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晨光刚漫过星辰服饰的生产车间,江逸晨就攥着软尺站在生产线旁,目光紧紧盯着工人手中的浅灰色校服——袖口的反光条要对齐缝边1.5cm,裤子膝盖的圆弧补丁得用双线固定,内搭领口的螺纹面料要拉展再车缝,这些他改了九版的细节,此刻正从设计图变成实实在在的衣物。“逸晨,第一批试点学校的校服已经打包好了,下午就能送过去!”张远经理拿着物流单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5所学校,3200套,都是按你的终稿做的,连你说的‘隐形口袋能装500ml保温杯’,我们都特意测试过。”
逸晨点点头,指尖轻轻碰了碰叠好的校服外套——面料是他和爸爸江哲跑了三次布料市场选的防风棉,冬天挡风、春天透气;拉链用的是YKK树脂款,戴手套也能轻松拉动;甚至连纽扣的颜色,都是他对比了十几种灰色后定下的“雾灰”,不刺眼也耐脏。“张经理,能再让我检查一箱吗?”他还是有点不放心,之前试穿时,有位170cm的女生说“165码的袖子有点短”,后来他特意把所有尺码的袖长都加长了2cm,现在就怕生产时出偏差。
张经理笑着递过开箱器:“当然能!你这股认真劲儿,比我们老设计师还执着。”打开纸箱,整齐叠放的校服散发出淡淡的布料清香,逸晨拿起一件165码的外套,展开测量袖长——62cm,刚好是他调整后的尺寸;再翻出裤子,腰头的双股松紧带弹性十足,胖一点的同学也能穿。“没问题!”他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下午送过去时,能带上我吗?我想看看同学们拿到校服的样子。”
“必须带你去!”张远经理爽快答应,“咱们第一站去城郊的星光中学,他们校长特意说,想让你跟同学们聊聊设计里的想法。”
下午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星光中学校园里,当满载校服的货车停在操场边时,早已等候的同学们发出了欢呼声。逸晨跟着张经理下车,手里抱着一套样品校服,刚走到人群前,就被几个同学围住:“你就是设计校服的江逸晨吧?我听说你才16岁,跟我们一样大!”
逸晨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举起手里的校服:“这套校服的口袋加深了2cm,能装下保温杯;袖口有反光条,冬天放学天黑更安全;裤子膝盖加了圆弧补丁,跑操、打球都不容易磨破。大家可以先试穿,有不合适的地方,随时告诉我,我来调整。”
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涌到校服发放点,有的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试穿,有的拿着软尺互相量尺寸,操场上传来阵阵开心的讨论声。“哇!这个外套的隐形口袋真能装下我的保温杯!”“裤子腰头好舒服,我以前穿校服总勒肚子,这个不会!”“内搭的面料好软,贴身穿不扎人!”
逸晨穿梭在人群中,认真记录大家的反馈:“你觉得袖子长度怎么样?”“腰围会不会太松?”“有没有哪里觉得不舒服?”有个女生试穿后,拉着他的衣角小声说:“我有点胖,以前穿校服总觉得紧,这套170码的刚好,谢谢你!”逸晨笑着说:“我就是想让每个同学都能穿得舒服,你喜欢就好。”
在星光中学待了两个小时,逸晨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反馈,大多是肯定的声音,只有几个同学说“外套下摆有点长”,他立刻跟张经理商量:“下次生产时,把155码、160码的下摆缩短1cm,这样小个子同学穿更合适。”张经理点点头:“都听你的,你最懂同学们的需求。”
接下来的一周,逸晨跟着张经理跑遍了另外4所试点学校——晨光中学、朝阳小学、东风中学、希望小学。每到一所学校,他都会耐心地跟同学们讲解设计细节,收集大家的反馈,还会给有疑问的同学演示“怎么调整校服松紧”“怎么保养面料”。在希望小学,有个三年级的小男孩试穿后,抱着校服跑到他面前:“哥哥,这套校服比我以前的舒服,我以后每天都想穿!”逸晨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只要你喜欢,哥哥以后还会设计更好的校服。”
让逸晨没想到的是,一周后,他开始陆续收到试点学校寄来的感谢卡片。第一张来自星光中学的女生小语,卡片上画着一套迷你校服,旁边写着:“江逸晨同学,谢谢你设计的校服!我以前穿裙子上体育课总不方便,现在穿裤子能全力跑八百米了,这次运动会我还拿了第三名!”
紧接着,晨光中学的男生小杰寄来一张卡片,上面贴着一张他穿校服打篮球的照片:“以前的校服裤子太窄,打球总扯到,这套裤子活动特别方便,我现在能轻松做深蹲、跳投了!谢谢你让我能更自在地打球!”
随着时间推移,感谢卡片越来越多,逸晨专门找了一个纸箱来装,短短一个月,就装满了小半箱。卡片的形式五花八门:有的是用彩铅画的校服插画,有的是贴着落叶、干花的手账式卡片,有的是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的短句,还有的是同学们一起签名的集体卡片。
逸晨最喜欢的一张,来自希望小学的一群女生,卡片上画着她们穿着中性校服在操场跳绳的场景,旁边写着:“江逸晨哥哥,我们以前总羡慕男生能穿裤子跑跳,现在我们也能啦!跳绳时再也不用拽着裙子,真开心!”卡片背面,每个女生都签了自己的名字,还画了小小的笑脸。
有一天,逸晨在工作室整理卡片时,爸爸江哲走了进来,看到满箱的卡片,忍不住拿起一张翻看:“没想到你设计的校服,能让同学们这么开心。”逸晨笑着说:“其实我只是把大家的想法放进了设计里——有同学说口袋小,我就加深;有同学说袖子短,我就加长;有同学说面料扎人,我就换软一点的布。这些都是同学们自己的需求,我只是帮他们实现而已。”
江哲点点头,拿起一张写着“谢谢哥哥让我知道,校服不用分男女”的卡片:“你做的不只是设计校服,更是在传递‘平等’的想法。就像我开工作坊帮父亲们,你妈妈写书写性别教育,你妹妹做图书角提案,我们一家人都在做同一件事——让更多人活得自在、开心。”
逸晨想起自己设计校服的初衷,就是因为看到女生穿裙子上体育课不方便,男生穿紧身校服不舒服,才想“设计一套让所有人都舒服的校服”。现在看到同学们的感谢卡片,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以后我还要设计更多校服,比如加绒款、夏凉款,还要收集更多同学的反馈,让校服变得更完美。”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同学们的反馈,逸晨还和张经理商量,在星辰服饰的官网开设了“校服反馈专栏”,把同学们的感谢卡片扫描上传,还附上自己的设计调整计划。专栏上线后,很多学校都来咨询中性校服,张经理笑着说:“逸晨,你现在可是我们的‘明星设计师’了,很多校长都指定要你设计的校服呢!”
有一天,逸晨收到一封特别的感谢卡片,来自星光中学的一位老师,卡片上写着:“江逸晨同学,自从学校换上你设计的中性校服,我发现同学们之间的隔阂少了——以前男生女生总因为校服颜色不一样而互相调侃,现在大家穿一样的校服,一起打球、一起做游戏,关系更融洽了。谢谢你用设计带来这么好的改变。”
看到这段话,逸晨突然明白,自己设计的不只是一套校服,更是一个让同学们平等相处、自在成长的环境。就像哥哥江念初说的“镜头能传递温暖”,他的设计也能传递力量——让每个同学都能穿得舒服、自信,让每个性别都能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初冬的周末,逸晨坐在书桌前,翻看着满箱的感谢卡片,手里拿着笔,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设计计划:“1. 为希望小学设计夏凉款校服,用透气的棉麻面料;2. 收集试点学校的冬季反馈,调整加绒款的厚度;3. 设计校服配饰,比如可拆卸的围巾、实用的书包;4. 邀请同学们一起参与设计,让校服更符合大家的需求。”
月光透过窗户,落在笔记本上,照亮了少年稚嫩却坚定的字迹。16岁的江逸晨知道,这些感谢卡片不是结束,而是他设计梦想的新开始——未来,他要带着同学们的期待,设计出更多让大家喜欢的校服,让中性校服走进更多学校,让更多同学感受到“舒服、自在”的快乐,让更多人明白:衣服没有性别,成长也没有固定的样子,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周末的家庭聚餐上,逸晨把同学们的感谢卡片分给家人看,念熙抱着卡片,兴奋地说:“哥,你太厉害啦!下次我帮你收集图书角同学们的校服反馈,好不好?”林晚星笑着说:“妈妈把你的故事写进了新书里,让更多家长知道,孩子的想法有多重要。”江哲则拍着逸晨的肩膀:“爸爸为你骄傲,你用自己的方式,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逸晨看着家人的笑脸,心里满是幸福。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家人的支持,离不开同学们的反馈,更离不开张经理和星辰服饰的信任。未来,他会继续带着这份热爱和认真,在设计的道路上走下去,用针脚和布料,编织出更多属于少年们的美好时光,用自己的力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温暖、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