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的倒台,如同移开了压在朔风城上空最大的一块阴云,也为凌薇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朝廷特使带着陈望及其部分党羽返京复命,朔风城军务暂由那位与凌薇有过合作的参将代理,城内政务则由几名原本备受排挤、相对清廉的官吏暂理。
权力交接的真空期,正是势力渗透的最佳时机。
凌薇并未急于在朔风城内安插大量人手,那太过显眼,容易引来朝廷新的猜忌。
她采取了一种更为高明和隐蔽的方式。
一方面,她通过“隐鳞谷商会”,加大了对朔风城的物资供应,尤其是粮食、布匹和药材,价格公允,迅速稳定了战后略显动荡的民生,赢得了底层军民的好感。
另一方面,她以“协助整饬军备、巩固城防”为名,派遣了数支由吴昊带领的、精通器械维护和城防建设的“技术小队”进入朔风城。
这些小队名义上是帮助维修弩机、加固工事,实则在不经意间,将隐鳞谷的影响力悄然植入朔风城的防御体系,并与中下层军官建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
与此同时,凌薇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向了北方广袤的草原。
与灰鹿部的初步贸易已经打开了一个缺口,但这还远远不够。
她的目标,是借助商业,如同楔子般打入草原内部,收集情报,施加影响,甚至……引导草原各部的关系走向。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凌薇深谙此理。
与草原部落硬拼非是上策,若能通过经济、外交手段分化、拉拢,使其无法形成合力,甚至为我所用,方为制胜之道。
她再次召见了侯三。
“与灰鹿部的贸易需扩大规模,但不可完全依赖他们。”凌薇指着沙盘上草原的几处标记,“你带人,带上足够的诚意和货物,去接触这几个与黑狼部关系疏远,或曾有过摩擦的部落,如‘白羚部’、‘风马部’。告诉他们,隐鳞谷有稳定的粮食、盐铁、茶砖,愿意与所有友善的部落公平交易。同时,可以适当透露,黑狼部大汗正在暗中收购大量兵甲,意图不明。”
此举意在扩大贸易网络,分散风险,并持续在黑狼部与其他部落之间制造猜疑。给予实实在在的利益,散布令人不安的消息,双管齐下。
“另外,”凌薇沉吟片刻,“挑选一批机灵、忠诚、通晓胡语的年轻人,让他们跟随商队进入草原。他们的任务不是行商,而是学习,融入,结交各部落的普通牧民乃至贵族子弟。我要知道草原上的风向,各部首领的性情,他们的矛盾,他们的需求。”
她要培养属于自己的“草原通”,建立深入草原腹地的情报网和人脉关系。
此乃“伐交”与“伐谋”的根基。
侯三领命,深感责任重大,立刻着手筹备。
安排完草原事宜,凌薇并未忘记近在咫尺的威胁——“朱雀使”。
此人老巢被焚,伏击风轻羽失败,绝不会善罢甘休。
他就像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发出致命一击。
凌薇加强了隐鳞谷本身的防御,尤其是后山密道和几处容易被高手潜入的险要地段,都增设了机关暗哨。
同时,她通过风轻羽留下的秘密渠道,传递了一份关于“朱雀使”可能藏身地点以及其麾下部分人员特征的情报给“聆风”一脉。
她相信,风轻羽绝不会坐视“朱雀”恢复元气,必然会主动出击清剿。
这是借“聆风”一脉之手,持续打击削弱“朱雀”,使其无暇全力对付自己。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
转眼又是月余。
侯三派回的信使带来了好消息。
白羚部、风马部对与隐鳞谷贸易表现出浓厚兴趣,首批交易已然达成。
更重要的是,信使带回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报:黑狼部大汗因前次南下受挫,内部威望受损,其兄弟和几个大部落头人颇有微词,似乎有内乱的苗头。
而风轻羽那边也传来讯息,确认了凌薇提供的情报价值,“聆风”一脉已联合阁内其他对“朱雀”不满的势力。
针对其残存势力发动了数次清剿,虽未竟全功,但已让“朱雀使”疲于奔命,短时间内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报复。
外部压力暂时缓解,凌薇终于可以更专注于内部发展和长远布局。
她站在隐鳞谷新建的、更高大的望楼上,俯瞰着山谷中井然有序的田垄、忙碌的匠作营、操练的士兵,以及远处通往朔风城和草原的蜿蜒道路。
谷仓日渐充盈,武库兵甲鲜明,商会初具规模,情报触角延伸四方,外部强敌或倒或困……隐鳞谷,这个她一手从绝境中挽救、培育壮大的势力,终于真正在北疆扎下了深根,拥有了参与更大棋局的资格。
但凌薇的目光,已然超越了眼前的安稳。
草原部落的内乱苗头,是一个契机。
朝廷对北疆的掌控力因陈望之事而削弱,也是一个机会。
甚至幽冥阁的内斗,也未尝不能利用。
“吴昊。”
“在。”
“让我们在朔风城的‘技术小队’,可以开始‘建议’代理守将,适当加强与白水城、乃至更远边镇的联络协防了。北疆,不能只有一个声音。”
“季先生。”
“在。”
“商会下一步,可以尝试接触一下南边的盐商,还有……江南的丝帛商人。我们的皮毛、药材,也该让更远的人见识见识了。”
她的指令,预示着隐鳞谷不再满足于偏安一隅,开始主动编织一张覆盖更广、影响更深的关系与利益网络。
乱世争雄,如同逆水行舟。
停滞,便意味着落后和消亡。
凌薇深吸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眼神坚定而深邃。
这北疆的棋盘很大,棋子很多。
而她,要做的不仅仅是棋手。
她要成为制定规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