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贵估计也是暂时的,新朝刚立,百姓都是刚刚从饥寒交迫中过来的。
朝廷分到土地后,大家一心都只想种粮食填饱肚子,就连我们也一样。
谁会注意到棉花的价钱啊!又有几个人会想着不种粮食种棉花啊!
等再过两年,朝廷稳定了,百姓也缓过来了,才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种棉花。
大家也都不是傻子,知道什么值钱什么不值钱。只是现在大家被饿怕了,比起赚钱,更加希望的是家里堆满粮食。”
宋书宴赞同的点点头,他到底是在外面混大的,见识眼光还是有的,一听棉花那高昂的价钱,心里就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今年我们还是种六十亩小麦吧!至于油菜籽就不种了,来年春天种棉花。反正今年榨的素油多,明年也不需要榨油了。
种油菜是为了卖钱,棉花也是为了卖钱,既然都是卖钱,种棉花跟种菜籽没区别。”
“那我们去看看县城有没有卖棉花种子的,往返一趟县城可真不容易。”
从金秋村来一趟县城,走路来回五个时辰,就算是赶牛车来回也要四个时辰。
宋书宴这一次带媳妇孩子来县城游玩,是要在县城住一晚的,这才有时间逛街。
“好啊!”
还别说县城大点东西确实是要齐全一些,顾青荷之前想买的做菜香料孜然,在镇上怎么都买不到,但是来县城后一下子就买到了。
同时他们还买到了棉花种子,就是价钱有点贵,四十亩的种子花了十贯钱。只要明年能种出来,他们这笔钱花的就值得。
回家时,顾青荷还买了十双鞋底子,全都是两厘米最厚的那种,里面全是用布料一针一线纳的,一双鞋底子要两百文。
这十双鞋底子都是给男人穿的,其中八双她买的都是宋家父子的脚码,另外两双是给她爹的。
他们三个都是干体力活的大男人,平时走路多,有一双厚鞋子穿着能舒服很多。
至于她自己的鞋子,就做普通的绣花鞋就够了,鞋底也不用太厚,她不也怎么出门。
平时去镇上县城也不走路,都坐牛车。在村子里平时去的最多的地方也就是村里的后山,她不常上山也不费鞋子。
除了这些东西外,他们还带回了两坛子酒,割了二十斤猪肉,买了十斤红糖,一大包香料,以及五份点心回去。
再加上在县城的吃住,顾青荷他们这一趟出门还真是花了不少铜钱。
“夫君这钱可真是不经花,咱们明明也没买多少东西,就棉花布料,这一趟出来都花二十八贯钱了。”
“棉花种子那十贯钱不算,衣裳布料也该买,今年买了明年咱家自己种了棉花,在卖出去把买布料棉花的钱赚回来了就是了。”
宋书宴一边赶着牛车一边安慰着妻子,被宋书宴这样温柔的着安慰着。
顾青荷心里暖洋洋的,其实她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只是用钱之后心里难免有些后悔难过。
这种习惯她前世就有了,每次双十一打折的时候,她觉得这样该买那样也该买。
然后就买了一堆东西,用了一大笔钱后,又后悔了心里总要难受半天的。
十五斤的棉花,顾青荷做了两床六斤的棉被,看似有些薄,但跟之前的棉被叠在一起盖就足够了。
剩下的三斤棉花,她做了三件新棉衣,家里人一人一件,剩下的一点棉花给石头宝宝做了两件套棉衣,衣服做的很大,石头今年穿后明年还能在穿一年。
等顾青荷慢慢悠悠的在家里把棉被棉袄做好后,秋收也已经开始了。
因为要收割晚稻、玉米、高粱、红薯需要人手,镇上的王寡妇她们又来了。
这一次她们忙了三十七天,就已经把粮食全部收回来了。当然收完粮食后,她们也没立刻离开,被顾青荷安排剥玉米粒去了。
去年他们一家三口搓玉米粒,搓了好几个月,手上的皮都掉了几层,疼的她夜夜都睡不着,今年有短工在她就不想手搓。
主要还是家里的水稻不多,玉米也比较好收,再加上收完粮食后,水田就空着了,而玉米地还需要用牛深耕过后才能种小麦。
种小麦可比种水稻简单多了,只要把种子均匀的撒在里面就行了,只是撒之前还要撒一遍农家肥,把地给养一养。
收完玉米后地里的秸秆有些多,自己家不管是喂牛还是当成柴火烧都烧不完。
宋老爹干脆把其中一大半留在地里就地焚烧了,正好把地里的虫子杂草种子也给烧一遍。
七十亩玉米地,今年秋收收获了二百二十石玉米,这些玉米还是那七位妇人帮忙搓的玉米粒,整整搓了十几天才搓完。
临走时,顾青荷又给她们结算了这五十天的工钱,也就是一人五百斤的玉米,七人带走了二十九石的玉米粒。
由于粮食过重,几人不好拿,宋爹还好心的架着牛车,帮她们把玉米给运回了家里。
五百斤的玉米,省着点吃,足够一家人吃上小半年了,更何况这七人中间,还有一对母女,一对婆媳本来就是一家的。
家里的玉米还剩下191石,宋老爹卖了150石,其余的玉米留在家里养猪养鸡。
今年的玉米价格跟去年比,一点也没变,还是二百四十文一石,一百五十石玉米卖了三十六贯钱,价钱相当便宜。
晚稻比早稻收成还要好一些,六十亩收获了128石,价钱也比早稻高70文。
晚稻的价格,齐老板给的是620文一石,比夏收的小麦都还要高三十文钱。
晚稻宋家只留了28石,大约三千多斤稻谷,卖了100石稻谷,挣了62贯钱。
家里收获的十五亩红薯,五亩豆子全都没卖,留在家里养牲畜。
去年换的红薯粉条还剩不少,顾青荷今年也不打算在换了,只把一半的红薯切片晒干了,另一半储存在窖里就不管了。
黄豆是喂牛的好饲料,不管是租的牛还是自家的牛都要吃,自然是没有卖的道理,再说了,她家今年也只种了五亩。
不过每亩的收成比去年好多了,毕竟去年是直接在荒地上种的,而今年不仅耕地了,还施了不少农家肥在里面。
每亩豆子都将近三百斤,五亩收了一千四百斤,甚至不比去年少多少了。
最后收回来的粮食是高粱,十亩高粱地收了3200斤高粱,顾青荷不喜欢吃高粱米,宋家父子同样也不喜欢吃高粱。
因此家中只留下了一百斤高粱后,剩余的3100斤高粱都拿来酿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