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荷他们跟着当今圣上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对于他是什么样的人还是很了解的,知道这一洗估计又要流不少血了。
然而不管上面的皇帝是什么想法,他们下面这些小老百姓在衙役们的屠刀之下,还是忍痛哭泣的把家里最后一点粮食给交了出来。
家里没了粮食该怎么办?自然是只能够买粮了,而这时的粮价却已经翻了一倍了。
之前市面价格六百文一石的麦子,如今却要一千二百文一石,还有价无市,那些粮商一边大肆收粮,又一边紧握着粮食不肯卖出。
好在金秋村大多数老百姓家里都有余粮,就算是没余粮的也有银钱,真正一无所有的还真不多,其中黄家就是这样的。
新朝大梁刚刚成立之时,黄家也分到了不少的土地,于是一转眼全家人就从逃难的乞丐,变成了拥有土地的良民。
这个时候他们刚刚拿到土地,对新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一家人也是最齐心协力的时候,干活做事也勤快,从未有人斤斤计较。
于是一个崭新的黄家出现了,他们靠着自己的勤劳实现了致富,甚至还修建了十来间青砖瓦房,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户富。
虽然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黄家的男丁娶妻生子,女儿全都嫁了出去。
在家里劳动的女人,从一心为家的女儿变成了会抱怨会记恨,还有着自己小心思的媳妇。
于是家里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原本亲近的兄弟之间也有了隔阂,渐渐的随着父母的偏心,几兄弟之间的矛盾也爆发了。
再加上遇到一个有钱就显摆,然后被拉下赌场的老三,黄家败的是更快了。
原本积蓄就不算多的家庭,如今都已经到了变卖宅院的地步了,家里的银钱几乎已经用光了,剩下的就只有一点粮食。
唯一庆幸的是,他们之前有钱事没想过花大价钱把家里的地契更换成红契,这样一来土地没法交易,倒也保住了最后的财产。
黄氏的娘家人就是在这种绝境之下,求上顾家的,去年家里的田他们都拿去种了棉花,如今还没到收获的时间。
为数不多的水田又因为开春那段时间,兄弟几个闹矛盾,缺乏打理,如今是草比稻穗多,交完朝廷的赋税后居然还倒欠粮食。
之前家里卖棉花的积蓄,全部都拿去给老三兜窟窿了,老大老二又吵闹着分家,于是老两口子只能把住的宅子给变卖了。
不然这个家没法分,看着老了一截的父母,黄氏是心痛如刀绞,虽然她已经把自己手上的金银首饰布料全都变卖了。
但那点东西真没多少,在这个灾年甚至都还不够买几石粮食,没办法之下,她只能哭着跟顾青山求助,她知道顾青山手里有银钱。
之前他跟他大姐顾青荷去府城卖年货,宋家那边给的工钱,可是一直捏在他手里的,顾二奎两口子并未问他要这笔钱。
顾二奎跟徐氏两口子手里的银钱,全是靠种地卖粮食卖棉花积攒的。
至于老大老二私下挣的那点私房钱,他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去过问。
老大顾青山都已经是成了家有儿有女的男人了,身上没有两个铜钱算什么回事?
顾青石的年纪也不小了,再过两年都要成亲说媳妇了,自然也需要攒钱了。因此两口子从不过问这些。
黄氏哭求顾青山,主要目的是想让他出去买下他爹娘辛苦修建的宅子,然后再还给他们,让他们不至于留宿街头。
另外还需要顾家这边免费提供一批粮食,让她父母兄弟可以有足够的粮食过冬。
还有就是她三弟在外面欠了不少银钱,希望顾青山能帮一把,帮他把钱还上。
对此,顾青山都无语了,他还真没见过提这么多要求的,真当他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岳父跟岳母家中没粮,我可以救济,每月给他们三十斤粮食,多余的没有。”
至于其他几个要求,他压根提都没提,这种无理取闹的要求,他连听都不想听。
黄氏一听,顿时哭得更厉害了,拉着顾青山的袖子苦苦哀求:“青山,你就行行好,看在我的面子上,把这些事都办了吧,我爹娘他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只要你帮帮我爹娘,我以后什么事都听你的,就是一些小钱而已啊!”
顾青山黑着一张脸,他甩开黄氏的手,冷冷道:“几百贯钱也叫小钱,我每月给三十斤粮食已是仁至义尽。”
“宅子变卖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你三弟欠的债也是他自找的,我没义务管。”
“我只是女婿不是儿子,你一个已经出嫁妇人,也给我老实点,别去乱管你娘家的那摊子破事,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水!”
黄氏见顾青山态度坚决,哭得更凄惨,跪在地上抱住他的腿,“青山,你不帮他们,他们一家老小都得饿死啊,你就这么狠心吗?”
顾青山不为所动,“我们家哪有那么多钱去填你娘家的窟窿,更何况我家的东西只会留给我儿子,留给姓顾的。”
“你弟算个什么东西?你若再这般无理取闹,以后这三十斤粮食我也不给了。”
就在这时,顾二奎和徐氏闻声赶来。了解情况后,顾二奎严肃警告道:“青山说得对,我们能帮的有限。黄氏,你也别再闹了。”
“黄氏,你要是在吃里扒外,无底线的乱管你娘家的那摊子,我就给我滚回你娘家去,我们家可要不起你这种媳妇。”
徐氏冷冷的看着黄氏,随后警告了一句,她不怕别的,就怕黄氏以他们顾家的名义,跑出去借利钱,到时候还要连累他们还。
黄氏见公婆也不支持,瘫坐在地,大哭起来。顾青山趁此机会挣脱她。
转身回房,顾青山忍不住在心中暗叹这黄氏的娘家的事真是个无底洞,以后得防着点。
这边顾青荷知道这事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是她娘徐氏唉声叹气过来说的。
“大闺女,你说这黄家人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当初看着明明是多好的一家子。
要是早知道她家现在还能有这破事,当初我也不会跟他们家结亲了。”
“这种事情谁又说的准呢?当初朝廷把土地刚分下来的时候,全村上下哪家哪户不是拼了命的干活,想让日子过得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