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基地还沉浸在黎明前最深的寂静里。陈晨再次坐在了训练室他那台电脑前,屏幕的冷光是唯一的光源。
他没有立刻开始Rank,而是先点开了加密笔记。昨晚关于上单泰坦的初步测试和思考,已经化为了文档里条理分明的优缺点分析和待验证条目。但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他的目光越过“泰坦”,落在了笔记里其他几个被标记为“待开发”或“潜力股”的英雄头像上。这些英雄,在当前版本下或许显得格格不入,但在他的记忆碎片里,都曾因为某个不经意的版本改动、某件装备的加强或某个新符文的出现,而短暂地闪耀过,甚至掀起过战术革命。
比如,那个手持双斧,狂野不羁的**奥拉夫**。他记得,似乎是在某个强调前期对抗和地图资源控制的版本,奥拉夫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刷野速度、六级后免控的强势期,以及对于特定阵容的毁灭性冲击力,曾一度成为非ban必选的存在。
又比如,那个背负卷轴,掌控风暴的**凯南**。在他的印象里,凯南的崛起往往与上路生态的变化息息相关。当战士横行的版本过去,当团队更需要一个能够扭转团战局势的Ap伤害来源时,这个约德尔人便会悄然回归。
还有……
他的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调出一个个冷门英雄的数据面板、技能加成、基础属性。他对比着当前版本热门英雄的数据,寻找着那些可能被忽略的、细微的强度差异或者机制上的独特优势。
这不是漫无目的的臆想,而是基于“未来”信息的、有方向的筛选和预判。他像是一个在沙滩上淘金的匠人,耐心地筛掉普通的沙砾,寻找那些可能蕴含金子的、不起眼的矿石。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窗外的天空由墨黑转为深蓝,再渐渐透出鱼肚白。
他新建了一个文档,命名为“S14 潜在战术库 - 奇兵备选”。
在文档里,他列出了几个重点观察对象:
1. **奥拉夫 (上单\/打野):** 重点关注前期刷野效率、对抗强度,以及面对特定多控制阵容时的战略价值。
2. **凯南 (上单):** 评估其对线不同战士英雄的优劣,以及中后期团战中的AoE伤害能力和进场时机。
3. **塔姆肯奇 (上单?):** 这个想法更大胆。塔姆的保护和吞噬机制,如果应用于上路,在面对某些单点爆发极强的英雄时,是否能有奇效?需要极端特定的对局环境。
4. **……**
每一个英雄后面,他都附上了初步的可行性分析、可能的符文出装构想,以及需要重点验证的问题。
这并非意味着他要立刻将这些英雄全部投入实战。而是未雨绸缪,为bLG打造一个更深、更广的战术储备。当版本变动,当对手研究透他们现有的体系时,这些“奇兵”,或许就能成为打破僵局、出奇制胜的关键。
做完这些,基地里开始有了晨起的细微动静。
他关掉笔记软件,清空记录。然后,如同过去无数个清晨一样,点开了韩服客户端,开始了新一天的Rank。
只是今天,他的英雄选择列表中,除了版本热门和常规练习外,悄然多几个冷门的身影。
他需要更多的实战数据,来验证脑海中的那些构想,来打磨这些尚显粗糙的“矿石”。
屏幕的光映着他专注的侧脸。
没有人知道,在这个平凡的清晨,在这个寂静的训练室里,一些可能在未来颠覆赛场格局的战术雏形,正在悄然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