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夜,剧组的人送了张电影票,说里面有他们编的竹器。
仨人揣着票去城里看电影,坐在电影院里,眼睛都不够用了。
当看到自己编的竹篮出现在屏幕上时,结巴的孩子差点喊出声,手使劲攥着衣角。
“你看你看,那是我编的锁扣,”学竹蜻蜓的姑娘指着屏幕,声音都抖了。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没说话,眼睛亮得像星星,嘴角一直翘着。
散场后,仨人走在路灯下,都觉得像在做梦。
新年第一天,仨人在新竹苗旁插了块竹牌,上面刻着“竹满堂第十茬”,旁边画了台小摄像机,歪歪扭扭的。
结巴的孩子摸着竹牌,突然说:“咱……咱的竹器,上……上电影了。”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笑着说:“不光上电影,还进了城,让更多人知道了竹满堂。”
学竹蜻蜓的姑娘捡起片竹叶,学着电影里的样子,说:“以后啊,咱的竹器要走遍全国。”
阳光照在竹牌上,照在仨人笑盈盈的脸上,竹苗在风里晃,像在点头说好。
开春的竹苗蹿得老高,去年挂竹哨的那棵,已经比人高半头了。
结巴的孩子搬来梯子,把竹哨取下来,换了个新的,声音更脆。
“长……长高了,得……得挂高点,”他踩着梯子往下看,“你看这竹节,匀……匀实得很。”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在底下扶着梯子,仰头说:“等秋天,这竹子就能劈篾了,编批新竹器送剧组。”
学竹蜻蜓的姑娘蹲在旁边,把电影票根用竹框裱起来,挂在竹苗上。
“这可是咱竹器的光荣证,”她摸着票根,“得让竹子也看看。”
剧组真的又来了,这次不光租竹器,还想拍段他们编竹器的镜头。
“就拍你们在院里编活的样子,越家常越好,”副导演扛着机器,“观众就爱看这种实打实的。”
结巴的孩子一听要上镜,手都抖了,竹刀差点掉地上。
“别……别拍我,我……我结巴,”他往后躲。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推了他一把:“拍的是编竹器,又不是让你演讲,怕啥?”
学竹蜻蜓的姑娘把竹料摆得整整齐齐:“就当平常一样,该咋编咋编。”
机器开拍时,结巴的孩子只顾着手里的竹条,编着编着就忘了紧张,竹丝在他手里转得飞快。
拍累了,副导演跟他们蹲在竹棚下聊天,喝着他们泡的桂花茶。
“你们这日子真舒坦,守着竹子,编着活,比城里清净多了,”副导演咂咂嘴,“我都想辞职来学编竹器了。”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笑着说:“来啊,管吃管住,就是得干活,不能偷懒。”
学竹蜻蜓的姑娘接话:“结巴教劈篾,我教编筐,保准你仨月就能出师。”
结巴的孩子也笑:“是……是真的,不……不骗人。”
副导演被逗乐了,说等电影上映,一定带剧组来吃李奶奶做的包子。
入夏的午后,仨人在城里专柜值班,突然进来个熟面孔——就是那个修竹蜻蜓的小男孩。
他手里拎着个竹篮,是自己编的,歪歪扭扭的,却看得出来用了心。
“我……我编的,想……想放这儿卖,”小男孩脸通红,“我想赚点钱,给爷爷买束花。”
结巴的孩子接过竹篮,摸了摸:“编……编得不错,比……比我第一回强。”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找了个显眼的位置,把竹篮摆上去:“就放这儿,标上‘小师傅作品’。”
学竹蜻蜓的姑娘给小男孩塞了块糖:“卖了钱,阿姨带你去买花。”
小男孩攥着糖,眼睛亮得像星星。
没过几天,那竹篮真卖出去了,买的人说看着亲切,像自己小时候编的。
小男孩来拿钱时,眼里含着泪:“谢谢你们,我爷爷肯定高兴。”
结巴的孩子突然说:“你……你要是想学,来……来竹满堂,我……我教你。”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也说:“是啊,多个人多份热闹,竹满堂就喜欢爱琢磨的孩子。”
学竹蜻蜓的姑娘把自己的竹刀递给他:“先用我的,等你编出像样的,再给你做新的。”
小男孩拿着钱,攥着竹刀,给仨人鞠了一躬,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秋天摘柿子时,竹满堂又多了个小身影——就是那个小男孩,跟着他们学编竹器。
他学得慢,竹条总缠在一起,急得直跺脚。
“别……别急,”结巴的孩子手把手教他,“我……我那时候,比……比你还笨。”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给小男孩递了块柿子:“歇会儿再学,吃点甜的就有劲儿了。”
学竹蜻蜓的姑娘把自己编的竹蜻蜓给他:“照着这个编,慢慢就会了。”
小男孩啃着柿子,看着手里的竹蜻蜓,学得更带劲了。
天冷后,火塘边更热闹了,多了个小身影围着转。
小男孩坐在小板凳上,跟着学编竹筛,竹屑落了满身也不在意。
“你看这孩子,跟结巴小时候一个样,较真,”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添着炭。
学竹蜻蜓的姑娘笑着说:“这才好,编竹器就得较真,差一点都不行。”
结巴的孩子看着小男孩,突然觉得,这竹满堂的日子,就像这火塘,越烧越旺,暖烘烘的,照得人心亮。
跨年夜,竹满堂的灯笼又亮了,这次多了盏小男孩编的,虽然简单,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李奶奶端来饺子,笑着说:“人越来越多了,明年得搭个大竹棚,不然站不下。”
结巴的孩子喝着桂花酒,脸红红的:“咱……咱再种点竹子,让……让竹满堂的竹子,长……长满整个山坳。”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瞪了他一眼:“先把城里专柜管好再说,别净想些远的。”
学竹蜻蜓的姑娘和小男孩在旁边笑,火塘的光映着所有人的脸,暖融融的。
新年第一天,仨人带着小男孩,在新竹苗旁插了块竹牌,上面刻着“竹满堂第十一茬”,旁边多了个小小的身影,跟他们仨手拉手。
阳光穿过竹枝,在地上织出金闪闪的网,把五个身影缠在一起,像根越来越结实的竹绳。
结巴的孩子看着竹牌,突然觉得,说话结不结巴,真的一点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竹满堂的日子,像竹子一样,一茬接一茬,绿油油的,透着股生生不息的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