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这时突然开口:“前面大概五公里的地方,有个藏族老阿妈卓玛的帐篷,她是这一带的牧民,常年在昆仑山脚下放牧,对这里的地形很熟悉。她的帐篷建在背风的山坳里,很暖和,我们可以去那里休整一晚,顺便问问卓玛阿妈,最近有没有看到陌生人往瑶池方向走。”
众人都同意这个提议,李船长重新发动车子,沿着老周指的方向,缓缓朝着山坳驶去。车窗外的风越来越大,雪粒打在车窗上,发出 “噼里啪啦” 的声响,能见度也越来越低,老周不得不放慢车速,凭借多年的经验辨认路线。
约莫半个时辰后,前方终于出现了一点黑色的轮廓 —— 那是一顶用牦牛毛编织的帐篷,帐篷周围立着几根木杆,上面挂着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帐篷外的玛尼堆上,堆满了刻着经文的石头,旁边还拴着几头黑色的牦牛,正低着头啃食地上的干草。
“到了!那就是卓玛阿妈的帐篷!” 老周高兴地喊道,将车停在帐篷旁边的空地上。
车子刚停稳,帐篷的门帘就被掀开了,一个穿着藏青色藏袍的老阿妈走了出来。她约莫六十岁左右,头发梳成两条辫子,上面系着红色的绒线,脸上布满了皱纹,却透着淳朴的笑容;脖子上戴着一串藏银项链,上面挂着一个小小的转经筒,手里还握着一根拐杖,杖头刻着精美的花纹。
“欢迎你们,远方的客人!” 卓玛阿妈用不太流利的汉语打招呼,声音带着藏族人特有的浑厚,“外面风大,快进帐篷里暖和暖和!”
众人跟着卓玛阿妈走进帐篷。帐篷里比想象中宽敞,中间架着一个牛粪炉,炉火烧得正旺,散发着温暖的气息,炉上的铜壶里煮着酥油茶,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帐篷的四周铺着厚厚的羊毛毯,上面摆放着几个彩色的坐垫;角落里堆着一些青稞和酥油,还有一个小小的佛龛,上面供奉着佛像和酥油灯,整个帐篷里弥漫着酥油和牛粪的混合香气,温暖而亲切。
卓玛阿妈给每个人递了一个精致的木碗,然后提起铜壶,将淡黄色的酥油茶倒进碗里:“喝碗酥油茶吧,能驱寒,还能缓解头痛 —— 你们刚到高原,肯定会不舒服的。”
沈砚之端起木碗,喝了一口酥油茶 —— 口感醇厚,带着淡淡的奶香和茶香,滑过喉咙时,一股暖意顺着食道蔓延到全身,太阳穴的疼痛感似乎都减轻了些。他感激地对卓玛阿妈笑了笑:“谢谢您,卓玛奶奶,这酥油茶真好喝。”
卓玛阿妈笑着摆摆手,又从一个布包里拿出几块糌粑,递给众人:“吃点糌粑垫垫肚子,这是我自己做的,用青稞磨的,很顶饿。”
众人一边吃着糌粑,喝着酥油茶,一边和卓玛阿妈聊天。沈竹礽试探着问:“卓玛奶奶,我们是来昆仑山考察的,想去瑶池看看,您知道去瑶池的路好走吗?”
卓玛阿妈的脸色微微变了变,她放下手里的木碗,叹了口气:“你们要去瑶池啊?最近不太平。大概三天前,有一群穿着黑色衣服的人也去了瑶池方向,他们开着越野车,一个个都凶巴巴的,还带着刀和枪。他们问我瑶池怎么走,我看他们不像好人,就只指了个大概的方向,没敢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