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如期而至。
清晨开始,小院里就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日的、忙碌而喜庆的气氛。
胖子是当之无愧的总指挥,厨房成了他的绝对领域,锅碗瓢盆交响曲从早响到晚,浓郁的香气勾得人魂儿都要飘出来。
吴邪负责打下手和布置。他踩着凳子,仔仔细细地将那副“平安是福”的春联贴在大门两侧,又在大门正中贴上一个倒着的“福”字。
窗户上贴了简单的窗花,虽然手法略显笨拙,但红艳艳的纸张依旧给素净的小院添上了最浓烈的年节色彩。
他甚至给鸡窝门口也贴了一小条红纸,寓意“六畜兴旺”。
张起灵则一如既往地做着最实际的工作:将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劈好了足够烧到元宵节的柴火,检查了所有灯笼的线路,并按照胖子的指令,将需要解冻的食材从室外拿进厨房,动作精准高效。
午后,李婶、周婶和刘婶也陆续来了,带来了自家做的年糕、炸好的肉丸和酿好的米酒,小院顿时更加热闹起来。女人们挤在厨房里帮忙,说笑声和锅铲声混在一起,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傍晚时分,一切准备就绪。丰盛的年夜饭摆了满满一桌子:胖子精心烹制的红烧肘子、清蒸鳜鱼、白切鸡、油焖大虾;婶子们带来的拿手菜;还有解雨臣送来的高级海味做的羹汤…琳琅满目,热气腾腾,散发着令人垂涎的香味。
“开饭喽!”胖子一声吆喝,众人围桌而坐。电视里放着喧嚣的春节联欢晚会,虽然节目内容未必人人关心,但那热闹的声浪却是最好的背景音乐。
“来来来,第一杯酒!”胖子端起酒杯,满面红光,“祝咱们雨村风调雨顺!祝各位婶子身体健康!祝咱们仨…呃…友谊长存!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干杯!”
“干杯!”大家都笑着举起酒杯或茶杯(张起灵以茶代酒),杯子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温暖的笑意。
饭菜可口,气氛热络。胖子不断讲着笑话,逗得几位婶子前仰后合。吴邪忙着给大家布菜,看着这热闹温馨的场面,心里被填得满满的。张起灵虽然依旧话少,但也会在李婶给他夹菜时微微颔首致谢,神情是难得的柔和。
就在这时,吴邪放在桌上的手机响了。是视频通话邀请,来自解雨臣。
吴邪接通手机,屏幕上映出解雨臣精致俊朗的面容,背景似乎是某个奢华却安静的私人场所。
“花儿爷!新年好啊!”胖子的大脸立刻挤进镜头,嚷嚷着。
“新年好,胖子。”解雨臣微微一笑,目光扫过镜头后的餐桌和众人,“看来年夜饭很丰盛。吴邪,小哥,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小花儿。”吴邪笑着将镜头转向张起灵,张起灵对着屏幕微微点了点头。
“不错,有点过年的样子了。”解雨臣语气带着一丝欣慰,“不打扰你们团聚,就是打个电话拜个年。挂了。”
刚挂断解雨臣的电话,黑瞎子的语音消息就轰炸了过来,点开就是他那标志性的、带着笑意的破锣嗓子:“哟嗬!吃上了吧?胖爷手艺肯定又进步了!哑巴张是不是又光看不吃啊?大徒弟新年又长一岁啊!新年快乐各位!回头找你们喝酒去!”
紧接着,黎簇、苏万他们的群聊视频也打了进来,几个年轻人的脸挤在屏幕里,七嘴八舌地拜年,背景音里还能听到王盟和坎肩的嚷嚷声,热闹非凡。他们好奇地打量着雨村的年夜饭,发出夸张的惊叹,又嘻嘻哈哈地说了许多吉祥话。
电话一个接一个,虽然远隔千里,但那份惦念和祝福却通过电波真切地传递过来,让这个山中的除夕夜变得更加圆满。
窗外,不知哪家邻居率先点燃了鞭炮(如果当地允许),噼里啪啦的响声瞬间划破了山村的寂静,带来浓浓的年味。
很快,零零星星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地响起,虽然不如城里那般密集震耳,却更显得珍贵而喜庆。
吃过晚饭,送走了几位婶子,三人收拾好碗筷,围坐在炉火边守岁。胖子沏上一壶浓茶,又端出瓜果点心。
电视里的晚会还在喧闹地继续,但他们更多的是在享受这份难得的、共同度岁的静谧时光。
炉火噼啪,茶香袅袅。
窗外偶尔还有鞭炮声传来,远处瀑布的轰鸣似乎也被这人间喜庆感染,变得柔和了许多。
“又一年了啊。”胖子嗑着瓜子,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
“是啊。”吴邪捧着热茶,看着跳动的炉火,轻声应和。
他偷偷看了一眼旁边的张起灵,对方正安静地剥着一个橘子,暖色的火光柔和了他冷峻的侧脸轮廓。
在这一刻,所有的过往风霜、未来的不确定性似乎都被暂时隔绝在外。只有当下,只有这个温暖的小院,只有身边最重要的两个人。
这就是团圆的意义。
不在于人多热闹,而在于心之所向,皆在身旁。
夜渐深,胖子的脑袋开始一点一点,最终靠在椅背上打起了鼾。
吴邪和张起灵对视一眼,都没有叫醒他。
电视里传来新年倒计时的欢呼声。
零点的钟声敲响。
新的一年,正式来临。
窗外,也许又有新的鞭炮声响起。
屋内,炉火正旺,岁月安然。
他们的第一个雨村团圆年,简单,却足够温暖,足以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