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涛和朱标走进军营,看着躺在床上已经昏死过去的朱棣,朱涛低头看了看朱棣被打烂的屁股,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能打成这样,徐叔叔怕不是真恨老五。”
“可能是为了替他外甥女出气。”
“也可能是打给我们看的。”
朱标接过侍卫递来的金疮药,一边给朱棣上药,一边对朱涛说道:“希望老五这次能吸取教训,别再像以前那样胡闹。”
“嗯。”
“四十军棍应该能让他清醒过来。”
朱涛轻轻点头,四十下看着不多,但也要看是谁挨。朱棣从小在宫里长大,哪吃过这种苦?不吃这一顿,恐怕也改不了他的臭毛病。
“没什么大碍,不会落下病根。”
“就是些皮肉伤。”
朱标给朱棣上完药后,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幸好你们几个从小就调皮,挨过父皇的鞭子,我也算有点经验。休养几天,老五就能活蹦乱跳地骑马了。”
“大哥。”
“二哥。”
“老五身子不便,没法给两位皇兄请安。”
朱棣此时慢慢醒来,脸色发白地望着站在床边的朱标与朱涛,“请两位皇兄恕罪。”
“你这个臭小子。”
“你是真想随军出征,还是只想逃婚?”
朱涛把朱标拉到床边坐下,目光落在受伤的朱棣身上,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满:“这么大个人了,居然敢骗你二哥。要是早些实话实说,今天能挨这顿打?”
“老五。”
“赶紧跟你二哥认错。”
朱标察觉到空气中的异样,这种安静往往预示着更大的风波。但朱棣依旧站着不动,朱标只能叹口气道:“难不成你还真觉得你没错?”
这孩子完全是自讨苦吃!
他二哥的脾气,难道还不清楚?
眼下。
如果朱棣再不低头。
朱涛怕是真会再抽他一顿,那就彻底没救了。
“弟弟错了。”
朱棣也明白了朱标的眼神含义,虽心里憋屈,还是对朱涛开口:“请皇兄宽恕。”
“声音太小。”
朱涛缓缓摩挲着手上的扳指,脸色没有丝毫松动。
“老五知错。”
“请二皇兄责罚。”
朱棣骨子里的倔强也上来了,嘴上认错,却坚持要朱涛亲自责罚,老朱家就是这脾性。
毕竟。
朱棣这些皇子,虽然比不上朱标和朱涛得宠。
可他们都是朱元璋未建明朝前就有的儿子。
骨子里,天生带着一股执拗。
“放肆。”
“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弟弟?”
朱涛眼神一冷,刚才对朱棣的那一丝心疼顷刻间烟消云散,直接脱下鞋,抡起巴掌就往朱棣屁股上招呼,嘴里还骂着:“别以为老大惯着你就没人敢管教你。干出这种事还觉得挺风光?你看看你二哥像惯孩子的主?”
“大哥。”
“大哥。”
“疼!”
“真的疼,二哥,我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朱棣的脸皱成一团,那屁股上传来的疼痛简直让他受不了。
“老二。”
“差不多就行了。”
“再怎么说他也是你亲弟弟,难道你还真想让他跟你爹平起平坐?”
朱标连忙拉住朱涛的手,又看向哭爹喊娘的朱棣,语气不善地说道:“宫里给你两个出路。要么现在跟我回去,日后在江南给你封一块好地,做安逸王爷。要么就拖着这身伤去军中北征,日后做我大明的边王。但不管你选哪个,都得娶徐叔叔家的外甥女。人家是正经将门之后,哪一点配不上你这小混账?”
“我也同意。”
“让你先在徐叔叔帐下做个低级军官。”
“等北征回来,再和妙云的表妹成亲。”
朱涛冷冷地看着朱棣,语气没有一丝松动。
朱涛虽娶了原本许配给朱棣的女子,但因这是朱元璋的安排,朱棣也只能接受。更何况,如今的安排也不算太差,虽说不是徐家嫡女,但对方毕竟是徐达的外甥女,出身也算显赫,配一位藩王亦无不可。
“大哥!”
“二哥!”
“我也要随军出征,我也要娶妻!”
朱棣心中有数,今日是大哥与二哥来访,明日便是皇帝亲临。孰重孰轻,他自然清楚。现在尚有机会挽回,一旦皇帝驾到,一切都将无法更改。
“好!”
“大哥若无他事,就回去复命吧。”
“我也要随军出征!”
“你负责坐镇东南。”
朱涛满意地点头,继而望向朱标说道:“徐叔叔明日就要出兵北伐,父母不在,婚事自然应暂缓。我也要随军北上,直取扩廓帖木儿,等我凯旋归来,再与妙云成婚。”
“我就知道!”
朱标露出苦笑,从袖中取出一道密旨递给朱涛:“你能瞒过父皇,也瞒不过母后。这道旨意是娘替你求来的。加上你曾亲率大军平叛,已有将才之名,故此旨命你为北伐副帅。这是父皇留给你的位置。你且安分些,在徐叔叔帐下效力,别惹是非,多照看老五,莫让他出事。”
“我就知道父皇不会这般无情!”
朱涛接过圣旨,神色顿时明亮。他此番北伐,一是要在新军中树立威望,二来也想在徐达身边学习兵法韬略。这位助皇帝一统天下的老将,必有过人之处。
否则,怎能统领千军万马!
“二哥!”
“这次我们兄弟联手,定要彻底荡平草原!”
朱棣心怀壮志,面露笑意。此次若能在徐达与二哥朱涛身边学得真本领,他便有望纵横塞外,成就一代名将。
“小家伙们!”
“徐辉祖也来了,还有李景隆那小子。”
“你们这些后生可别给我添乱!”
“否则我定不轻饶!”
朱涛嘴角微扬,心情畅快,又笑骂着看了朱棣一眼:“好好跟着二哥学,等你学成之日,二哥亲自为你组建燕王铁骑,让你纵横草原,立不世之功!”
“这就是我大明最强的军队!”
齐王朱涛身披银甲,听闻帐外杀声震天,缓步走出大帐,不由发出由衷赞叹。
当年由他统率的平叛军,以军纪严明、战无不胜而闻名于世。
然而如今看来!
那支平叛军,也远不及眼前的北伐铁骑!
放眼望去,天地之间仿佛没有尽头。
人潮涌动,数不清的士兵身披铁甲,整整齐齐地列阵而立!
冲天而起的战意!
仿佛在空中翻腾盘旋!
他们的眼神如寒光闪烁的兵刃,透出凛冽杀气!
气势如千军万马奔腾而出,震撼人心!
手中兵刃森然,整齐划一地挥出,如蛟龙腾空,锐不可当!
这正是大明王朝最精锐的部队!
曾随太祖朱元璋一统天下的雄师劲旅!
这支部队也将成为逐鹿草原的中坚力量!
更将是齐王朱涛手中最锋利的利剑!
“有如此雄兵在手。”
“别说是一个扩廓帖木儿,就算草原诸部联手来犯,本王也有信心将其尽数剿服!”
朱涛眼中透出无畏与豪情。身为汉家男儿,理应守土卫国;身为皇族子弟,更应开拓疆域,将万里草原尽归大明版图!
哪怕将来再出现如朱祁镇一般的战神之姿,也无须惧怕!
天下安定!
外族归附!
有何可惧!
“剑之所向,敌军溃散!”
“果然不负我大明精锐之名!”
太子朱标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笑着开口:“老二,这是你第一次统军迎战扩廓帖木儿,不想说几句鼓舞士气的话?”
“说什么?”
“等凯旋后再说不迟。”
“将士们!”
“你们是百战百胜的王者之师!”
“你们是陛下最倚重的力量!”
“你们是大明不可替代的中流砥柱!”
“守卫边疆,守护百姓,是你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
“今日得见你们如此雄壮之姿,能与你们并肩出征!”
“是我朱涛的荣耀!”
“在我心中,你们就是真正的英雄,是我大明最强的利剑。没有你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今日的江山稳固。”
“所以我向你们承诺,这次北伐,我与你们同心协力,再次成为大明的锋芒,剑之所指,便是我们的心之所向;目之所及,皆为大明疆土。”
“前所未有,大明之剑,今朝出鞘!”
“剑锋所向,所向披靡!”
朱涛身披亮银铠甲,大步走向演武台中央,目光扫过台下如海般的士兵,豪迈一笑:“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剑锋所向,所向披靡!”
“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一朝出征,势如破竹!”
将士们齐声怒吼,声震天地。哪怕面色涨红,哪怕嗓音嘶哑,但比起与皇子一同出征的荣耀,这一切都微不足道。他们将为国而战,为疆土而征!
“大明威武!”
“明军威武!”
朱涛翻身上马,右手横胸,目光扫过整支大军,朗声大笑:“出发!”
“大明威武!”
“明军威武!”
“齐王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