将面临的局面。
皇上目光落在沈述白身上,稍作停留,随即示意其落座。
沈述白谢恩,安然落座。
皇上的目光逐渐深邃,手中的棋子轻轻放回棋盒,目光转向沈老爷子,然后对沈述白开口:“小宗,你对你的身世了解几何?”
沈述白坦诚回应:“臣仅知义父抚养成人,余皆茫然。”
以他目前的身份,探究身世易如反掌,然而他从未有过此念。
皇上轻叹一声:“小宗,你可曾听闻荆州赵琦军的名号?”
沈述白略作思索,点头确认。
五年前查探凌王案时,他曾于档案中见过此名,对此人略有所知。
皇上嘴唇微动,似乎下面的话语颇为难以启齿。
沈老爷子瞥了皇上一眼,开口道:“陛下,容臣代为陈词?”
皇上微微颔首。
沈老爷子目光转向沈述白,眼中流露出几许愧疚:“小宗,当年我并非在街头捡到你,你的亲生父母……身份颇为特殊。”
方才提及赵琦军,旋即又论及其出身,沈述白心中已然有了些许猜测,料定沈老先生下一步言谈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