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棚的时钟刚跳过凌晨两点,岳川就揉着熬红的眼睛,对着监视器里的画面叹气——镜头里,扮演“复盘时的自己”的演员,坐姿太端正,手里的咖啡杯端得稳稳的,完全没有嘉年华刚结束时的疲惫感。
“停一下。”
他站起身,走到演员身边,示范着歪靠在沙发上,胳膊搭着茶几边缘,手里的咖啡杯歪了点,洒出几滴在桌面上,“当时我们就是这样,熬了两天两夜,连坐都坐不直,咖啡洒了都没力气擦——不用演‘敬业’,演‘累’就好。”
这是他对“嘉年华复盘”戏份的核心要求,对外说是“还原当时的状态”,实则是借鉴前世地球电影《中国医生》里“疲惫感表演”的逻辑:不用刻意的动作,靠松弛的肢体、恍惚的眼神、偶尔的走神,呈现最真实的累。
林野扛着跟拍机,把岳川示范的动作拍下来,镜头里,岳川的袖口沾着点咖啡渍,头发乱得像没梳过,眼下发青的眼袋清晰可见——这些“不精致的细节”,是他特意要求化妆组保留的,“星娱的演员就算演累,也会把眼袋画得‘好看’,我们偏要最真实的倦态”。
夏晚晴坐在“复盘会议桌”旁,手里攥着当时的会议纪要——纸页皱巴巴的,上面有咖啡渍和圈改的涂鸦,是周曼当时随手画的。
她盯着纪要上“粉丝闪光”的字样,眼神不自觉地放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纸边,像真的在回忆嘉年华那天的混乱与温暖。
“就是这个眼神!”岳川喊停,“不用刻意看镜头,就像真的在走神想事情,星娱的演员永远做不到这种‘放空’,他们总想着‘镜头在哪’。”
陆哲在音效台旁,同步播放着提前录好的“深夜音效”——键盘敲击声(故意录得时快时慢,像人累得没力气)、偶尔的打哈欠声(场务真实的哈欠)、窗外的虫鸣声,再叠加上夏晚晴轻轻的叹息,整个场景瞬间就有了“凌晨复盘”的慵懒与疲惫。
“等会儿拍周曼打电话的戏份,我把‘电话杂音’调大一点,”他对着耳机说,“当时信号不好,周曼的声音断断续续的,这种‘不完美’才真实。”
凌薇蹲在会议桌旁,调整着桌上的道具——没吃完的面包(咬了一口,边缘有点干)、空了的咖啡罐(标签皱了)、散落的笔(有一支笔帽掉了),这些都是按当时的照片还原的。
“星娱肯定会把道具摆得整整齐齐,”她对着道具组说,“但真实的复盘现场就是这么乱,面包随手扔在桌上,笔滚得到处都是,这才是我们当时的样子。”
可上午十点,周曼的手机突然弹出星娱的通稿:“金影奖提名引争议!川晴电影涉嫌‘人情提名’,业内人士曝其靠粉丝刷票获得资格!”
通稿里附了张“聊天记录截图”,伪造了“金影奖评委”的对话,说“川晴的电影根本不够格,是靠关系硬塞的提名”。
更气人的是,星娱买了“川晴提名黑幕”的热搜,还雇水军在评论区刷“取消川晴提名”“金影奖失去公信力”,甚至去电影公司的评论区闹事,要求“重新评选”。
“这群人连提名都要造谣!”
周曼气得把通稿拍在桌上,林野立刻调出“嘉年华复盘”的拍摄花絮——视频里,演员们熬得眼睛发红,岳川反复示范“疲惫的坐姿”,夏晚晴对着会议纪要走神,连场务都累得打哈欠,“这些都是我们认真拍戏的证据,星娱的电影连拍摄花絮都全是摆拍,哪有资格说我们?”
老吴和老周正好来探班,看到通稿后,老吴直接对着林野的镜头录视频:“我全程看着他们拍戏,从搭景到拍摄,每个细节都抠得特别细,连咖啡罐的标签都要按当时的样子贴,这种认真的电影,拿提名怎么了?星娱的电影要是有这一半认真,也不至于连提名都没有!”
老周也跟着说:“我们的电影靠的是真实故事和用心创作,不是靠关系——星娱自己没能力,就别造谣别人!”
岳川没急着发声明,反而让林野把“嘉年华复盘”的拍摄花絮和之前的“剧本诞生记”“片场筹备”素材剪在一起,发在工作室官微,配文“我们的提名,藏在凌晨三点的咖啡渍里,藏在演员熬红的眼睛里,藏在每一个抠到极致的真实细节里——没有人情,没有黑幕,只有一群人认真做电影的初心”。
视频里,从剧本打磨时的争论,到片场搭景时的细致,再到拍摄时的疲惫与认真,每一个画面都透着真实的努力,比星娱的通稿有说服力得多。
不到三小时,#星娱酸葡萄心理#的话题就压过了星娱的热搜。金影奖官方也发了声明:“川晴电影的提名符合评选标准,评审过程公开透明,所谓‘人情提名’系不实谣言,我们将保留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有业内评委转发声明,晒出川晴电影的评审打分表:“影片的真实感和情感浓度在所有入围作品中排名第一,提名实至名归。”
下午拍摄“周曼打电话”的戏份时,意外又出现了——橘猫“泡面”从道具箱里钻出来,慢悠悠地跳到会议桌上,闻了闻那半块没吃完的面包,然后蜷在周曼的椅子旁,打起了呼噜。
扮演周曼的演员没忍住,低头摸了摸“泡面”的头,原本对着电话说的“排片没问题”,变成了“排片……嗯,泡面也在这儿呢”——这段脱离剧本的对话,被林野完整拍下来。
“别停!继续拍!”
岳川眼睛一亮,“这才是生活里的小意外,当时复盘时,也有粉丝送来的小猫闯进来,咱们把这段加进去,更有回忆感。”
陆哲立刻把“泡面”的呼噜声录进去,混进电话杂音里,“这段肯定能成为电影里最治愈的小彩蛋,比星娱刻意设计的‘宠物互动’自然一百倍”。
凌薇趁机给“泡面”加了个“道具”——用毛线给它织了个迷你的会议纪要小挂件,挂在脖子上,“这样它就像‘复盘小助手’,和桌上的会议纪要呼应,细节更有趣”。
周曼看到后笑着说:“以后‘泡面’就是咱们团队的‘吉祥物’了,电影上映后,肯定有很多观众喜欢它。”
拍摄间隙,电影公司把初剪片段送了过来。
团队挤在监视器前一起看——从“嘉年华筹备”的忙碌,到“黑暗卖周边”的温暖,再到“粉丝回访”的感动,还有“泡面”闯片场的小意外,每一个镜头都透着真实的温情。
看到“粉丝阿姨拉着夏晚晴的手哭”的片段时,夏晚晴的眼眶红了;看到“老吴在黑暗里叫卖”的片段时,老吴自己先笑了;看到“泡面”蹲在会议桌上打呼噜的片段时,所有人都忍不住笑出声。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电影,”岳川看着监视器,语气里满是感慨,“没有华丽的特效,没有复杂的剧情,但有真实的故事,有温暖的情感,还有一群人的初心。”
周曼点头:“等电影上映后,咱们可以搞个‘带着泡面看电影’的活动,让观众带着自己的宠物来影院,肯定很有趣。”
傍晚收工时,周曼突然接到金影奖组委会的电话:“下周要举办提名影片展映,你们的电影安排在周六下午两点,展映结束后有主创交流会,岳川老师和主要演员都要参加。”
她挂了电话,对着团队说:“咱们下周要去金影奖展映,这是个宣传电影的好机会,大家要提前准备好交流的内容。”
林野立刻扛起相机:“我明天拍点主创采访的素材,提前剪好宣传视频,为展映预热。”凌薇则说:“我设计点展映的周边,比如‘泡面’的贴纸、复刻的会议纪要小卡片,送给来展映的观众。”
岳川看着团队忙碌的身影,笑着说:“展映那天,咱们把‘泡面’也带上,让它当‘特邀嘉宾’,肯定能吸引很多观众。”夏晚晴抱着“泡面”,点头说:“我明天给‘泡面’洗个澡,让它漂漂亮亮地去展映。”
可就在这时,周曼的手机又响了,是展映场地的工作人员打来的,语气有点急促:“星娱刚才联系我们,说要包下你们展映当天的整个场地,还说要是我们不答应,就举报场地‘消防不合格’,现在我们也很为难……”
老周皱起眉头:“星娱这是没完没了了!展映都要搞破坏,他们就这么怕我们的电影火?”
老吴也跟着说:“别怕!咱们跟他们硬刚!展映场地不行,咱们就找其他场地,就算在露天放,粉丝也会来支持!”
岳川接过电话,对着听筒说:“我们理解你们的难处,但展映是金影奖官方安排的,星娱的要求不合规矩。麻烦你们把星娱的威胁录音保留好,我们会联系金影奖组委会处理。”
挂了电话,他对着团队说:“金影奖组委会肯定会帮我们解决,咱们先按原计划准备展映的事,别让星娱的事影响我们的心情。”
林野扛起相机,对着岳川拍了个特写:“我把这段对话剪进主创采访里,让观众知道咱们的不容易,也让大家看到咱们的坚持。”
陆哲则说:“展映的配乐我再优化一下,把‘泡面’的呼噜声加进去,让现场的观众也能感受到这份温暖。”
“泡面”像是听懂了,对着大家“喵呜”叫了一声,跳到岳川的腿上蜷成一团。
片场的灯光渐渐暗下来,监视器里还放着初剪片段里“黑暗卖周边”的画面,黑暗里的闪光灯、笑声、猫叫声,混着大家讨论展映的声音,像一首充满期待的“展映序曲”,也像为下一章金影奖展映的故事,悄悄铺垫着最真实的底色。
周曼看了看时间,对团队说:“明天早上七点开工,大家早点来,把今天没拍完的‘复盘’戏份拍完,然后咱们一起讨论展映的交流内容。”
凌薇点头:“我现在就去设计展映的周边,争取明天出初稿。”
岳川摸了摸“泡面”的头,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知道下周的展映,又会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温暖的旅程——没有星娱的恶意阻挠带来的焦虑,只有对电影的热爱和对观众的期待,而这些,终将让这部充满真实与温情的电影,在金影奖的展映现场,绽放出最动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