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林烨蹲在车间门口。地上那张被踩脏的草图还摊着,他拿铅笔一点点描清楚,把“第一版”三个字重新写好。二哥提着水桶进来,看见他眼眶发青,也没多问,只把水放在桌边。
老陈来得稍晚,手里拎着一卷皮尺。他进屋没坐下,直接走到样机旁边,伸手摸了摸滚筒外壁。“昨天卡住的地方,得扩缝。两毫米不够,加到三毫米。”
林烨点头:“已经改了设计,木衬板也换了厚的。等二哥那边齿轮组到了就能装。”
话音刚落,院外传来脚步声。二哥的徒弟小跑进来:“借来了!手扶拖拉机上的齿轮组,拆下来的时候费了些劲,但还能用。”
老陈立刻起身:“拿来我看看。”
齿轮组搬进来后,三人围在桌子前比对尺寸。老陈用粉笔在齿轮边缘画线,量传动比。“勉强能凑合,就是转速还是偏高。得再加一级减速。”
“能不能用链条调?”林烨问。
“可以,但得换大链轮。”老陈抬头,“你有吗?”
二哥想了想:“村西头老李家修车铺里有一副旧的,我去问问。”
他说走就走。不到一个钟头,链轮扛了回来。老陈检查一遍,点头:“能用。”
组装从中午开始。老陈亲自焊法兰盘,林烨在一旁递工具。焊枪喷出的火光映在墙上,铁皮接缝处渐渐连成一圈。妹妹送来饭,没人动筷子,直到支架立起来才停下歇口气。
“滚筒倾斜度调了吗?”老陈抹了把汗。
“调了,现在是十八度。”林烨说,“试过空转,自重带动没问题。”
“那就上料。”老陈拍了下手,“别光看机器转,得看它能不能出好料。”
下午两点,第一车砂石运到。砂子有点湿,堆在空地上泛着暗色。林烨让人先铲一部分进进料口,水泥袋也撕开两包,准备按比例混。
“先慢点喂料。”他对操作的工人说。
柴油机发动,链条带动滚筒缓缓转动。砂石顺着斜槽滑入内部,水泥跟着倒进去。一开始还算顺畅,可没过两分钟,进料口发出“咯噔”一声,接着不动了。
“堵了!”有人喊。
林烨立刻叫停机器。他打开侧盖,发现湿砂结成块,卡在入口拐角处。他伸手抠出来一块,捏了捏,确实黏成团。
“得把进料槽抬高。”他说,“还要加个震动的东西,让砂子不停往下掉。”
老陈蹲下来看了看结构:“弹簧行不行?接一块铁皮,靠滚筒震动带起来。”
“有弹簧吗?”林烨回头问。
二哥想了想:“仓库里还有几个旧沙发里的,拆出来试试。”
弹簧很快找来,焊工花二十分钟把铁皮板固定上去。改造完,他们又等了半小时,让砂石在太阳底下晒干一些。
第二次启动时,围观的人多了。村里不少汉子听说要试新机器,都挤在院子边上。
柴油机响起来,滚筒转动。砂石顺着加高的斜槽滑下,震动机件微微抖动,不断把堆积的料震松。水泥均匀撒入,混合过程持续了八分钟。
“放料!”林烨喊。
底部活门打开,灰黄色的混凝土哗啦啦流出来,落在地上堆成一堆。几个老泥工围上去,蹲下抓起一把,搓了搓,又掰开看断面。
“匀。”其中一个说,“沙、石、水泥全搅透了。”
“这料能用。”另一个点头,“比人拌的强。”
人群里响起议论声。有人笑着说:“以后不用抡铁锹抡到半夜了。”
林烨没说话,走到机器旁边检查滚筒内部。木衬板有些地方磨损,但整体完好。他用手推了推,轴转动顺畅,没有卡顿。
“还得再试一次。”他说,“连续运行,看能不能撑住一个小时。”
第三次搅拌开始。这次他们用了更粗的石子,比例也加大。机器运转中,林烨一直守在旁边听声音。柴油机有轻微抖动,但传动系统稳定。四十分钟后,第二批料顺利卸出,质量依旧。
老陈站在边上看了全程,最后点了根烟:“成了。”
二哥咧嘴笑了:“真行啊,这玩意儿。”
“成本算了吗?”老陈吐了口烟,“这么多零件,一台得多少钱?”
林烨早有准备,掏出本子:“铁皮是废料站捡的,钢管是工地剩下的,电机是借的,齿轮组是借的,链轮也是旧的。刨去人工,材料费一共四百二十块。”
“四百二?”二哥瞪眼,“比我想象的便宜。”
“要是批量做,还能再压。”林烨说,“我想三个月内给每个施工队配两台。”
老陈沉默了一会儿,看着机器:“你这东西要是推广出去,别的村肯定眼红。”
“咱们先自己用。”林烨说,“先把效率提上去。”
话刚说完,脑子里突然响起一声提示。
【任务完成:轻便型混凝土搅拌机研发成功】
【奖励发放:《未来建筑材料趋势报告》】
他没动,也没说话,只是手指微微收拢。
“怎么了?”二哥看他不对劲。
“没事。”林烨摇头,“继续干活。今天要把这台拆开,记下所有部件尺寸,准备做第二批。”
老陈把烟头掐灭:“行,我留下帮忙。”
三人重新围到机器旁。林烨拿起扳手开始拆螺丝,二哥负责记录每个零件的位置,老陈则拿着纸笔画结构简图。
“这个木衬板得统一厚度。”老陈说,“下次用同一批木材,刨平再装。”
“轴承位置也要标死。”林烨拧下最后一个螺栓,“不然装配容易偏心。”
正说着,妹妹从外面进来:“支书让通知你们,邻村小学那边监理明天要来检查进度,说想看看咱们的新设备。”
“让他看。”二哥笑,“正好露一手。”
“别太张扬。”林烨拧紧工具箱的扣,“先让机器说话。”
天快黑时,第一批数据整理完毕。林烨坐在桌前核对清单,把每一项材料来源和替换方案都标注清楚。老陈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忽然说:“你这条路,走得通。”
林烨抬头。
“不是光靠想法。”老陈指了指机器,“是能把想法变成实在东西的人。咱们这儿缺的就是这个。”
林烨没回应,低头继续写。
窗外风大了些,吹得图纸边角扑扑响。他伸手按住纸页,目光落在本子最后一页写着的一行字上:水泥价格将在两个月后上涨百分之十五。
院子里,搅拌机静静立着,外壳沾满泥灰,轮子陷在土里半寸。林烨站起来,走到门口,手搭在门框上。远处工棚亮起一盏灯,映出两个正在搬运钢筋的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