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都丞相府的暖阁里,炭火燃得正旺,将整个屋子烘得暖意融融。程昱捧着南郑的最新情报,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丞相!汉中那边有消息了!魏延猜忌吴懿,张翼散布不满,前线冲突频发,墨涵为了平息局势,已经把张翼调回成都了!”
曹操正坐在案前,手里把玩着一枚玉如意,闻言眼睛一亮,连忙让程昱把情报递过来。他快速扫过情报,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浓,甚至忍不住笑出了声:“好!好一个文和!你这离间计,果然妙极!虽未让他们火并,可嫌隙已生,墨涵调离张翼,更是自断臂膀 —— 没了张翼这员还算能打的将领,他的巴蜀军,更成不了气候了!”
贾诩坐在侧席,手里端着一杯热茶,闻言轻轻放下茶杯,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阴鸷:“丞相,此仅是开始。墨涵内部不稳,缺将少兵,其势已显颓象;刘备虽有荆州军,却对墨涵心存忌惮,联盟的根基本就薄弱。咱们要做的,是再推一把,让他们从‘嫌隙’变成‘仇怨’。”
“哦?文和有何高见?” 曹操放下玉如意,身体往前倾了倾,目光灼灼地看着贾诩。
贾诩起身走到案前,拿起一支笔,在地图上的 “汉中” 二字上圈了圈,语气沉稳:“汉中之地,乃益州门户,亦是荆州屏障,墨涵占着汉中,刘备必不放心;而刘备军驻汉中,墨涵也必生警惕。咱们下一步,当从‘汉中归属’入手 —— 设法让墨涵和刘备都觉得,对方想独占汉中。”
曹操眼睛一亮,拍了拍案几:“文和所言极是!汉中乃兵家必争之地,谁都想占着!若能让他们为了汉中归属反目,这联盟,不攻自破!”
程昱也连忙附和:“属下明白!可令细作在荆州和成都散布消息,就说墨涵暗中联络凉州的马腾旧部,想在击退丞相后,独吞汉中,甚至将魏延、赵云的荆州军‘礼送’出境;再派人去刘备耳边吹风,说汉中是益州门户,墨涵若独占汉中,日后必成荆州大患,不如趁现在,将汉中牢牢握在手中!”
“好!就这么办!” 曹操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在汉中的位置重重一点,“传令校事府,让南郑的细作加大流言散布力度,务必让荆州和成都的人都听到;再派使者去荆州,找刘备身边的人,比如糜竺、简雍,悄悄透露‘墨涵想独吞汉中’的消息 —— 记住,要做得隐蔽,不能让他们察觉是咱们干的!”
“属下遵令!” 程昱躬身应下,转身快步离去,准备安排细作行动。
暖阁里,曹操看着贾诩,语气满意:“文和,有你在,何愁天下不定?待朕破了荆益联盟,再挥师南下,江东孙权,也不过是囊中之物!”
贾诩却微微摇头,语气谨慎:“丞相,诸葛亮乃当世智者,咱们的计策,未必能瞒过他。需多加提防,以免功亏一篑。”
曹操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诸葛亮虽聪明,可他终究是刘备的谋士,刘备对墨涵本就有猜忌,就算诸葛亮识破了计策,刘备心中的疑虑,也未必能消除。只要疑根种下,迟早会发芽。”
贾诩不再多言,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眼底闪过一丝深邃 —— 他知道,诸葛亮的警觉,或许会成为计划的变数,但只要抓住 “利益” 二字,再坚固的联盟,也会出现裂痕。
荆州牧府的书房里,诸葛亮刚处理完荆州的政务,就接到了赵云从汉中送来的密报。密报里说,南郑近来出现了许多流言,说 “墨涵想独吞汉中”“刘备想夺汉中控制权”,甚至还有人说 “墨涵暗中联络马腾旧部,准备驱逐荆州军”。
诸葛亮拿着密报,眉头紧锁,指尖在 “独吞汉中” 四个字上反复摩挲。他放下密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滔滔的长江水,陷入了沉思。
“先生,马谡求见。” 门外传来亲兵的声音。
“让他进来。” 诸葛亮转身回到案前。
马谡走进书房,躬身行礼:“先生,属下刚从樊城回来,听到一些流言,说是…… 墨涵主公想在击退曹操后,独占汉中,甚至不让咱们荆州军留在汉中。”
诸葛亮点了点头,语气平静:“我已经知道了。这些流言,不是空穴来风,定是曹操的离间计。”
“离间计?” 马谡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先生是说,曹操想挑拨咱们和墨涵的关系,让咱们为了汉中反目?”
“正是。” 诸葛亮拿起案上的密报,递给马谡,“你看,赵云将军送来的密报,说南郑的流言已经传遍了军营,魏延将军对墨涵的猜忌更深了,张翼被调离后,巴蜀将领也多有不满。曹操就是想借这些流言,激化咱们和墨涵的矛盾。”
马谡看完密报,脸色凝重:“那咱们该怎么办?若流言继续扩散,恐怕真会影响联盟啊!”
诸葛亮走到案前,拿起狼毫笔,沉吟片刻,开始写信。他先给魏延写了一封,语气严厉:“文长,近日流言四起,皆为曹贼离间之计,你当明辨是非,坚守岗位,不得因流言猜忌墨涵方面,更不得与巴蜀将领冲突。汉中乃抗曹前线,若因私怨误了大局,军法处置!”
写完给魏延的信,他又给赵云写了一封,语气沉稳:“子龙,你驻军边界,当密切关注流言动向,若有细作散布谣言,立即抓捕。与墨涵部交往,需保持分寸,既要防曹,亦要防流言激化矛盾。汉中归属之事,乃后话,当下应以抗曹为重。”
信写完,诸葛亮唤来亲兵,将信用火漆封好:“速派心腹送往汉中,务必亲手交给魏延和赵云将军,路上不许经任何人手。”
亲兵退去后,诸葛亮又拿起一张竹简,开始给墨涵写信。他斟酌着措辞,既要点破曹操的离间计,又要表达 “共守汉中” 的诚意,同时还要隐晦地提醒墨涵 “勿生独占之心”。
“涵公钧鉴:近日闻汉中流言,皆为曹贼乱我军心之计,望涵公明察,勿中其计。汉中之地,关乎抗曹大局,你我双方,当以诚相待,共守此土,待击退曹操后,再议归属。若因流言生隙,恐让曹贼有机可乘,悔之晚矣……”
写完信,诸葛亮递给马谡:“你亲自将这封信送往成都,面呈墨涵主公,务必让他明白,这流言是曹操的阴谋,咱们仍需同心抗曹。”
“属下遵令!” 马谡接过信,躬身退下。
书房里只剩下诸葛亮一人,他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汉中的位置,眼神凝重。他知道,虽然自己识破了曹操的离间计,也写信安抚了各方,但刘备心中的疑虑,恐怕难以消除。汉中归属,本就是联盟的敏感点,曹操的流言,不过是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而已。
“来人。” 诸葛亮唤来参军。
“先生有何吩咐?” 参军躬身问道。
“传我将令,让关羽将军加派斥候,紧盯樊城的曹军动向;同时,让赵云将军加强对汉中与巴蜀之间通道的监视,若有异常,立即禀报。” 诸葛亮语气沉稳,“另外,通知格物院,加快新式弩箭的研发,咱们需做好万全准备,既要防曹操,也要防…… 不测。”
参军心中一凛,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 —— 他不仅在防曹操,也在防墨涵。他躬身应道:“属下遵令!”
江东的建业城,孙权坐在吴侯府的书房里,看着从荆州送来的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密报里说,荆益联盟因汉中流言出现裂痕,刘备对墨涵心存猜忌,诸葛亮虽在调和,却也暗中加强了防御。
“曹操这老狐狸,倒是会给咱们创造机会。” 孙权放下密报,对身旁的吕蒙说道,“荆益联盟一旦破裂,刘备首尾不能相顾,咱们夺取荆州的机会,就来了。”
吕蒙穿着一身铠甲,刚从水军大营回来,脸上还带着几分风尘。他躬身道:“主公英明!刘备借荆州多年,迟迟不还,如今他与墨涵有隙,正是咱们夺回荆州的好时机。末将已令水军在濡须口进行登陆作战演练,随时可以待命。”
孙权点了点头,语气满意:“子明(吕蒙字)办事,我放心。不过,此事需谨慎,不能让刘备察觉咱们的意图。你继续加强水军训练,同时,让使者暗中联络糜芳、士仁,许以高官厚禄,让他们在关键时刻,为咱们打开江陵的城门。”
糜芳和士仁是关羽的部下,分别驻守江陵和公安,却与关羽素有嫌隙 —— 关羽素来傲慢,对糜芳、士仁多有轻视,甚至曾因粮草供应迟缓,扬言 “回来再收拾他们”。孙权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想策反二人。
“主公放心,使者已经出发了。” 吕蒙说道,“糜芳、士仁本就对关羽不满,又怕关羽回来后报复,只要咱们许以足够的好处,他们定会动心。”
孙权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长江,眼神锐利:“刘备占据荆州,与巴蜀相连,若让他站稳脚跟,日后必成江东大患。如今荆益联盟有隙,咱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一举夺取荆州,断刘备的左臂!”
他转身看向吕蒙,语气坚定:“子明,你要做好准备,一旦荆益联盟破裂,或者关羽率军北上,咱们就立即出兵,夺取江陵!”
“末将遵令!” 吕蒙躬身应道,眼神里闪过一丝兴奋。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吴侯府的书房里,气氛热烈,孙权和吕蒙低声商议着夺取荆州的细节,而远在汉中的墨涵,还不知道江东的暗流已经悄然涌动。
成都的太守府里,墨涵看着诸葛亮送来的信,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诸葛亮是好意,点破了曹操的离间计,可信中 “待击退曹操后,再议汉中归属” 的话,也让他明白,刘备对汉中,从未放弃过觊觎。
“主公,诸葛亮的信,虽然诚恳,却也透着警惕啊。” 徐庶站在一旁,语气沉稳,“他提醒咱们‘勿中离间计’,实则也是在提醒咱们,不要有独占汉中的想法。”
墨涵点了点头,语气疲惫:“我知道。刘备、曹操、孙权,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咱们夹在中间,既要抗曹,又要防刘备,还要担心孙权背后捅刀子,真是难啊。”
他看向案上的奏报,上面写着张翼回到成都后,虽然表面上接受了参军的职位,却在巴蜀降将中暗中抱怨,说 “主公怕刘备,牺牲咱们的利益”。而南郑的流言,虽然经过诸葛亮和自己的调和,有所平息,却仍有零星的传言在散布。
“主公,当下最要紧的,是培养咱们自己的将才。” 庞统说道,“咱们缺将,这是根本问题。若有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就算刘备想争汉中,咱们也有底气应对;就算曹操再用离间计,咱们也不怕内讧。”
墨涵深以为然。他想起汉中保卫战时,若不是貂蝉和静姝的奇谋,若不是吴懿、张翼还算能打,恐怕早就败给曹操了。可如今,张翼心生不满,吴懿过于保守,麾下再无其他能独当一面的将领。
“士元先生说得对。” 墨涵语气坚定,“传我令,在巴蜀境内招募勇将,凡有武艺出众、懂兵法者,皆可前来应征;同时,从军中挑选年轻将领,送往南郑军校,由吴懿亲自教导,培养咱们自己的将才。”
“主公英明!” 庞统和徐庶同时躬身道。
墨涵看着窗外,成都的天空一片晴朗,可他知道,这平静的背后,是各方势力的暗流涌动。曹操的离间计还在蔓延,刘备的猜忌尚未消除,孙权的窥伺从未停止。他手中的霸业,就像在风浪中航行的船,稍有不慎,就会倾覆。
“这盘棋,一步都不能错啊。” 墨涵轻声感叹,眼神却渐渐变得坚定。他知道,前路艰难,但他必须走下去 —— 为了巴蜀的百姓,为了自己的理想,也为了打破这三国鼎立的僵局。
而许都的曹操,荆州的诸葛亮,江东的孙权,也都在各自的棋盘上,落下了新的棋子。一场围绕汉中、荆州的更大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