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漫过制篪营的芦苇荡,龙弈刚将六孔竹篪搁在石案上,就见部落渔人阿渔撑着木筏跌撞进来,筏上的水桶里飘着层绿沫:“东齐兵把西沟水源占了!说要‘送’我们这‘清凉水’,可喝了的人都拉肚子,连鱼都不敢靠近!” 阿渔手里攥着张苇叶,写着 “煮芦苇根可解毒”,字迹是老篪师苇伯特有的 “苇笔字”,却在 “苇” 字少写了草字头 —— 苇伯写字从无缺笔。
阿婷突然走到竹篪旁,指尖探进篪管。往日通透的竹管,今日竟摸出层滑腻的黏液 —— 管内嵌着东齐特有的 “毒瘴蝉蜕”,按部落《篪礼典仪》,毒瘴蝉蜕入管视为 “水源受灾”。“这苇叶是假的。” 她用银簪挑出蝉蜕,放在阳光下,蝉蜕竟慢慢泛出绿光,“苇伯说过,真蝉蜕遇阳光会显褐纹,毒瘴蝉蜕会显绿纹,而且……” 她将竹篪凑到唇边轻吹,篪音竟带着 “嗡嗡” 的闷响,“毒瘴会让篪音变闷,真水源旁吹篪,音会清透得能传三里!”
这时,营外传来芦苇倒伏的声响。部落草药师阿药背着药篓跑进来,篓里的 “解毒苇” 沾着泥:“东齐兵把北坡的解毒苇割光了!还说‘毒瘴无药解’,可我在芦苇荡里捡到这半节竹篪 —— 上面缠着蝉蜕,是苇伯的‘记水蜕’!” 蝉蜕的翅脉上刻着极细的纹路,展开竟像条水道,末梢指向南坡的暗泉,正是部落藏清洁水源的地方。
苏雅蹲下身,将阿渔带来的 “清凉水” 倒进陶碗,放进片真蝉蜕,水面竟浮起层绿膜:“这水里掺了毒瘴!东齐想让我们的水源都被污染,以后没水喝、没水灌溉,只能靠他们‘借’水!” 她刚将暗泉的水倒进另一只碗,阿豆领着几个孩子举着小篪跑进来,小篪上缠着熟悉的红绳:“苇伯爷爷被东齐兵关在芦苇荡的草棚里!他偷偷塞给我们这只‘鸣蝉篪’,说吹‘角 - 宫 - 徵’三音,真蝉会往暗泉的方向飞!”
孩子们立刻将小篪举到唇边,阿婷按 “角 - 宫 - 徵” 弹奏,芦苇荡里果然飞来几只蝉,围着石案转了圈,就往南坡飞去 —— 正好指向暗泉的方向。龙弈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阿渔,你按东齐说的‘用清凉水煮芦苇根’去西沟水源,假装不懂解毒,引他们放松警惕;项老将军带二十人去南坡暗泉,用陶管引水流进部落;凌丰,你跟我带三十人持篪去草棚,按‘角 - 宫 - 徵’篪音传信号,等苇伯回应就动手;阿婷,你和苏雅带着孩子们在营里吹篪,一是稳定人心,二是教大家辨毒水。”
午时刚过,西沟水源传来陶碗的碰撞声。阿渔提着 “清凉水” 往草棚走,东齐兵果然围过来看热闹,领头的笑着说:“还是你们识相,等水都被污染了,你们的人和庄稼都得求我们!”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 “角 - 宫 - 徵” 的篪音,苇伯在草棚里跟着篪音哼唱,东齐兵刚要堵他的嘴,就见凌丰的人从芦苇荡两侧冲出来,用竹杆挑飞他们的刀,没等反抗就被捆在芦苇丛里 —— 刀落在水里,没伤着一根芦苇。
龙弈解开苇伯的绑绳时,发现他的脚踝上有道划伤 —— 是东齐兵逼他写假苇叶时划的。苇伯从怀里掏出张蝉蜕图:“他们把毒瘴蝉蜕嵌在竹篪里,还想割光解毒苇,让我们的水源断根!还好阿豆带了鸣蝉篪!” 项老将军的人立刻将陶管铺到暗泉,苏雅则带着人用解毒苇煮水,分给部落人喝,拉肚子的人很快就好了,营里满是芦苇的清香。
阿渔看着暗泉流出的清水,愧疚地说:“我不该信东齐的话,差点毁了部落的水源。” 苇伯拍了拍他的肩:“知道错就好,以后多认认蝉蜕,就不会再上当了。” 暮色漫进制篪营时,阿婷已用真竹管制了三十支竹篪,每支都嵌着真蝉蜕,部落人拿着竹篪,挨家挨户检查水源,将毒水挑出来倒进芦苇荡 —— 芦苇遇毒水会发黄,正好能当警示。
龙弈坐在石案旁,看着孩子们围着苇伯学辨蝉蜕,突然对身边的阿婷说:“以前总觉得,守水源只要护好水就够了,现在才懂,真正的守护要懂分辨毒瘴、记准解毒草,就像这篪,管是道,蜕是记,缺了哪样都不行。” 阿婷点点头,拿起一支新制的竹篪:“以后我们把辨蝉蜕、记解毒苇的方法教给其他部落,让大家都能守住自己的水源。”
夜色渐深,制篪营的灯火亮了起来,篪音混着蝉鸣飘向远方。阿豆拿着小篪跑到龙弈身边,指着篪上的蝉蜕说:“龙弈哥哥,以后我也要像苇伯爷爷一样,用篪和蝉蜕保护部落的水源!” 龙弈摸了摸他的头:“会的,等你学会了,就教更多人辨毒水,让所有部落都不怕东齐的阴谋。”
第二天清晨,部落人扛着陶管、背着解毒苇往邻近部落送,远远就听到篪音。苇伯站在西沟水源旁,看着重新清澈的水面,对龙弈说:“你看这水,清凌凌的多干净,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再毒的瘴气也污染不了我们的水源。” 龙弈望着远处的稻田,突然明白:真正的天下,不是靠武力赢来的,是靠每个部落都能守住自己的生态,守住自己的自然根基,守住彼此的信任,这样才能让水源的种子,在每片土地上流淌。
午后,邻近部落的渔人也赶来学制篪、辨蝉蜕,苇伯手把手教他们制竹篪、认毒瘴,阿婷则在一旁吹篪,篪音传遍整个芦苇荡。龙弈站在暗泉旁,看着清水顺着陶管流进稻田,听着清脆的篪音,突然觉得无比安心 —— 他知道,只要大家一起守护,一起学习,一起传递好的方法,就没有克服不了的毒瘴,没有实现不了的和平。
夕阳西下时,稻田里的庄稼喝足了清水,长势喜人,孩子们举着小篪在芦苇荡里玩耍,篪音和蝉鸣混在一起,格外热闹。阿婷走到龙弈身边,轻声说:“你看,这就是我们要的天下,对不对?” 龙弈点点头,握住她的手:“是,这就是我们要的天下 —— 每个部落都能安全地饮水、灌溉,每个人都能靠自然馈赠生活,再也没有毒瘴,没有阴谋,没有战争。”
晚风拂过芦苇荡,带着篪音的余音,带着芦苇的清香,带着属于大天下的希望,飘向更远的地方。苇伯的篪音还在响,蝉蜕还在闪,部落人的笑声还在传,这一切,都在告诉所有人:只要心在一起,用智慧守护彼此,和平就会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哪怕是最毒的瘴气,也挡不住水源清澈、人心向暖的夏天。
入夜后,制篪营的竹篪突然响起 “角 - 宫 - 徵” 的节奏。部落人听到篪音,纷纷走出家门,举着火把走向芦苇荡 —— 苇伯说,今夜的星光最适合蝉蜕,是上天在保佑他们的水源。阿豆拉着苇伯的手,指着暗泉说:“爷爷,以后我们的篪和蝉蜕,是不是能让所有部落都有干净水喝呀?” 苇伯摸了摸阿豆的头,笑着说:“会的,只要大家心在一起,再远的部落,都能听到我们的篪音,都能有干净的水,都能有长势喜人的庄稼。”
龙弈站在石案旁,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觉得无比坚定。他知道,只要部落人团结一心,用智慧守护自己的生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而这,就是他们统一天下的底气 —— 不是靠武力,是靠每个部落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态的敬畏,对和平的向往,是靠所有人一起,把好的方法、好的水源、好的希望,传递到每一片需要的土地上。
夏雨还在,篪音还在响,带着部落人的希望,飘向了远方的芦苇荡,飘向了更广阔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