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还整天喜欢去摆弄一下,他都那些破烂木头,说你他是木匠吧!
又没看见他弄出什么家具来,连个雕花都不会,他都不好意思说他会木工活。
好在他还给他生了两个小孙子,现在看着还挺机灵的,就是年龄还有些小。
目前跟着少爷们在读书,不为科举就为了日后长大能识字看账本,在宋家继续当一个管事,说是没前途但也能富足一生。
当然,白管事一家都是贱籍出身的,他们就算是想要有前途也是做梦,不是良籍连最起码的自由身都没有更别想其他了。
后面就算是宋家放他们自由,将他们的户籍改成良籍。他们也要三代之后才能科举,真等到那一天都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
白管事自己是不奢求这些了,他只希望能够在宋家安安稳稳的过完余生。不要再起什么折腾了,他这身子骨实在是遭不住了。
……
府城家中,此时正炊烟袅袅。
顾青荷自打夏收双抢过后,便将孩子们留在了家里,自己带着孟月乐,领着四个男丁,两个婆子一起来了府城置办嫁妆。
说起来,府城这边的宅院,自从她三年前就没来过了,这边后来经过宋书宴的一系列翻新修整,已经是变得相当漂亮了。
特别是西侧的花园,走进去有种进入到中式园林一样,一步一景,依山傍水。
从一旁的拱门进入侧花园后,便能看到那个风景如画的院子,院子里假山玲珑。
青灰色石峰姿态嶙峋,石缝间爬满苍绿苔藓,几株细竹从石隙探出头来,疏影横斜。
假山下一汪碧池,水面如镜,几株黄的、粉白的荷花亭亭玉立,圆叶田田,风过处翻起绿浪,偶有蜻蜓栖在花苞上。
池中游鱼可数,红金相间的锦鲤倏忽游过,红金相间的鳞片映着日光像散落的宝石,偶尔摆尾搅碎水面云影。
远处竹林苍翠一片,风穿竹叶沙沙作响,倒添几分禅意。
竹林边缘,一座原木色小木屋半隐竹间,黛瓦上爬着几丛青藤。
檐下悬着竹帘,隐约可见屋内案上摊着书卷,偶有书页翻动声混着竹响飘出,为这方小天地添了人间烟火气。
宋书宴从柳叶村赶来时,看到的就是这副景象,此刻侧躺在竹屋书案前,悠闲的翻看着一摞话本子的,便是他家娘子顾青荷。
顾青荷是两日前才到的府城,虽然她来的早但来府城的这一路上走的慢,还在来府城经过的几个县城住了几日,用了不少时间。
她住的那几个县城,里面都有他们自己家买的宅院都是新修整过的,后面还请的人在天天打扫,因此里面很干净住着很舒服。
于是顾青荷是一边走一边逛,一路上溜达到府城的,自然无法跟宋书宴骑马比。
宋书宴在柳叶村待了大半个月,后面却短短三日时间便从县城那边赶过来了。
不可谓不快,没办法离开娘子太久,宋书宴思之如狂,辗转难眠于是追上来了。
“你怎么来了?”
看到自己的丈夫一脸风霜,还带着憨相从竹帘外走进来,顾青荷放下手中话本子,有些惊喜的又有些惊讶问道。
宋书宴嘿嘿一笑,捞开帘子走上前坐在顾青荷身边,“想你了,就赶过来了。”
说着,他拿起桌上的茶壶,给顾青荷倒了杯茶,又给自己也倒了一杯,一饮而尽。
顾青荷看着他风风火火的样子,忍不住嗔怪道:“你呀,也不知道照顾好自己,赶这么远的路,累坏了吧。”
宋书宴摇了摇头,拉着顾青荷的小手笑道:“不累,只要见到你,我就不累了。”
两人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喧闹声,把顾青荷惊了一跳。
宋书宴皱了皱眉,起身出去查看,这才看见是几个伙计在搬运孟月乐的嫁妆,不小心把东西弄翻了,叮叮咚咚的弄的很吵。
宋书宴沉着脸,赶紧出去教训了那几个搬货的伙计一顿,让他们小心点。
虽然都只是一些花瓶而已,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也得小心搬运不是?
等他回到竹屋,顾青荷已经把话本子收了起来,笑着说道:“别生气啦。
他们也不是故意的,咱们还是好好商量商量孟月乐置办嫁妆的事儿吧。”
宋书宴点了点头,坐在她身边,随后顾青荷翻看一下账本这才开口说道:“我们给孟月乐的嫁妆,准备五千贯钱置办。”
“我的想法是给她置办六套头面,一套头面三百贯钱,六套不超过两千贯钱。”
“然后就是做衣服的布料要多置办一些,布料存放的时间久,她可以用很多年甚至是一辈子,所以我打算用两千五百贯钱置办。”
“剩下的书籍,我打算把咱家一些稀有的古籍抄一份给她,这个五十贯钱。”
“最后就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什么花瓶,锅碗瓢盆之类的生活用品。
这些东西不算值钱,昨日我们就已经选好了喜庆的花色,让今日送来。”
宋书宴闻言点点头,随后又问道:“首饰选好了吗?要我跟你们一起去吗?”
“别光给孟丫头选,给你也置办两套首饰,家里还有不少银子不缺钱的。”
顾青荷含笑着点点头,“嗯,我正想跟你说这事呢,府城好点的首饰铺子就那些,我跟月乐昨日就看过了,选了三套。”
“剩下的我给画了图纸,找金满楼的大师傅定做,金满楼的首饰样式太老气了。
但大师傅的手艺没得说,用料又实在,我想了想,还是选料子定做好些。”
“你来时带着银钱还够吗?我这里还有两千贯钱的银票,不够就先用着。”
宋书宴闻言后点点头,随即又问了一句,并把身上全部的银票都给拿了出来,这是上次拿来修庄子,还没用完的。
“够的,我出门带了六千贯钱的银票,银子哪儿有那么不值钱啊?”
“一两金才十贯钱呢!十六两金都一斤重了。买一斤金子都能打多少首饰了?”
顾青荷笑着说道,这个时代金银的兑换差距,可没有后世那么大,银还是值钱的。
另外铜板也是硬通货,特别是朝廷新发行的,‘中正通元’,圆圆的四方孔钱金灿灿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是值钱。
如今可有不少大户人家在暗中收藏这些钱呢!比前朝那些劣币质量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