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林野就背着空背篓走出了避难所。昨天在雨林边缘瞥见的那片翠绿,像一颗种子埋在他心底,催促着他立刻去一探究竟——那极可能是他从未见过的、大片可食用的蕨类植物。
沿着昨夜标记的小径,林野脚步轻快。雨后的雨林仿佛被重新调色,每一片叶子都饱满得要滴下绿汁,空气中浮动着腐殖土与植物汁液的甜腥气。他很快找到了那片让他魂牵梦绕的区域:在一道被雨水冲刷得光滑的土坡下,一大片羽状复叶的植物正蓬勃生长,叶片舒展如绿色的羽毛,在晨光中泛着油亮的光泽。
“是蕨类!”林野的心跳骤然加快。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叶片,指尖触到那层薄薄的白色绒毛——这是嫩蕨的标志性特征。他摘下一片顶端的嫩茎,放进嘴里轻嚼,一股清新的草木香混着微涩的汁液在舌尖散开,没有任何辛辣或麻苦的异味。
“可食用!而且是大片的!”他抑制住欢呼的冲动,目光扫过整片蕨类丛:从土坡下一直蔓延到十余步外的溪水边,密密麻麻的蕨茎像绿色的潮水,几乎覆盖了半亩地的范围。
林野没有立刻大肆采摘,而是先仔细研究起蕨类的生长规律。他发现,只有顶端那些包裹着白色绒毛、尚未完全展开的嫩茎才适合食用,而成熟的老叶纤维粗硬,口感极差。他用石刀小心地割下几根嫩茎,对比它们的粗细与绒毛密度,总结出“选拇指粗细、绒毛洁白且紧贴茎干”的采摘标准。
“得留下足够的嫩茎让它们继续生长。”他在蕨丛中开辟出一条狭窄的小径,只在每簇蕨类中采摘三分之一的嫩茎,确保这片资源能持续为他提供食物。采摘时,他特意避开靠近溪水的区域——那里的蕨茎虽然更粗壮,却因长期被水汽浸泡,口感偏湿软。
背篓渐渐被填满,翠绿色的蕨茎在篓中堆叠出好看的弧度。林野擦了擦额角的汗,看着这片取之不尽的“绿色粮仓”,心中涌起一股踏实感:有了这些蕨类,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食物不再是迫在眉睫的危机。
在采摘蕨类的过程中,林野注意到蕨丛边缘的腐叶堆里,散落着几颗棕褐色的圆形果实。他捡起来仔细观察,果实表面有细密的纹路,轻轻一捏就裂开,露出里面乳白色的果肉。他犹豫了一下,想起昨天那只小猴子的“示范”,小心翼翼地尝了一点果肉——清甜中带着微酸,竟意外地美味。
“这是什么果实?”他将果实放进背篓,又在附近的树干上发现了几道新的抓痕,显然是某种动物的痕迹。他循着抓痕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树枝上,几只毛色鲜亮的松鼠正抱着同样的果实啃食,看到他便“吱”地叫了一声,窜进了密林深处。
“原来是松鼠的食物。”林野失笑,将这种果实也列入了“可尝试食用”的清单。他意识到,这片蕨类丛不仅是他的食物来源,更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隐藏着更多待发现的惊喜。
满载而归的路上,林野的脚步格外轻快。阳光透过蕨叶的缝隙洒在他背上,背篓里的蕨茎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他开始盘算:这些蕨茎可以直接水煮,也可以晒干储存;如果能找到油脂,甚至能做出香脆的炸蕨菜……食物的多样性 变得清晰可见。
回到避难所,他立刻将蕨茎倒入石灶旁的陶盆中,用溪水反复冲洗。嫩茎在水中舒展开来,像一群绿色的小手掌在水中轻晃。他点燃火塘,往石灶里添了几根干柴,等石板烧得发烫,便倒入清水,将蕨茎整把放入。
随着水温升高,蕨茎的颜色渐渐变深,一股清新的草木香弥漫在避难所内。林野舀起一根煮熟的蕨茎,吹凉后送入口中——软嫩的口感带着天然的清甜,没有丝毫涩味。“太棒了!”他忍不住赞叹,又往锅里加了几块兔肉干,做成了一碗蕨菜兔肉汤。
汤的热气袅袅升起,模糊了原木墙体的轮廓。林野坐在草床上,小口啜饮着滚烫的汤,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这片意外发现的蕨类丛,不仅解决了他的食物之忧,更让他深刻体会到:只要用心观察、敬畏自然,这片荒岛永远会在绝境中为他开辟出生路。
夜色渐深,火塘的余烬闪烁着暗红色的光。林野抚摸着背篓里剩下的蕨茎,眼神望向雨林的方向——明天,他要去探索蕨丛更深处的世界,看看那里还藏着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