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完残页,众人又将注意力转向地图。这张地图是从古墓的祭坛下找到的,用羊皮制成,表面涂了一层防水的油脂,虽然有些泛黄,却依旧柔软。地图上用朱砂标注着两个位置,一个是众人之前去过的无名岛,上面画着一个小小的矿洞图案,旁边写着 “天枢初藏地”;另一个则是一座形状如星斗的小岛,标注着 “星象岛” 三个字,旁边画着一个巨大的星象台,星象台上刻着与湘西古墓一致的星象纹。
“看来星象岛就是我们下一步的目的地。” 乌林答氏指着地图上的星象岛,语气肯定,“地图上标注着‘天枢归处’,说明天枢的另一半应该就在这座岛上。而且星象岛的星象台和古墓的星象纹一致,显然是沈从义先祖亲手建造的,用来指引天枢的位置,同时也可能是调节地脉的关键地点。”
沈竹礽凑近地图,仔细观察着星象岛的地形:“你们看,星象岛的四周都是暗礁,只有东边有一个小小的海湾可以停靠船只,而且岛上有很多标注着‘瘴气区’的地方,看来我们去的时候,还要准备足够的防毒草药。” 他顿了顿,又指着星象台的位置,“星象台在岛的最高处,周围有三道防线,应该是沈从义先祖设置的守护机关,我们需要提前研究破解之法。”
阿妹则注意到地图角落的一行小字,上面写着 “星象台夜观北斗,天枢合一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要在夜晚观察北斗星的时候,才能让两半天枢合一吗?”
乌林答氏点点头,解释道:“很有可能。星象台是根据星象建造的,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比如北斗星指向星象台的那一刻,天枢的力量才能被完全激活,两半天枢才能顺利合一。而且‘归墟篇’的残页里提到,归墟的海域只有在每月的十五前后,风浪才会变小,适合船只航行,看来我们还要选好出发的时间。”
沈砚之看着地图上的星象岛,眼睛里满是期待。他想象着星象台的样子 —— 巨大的石块砌成的台子,上面刻满星象纹,夜晚的时候,北斗星的光芒洒在星象台上,两半天枢在光芒中合一,发出耀眼的蓝光,那场景一定很神奇。“我真想快点去星象岛,找到天枢的另一半。” 他轻声说道,“而且我还要在星象台上观察星象,跟着祖父和乌先生学习更多的星象知识,这样以后守护地脉的时候,就能帮上更多的忙了。”
沈竹礽拍了拍他的肩,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啊,到了星象岛,我就把沈家祖传的星象术教给你。不过现在我们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归墟的海域凶险,星象岛又有很多未知的危险,只有准备周全了,才能顺利找到天枢的另一半。”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开始根据残页和地图的信息,制定详细的准备计划。阿妹的母亲根据 “蛊术篇” 和 “地脉篇” 的记载,准备了大量的驱蛊草、解蛊膏和防毒草药,还特意熬制了能增强体力的草药汤,装在特制的陶壶里,方便路上携带。石老栓则去山林里砍伐了一些坚硬的木材,制作了几个坚固的木箱,用来存放《青囊经》残页、地图和天枢,防止在航行过程中受损。
沈砚之则和乌林答氏一起,研究 “星象篇” 和地图上的星象台机关。他们发现,星象台的三道防线分别对应着 “青龙”“白虎”“朱雀” 三象,每道防线都有对应的破解方法 ——“青龙” 防线需要用鹿骨符的力量激活星纹,“白虎” 防线需要用天枢的蓝光压制邪气,“朱雀” 防线则需要用烈火焚烧机关。“看来我们去星象岛的时候,一定要带上鹿骨符和足够的火种,才能破解这些机关。” 沈砚之将破解方法一一记录在纸上,心里更加有底了。
晚上,沈砚之再次拿出天枢和地图,将天枢放在星象岛的位置。天枢的蓝光突然变得明亮,地图上的星象台图案也跟着发光,一道淡淡的光影投射在墙上,形成了星象台的立体轮廓。沈砚之凑近光影,仔细观察着星象台的细节,发现星象台的中心有一个凹槽,形状正好和天枢吻合。“原来天枢的另一半就放在星象台的中心,只要将两半天枢放在凹槽里,就能让它们合一。” 他兴奋地说道,更加期待出发的日子了。
苗寨的夜晚很安静,只有虫鸣和风吹过竹林的声音。沈砚之将天枢和地图小心地收好,躺在床上,脑海里想象着去归墟的场景 —— 船只在蓝色的大海上航行,周围是成群的海鸟,远处的星象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星象台上的星纹在夜晚的星光下泛着光芒。他知道,归墟之路必然充满挑战,但只要身边有并肩作战的伙伴,有足够的准备,他就一定能找到天枢的另一半,完成先祖的遗愿,守护好地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