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青青扬起红扑扑的小脸,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满是认真,脆生生的说道:“漂亮姐姐,她是我姐姐,我们来卖绣的帕子,我爹爹在外面等着,别看我们小,卖东西的事,我们都会做。”
白青青手脚麻利地把四块帕子摆在桌子上,她依次介绍着:“这块是秦绣的《牡丹富贵》,这块是晋绣的《平遥风光》,这块是苗绣的《苗家蝴蝶》,这块是羌族的《羊角花》。”
说完之后,白青青朝着她使了个眼色,白月月没有说话,她从包袱里拿出五块帕子,两个荷包,她指着帕子,轻声介绍着:“这块是秦绣的《石榴图》,这块是晋绣的汾河小船》,这两块是苗绣的《百鸟图》和《银饰花》,这块是羌绣的《碉楼》;这个是秦绣荷包的《关中麦田》,这个是苗绣荷包的《小姑娘跳舞》。”
报完绣品名字后,白月月安静地站在一旁,她垂眸盯着鞋子,仿佛多说一个字,就要耗尽全身力气。
白青青仰着小脸,眼巴巴的望着这位姑娘,她好奇的询问道:“漂亮姐姐你看我们绣的帕子和荷包,能卖多少银子,我师傅说,能值好多银子。”
白青青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姑娘,她黑发挽成双丫髻,几缕发丝垂在鬓边,发间别着一支素银缠枝莲步摇,随着动作轻轻摇晃着。少女穿着一袭白色襦裙,裙角绣着淡雅的缠枝纹样,举手投足间有着绣娘的温婉气韵。
白青青暗自猜测,这位姑娘八成是陌上花开绣坊的绣娘,她若是学徒,怕是少不得几分,手忙脚乱的生涩劲,哪能这般从容。
这位姑娘眉眼弯弯,唇角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她语气亲昵的说道:“小姑娘,你刺绣手艺不错,姐姐帮你看看。”估个价 钱。”
这位姑娘眼中满是惊讶,这么小的女娃娃,竟然知道自己拿绣品卖,她原以为这不过是孩童玩闹,没想到这绣品针脚整齐,配色清新,虽说不及绣坊顶尖绣娘的超高绣技,却也透着一股灵秀劲。
这些帕子和荷包集齐于秦绣的苍劲,晋绣的优雅,苗绣的斑斓,羌族的古朴,皆在帕子上展露无疑,这种绣品绣坊确实收。
这位姑娘眸光流转,带着几分俏皮的神秘,她牵着白青青的小手,温声细语的说道:“小姑娘,这帕子,荷包我们绣坊收,至于能卖多少银子,快跟姐姐来,掌柜最是公道,保准不让你们吃亏。”
这个姑娘牵着白青青的小手,白月月抱着装绣品的包袱跟在后面,三个人来到一位三十多岁的妇人面前。她跟妇人说,这两个小姑娘来卖绣品,一边说,一边把帕子和荷包拿出来,摊开摆在桌子上,让妇人仔细瞧瞧,这绣品的做工和样式。
妇人指尖轻轻摩挲着帕子的针脚,她眼中藏着几分审视,目光依次扫过两个小女娃,轻声问道:“小姑娘,这些绣品,你们能做主卖吗?”
杨嫂子是“陌上花开绣坊”的掌柜,所有人都要尊称她一声“杨嫂子”,她身穿一袭浅蓝色襦裙,鬓间斜簪着一个梅花步摇,眉眼含笑间增添几分亲切感,她向来以厚道闻名,与人打交道,从不耍心眼,说一不二的做派,在云台镇极有口碑。谁家有个纠纷矛盾,都来请她出面解决,是因为她处事公正,从不偏袒。这“杨嫂子”的名号,便是诚信公道的金字招牌。
白青青赶紧凑上前,扬起红扑扑的小脸,水灵灵的大眼睛中充满了崇拜与佩服,她声音软糯的说道:“婶婶,这些绣品是我们一针一线绣出来,卖不卖我们说了算,别看我们年纪尚小,您可不要糊弄我们。我常听师傅夸赞着,说是“陌上花开绣坊”最实在,说您为人厚道,讲信用,给的价钱也很公道,从不仗势欺人,我们才会特意来这里。”
听着这一番话,杨嫂子笑出了声,她夸赞道:“你这小丫头,婶婶不会亏待你们,你们绣的帕子,荷包很不错,一块帕子十文钱,一和荷包十五文钱,九块帕子,两个荷包,一共一百二十文钱,你拿好了,以后你们的绣品,尽管往“陌山花开绣坊”送,有多少收多少。”
杨嫂子从腰间荷包里拿出一串一百文钱,又数了二十文钱,一并递过来,她看着白青青虽然年纪尚小,但她说话做事,都透露出聪明机灵,显然是能做主的人。
杨嫂子本以为她年纪尚小,不懂算数,只见白青青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她不禁好奇的询问道:“你这小丫头,这么多铜板,你会算吗?别数错了,闹个大笑话。”
白青青脸上写满得意洋洋,她骄傲的说道:“婶婶,您放宽心,我聪明着呢,算个数,数铜板都难不倒我。”
白青青撇了撇嘴,这么一点铜板,在她眼里不过是不值一提的事,作为在现代火锅店的老板,天天跟账目和流水打交道,要是连这一串铜板,都数不明白,这怎么好意思,盯着“穿越女”名头,说出去不得让别人笑掉大牙,我丢不起这个人。白青青扬了扬下巴,眼中满是自信的光芒,势要把这数铜板,算账的事,都办妥当。
白青青数了一遍铜板,仰起头,认真的说道:“婶婶,铜板数目丝毫不差,往后我们要卖绣品的话,肯定还来找你,我们先走了。”
杨嫂子望着她灵动聪慧的模样,眼底浮现出一抹喜欢的光芒,她转身从架子上拿了各种颜色的绣线,青青塞进白青青的手机里,她笑着说道:“小姑娘,你拿着这些绣线回去用吧!”
白青青惊喜的瞪大眼睛,连声道谢,她将铜板放进荷包里,拿着各色绣线,她牵着白月月的手,脚步轻快的踏出“陌上花开绣坊”的门槛,,阳光将姐姐二人的身影拉的老长,她们渐渐融入这个熙熙攘攘的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