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李南,很年轻,二十三岁,刚从部队转业回来的新警,但是...”
苏荃儿语气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察觉的波动,
“他的思维、洞察力、审讯手段,还有对某些信息的了解程度,
完全不像个新兵蛋子。据说身手也厉害得离谱,他在这案子里,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我...有点好奇他的背景。”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苏建民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李南?部队转业...我知道了。好好办案,注意观察,但也别分心。
背景什么的,组织上自然会考察清楚。”
“嗯,我明白。”
苏荃儿挂了电话,握着手机,指尖微微用力。
父亲最后那句“知道了”,让她明白,父亲会去查。
她心中那点对李南的好奇,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久久未平。
随着赵立夏被刑事拘留,作为此案最初的线索发现者、关键突破口、核心分析者、审讯突破者,李南的名字,
在专案组的报告中被多次重点提及,其贡献无可争议!新区区长万国庆在听取专案组最终汇报时,特意点了李南的名字:
“这个李南同志,是个人才!有勇有谋,心思缜密,懂规矩,有原则!这样年轻有为的同志,要重点培养!”
政法委书记兼分局局长唐国栋深以为然,已经在考虑如何将李南调入分局刑侦大队重点使用了。
而远在省城的苏建民,在放下女儿的电话后,也通过自己的渠道,调阅了李南的档案。档案很“干净”:
德市人,孤儿,18岁入伍,中间就没了,再然后就是23岁转业。苏建民看着这奇怪的档案,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李南...难道这是掩盖过后的档案?入伍后就什么都没有了,部队信息一根毛都没留下,有点意思。看来还有点故事啊!”
李南站在专案组办公室的窗前,看着窗外德市的万家灯火。他知道,穿越后的第一步,他走得异常漂亮。
凭借此案,成功地将自己的名字和能力,烙印在了德市乃至临海省某些关键人物的视野中。
兴许这个南门派出所的基层小民警,马上就会调入分局刑侦大队。李南想得确实没错,自己确实已经引起了某些人的关注,
像唐国栋、万国庆、还有市里的领导,就连远在省政法委的苏建民都开始对这个派出所的小民警产生了兴趣。
当然苏建民好奇的主要是自己的女儿怎么突然间关心起一个陌生男人来,要知道自己的这个女儿可是眼高于顶的,
别说临海省党政大院的子弟,就连老领导要给她介绍京城那些世家子弟都被她拒绝了。
时光在紧张忙碌中飞逝。随着赵立夏、李卫东、赵海波、刘鸿发、吴昌盛等核心涉案人员被正式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堆积如山的证据材料完成封存移交,震动德市的夏新区规划局原局长赵立夏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故意杀人罪大案,
终于迎来了专案组的解散时刻。新区分局专案组会议室里,气氛与初建组时的凝重不同,多了几分尘埃落定的轻松和功成身退的欣慰。
区长万国庆亲自到场主持解散会议。
“同志们!”
万国庆声音洪亮,带着赞许,
“这次联合专案,在时间紧、任务重、案情复杂、阻力巨大的情况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挖出了以赵立夏为首,
盘踞在我市公务员队伍中的重大腐败毒瘤!这是对我们党纪国法的一次庄严扞卫!
是反腐败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体参战同志,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
掌声热烈响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疲惫却自豪的笑容。万国庆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在李南身上停留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