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数》篇开篇语:“谬数”--反套路的顶级智慧!藏巧于拙,用暗劲办大事
- “似石而玉,以鎛为刃”:看着像块普通石头,里头却是值钱的美玉;拿本该耕地的锄头(鎛)当刀用。说白了就是“装普通藏真本事,用看似不对的东西\/方法,干成正经事”。
- “去其昭昭,用其冥冥”:别用那些明面上的、谁都能想到的常规操作,改用那些藏着掖着的、看着“不按常理”的暗招。也就是“不走寻常路,放弃硬碰硬,靠隐蔽的巧劲解决问题”。
- “仲父有言,事可以隐”:管仲(齐桓公叫他仲父)说过,有些事没必要大张旗鼓,悄悄干反而能成。核心就是“能低调就别张扬,闷声做事比高调硬拼靠谱多了”。
这三句话凑一块儿,讲的就是“谬数”的精髓——表面用看似“离谱”“反常”的操作,实则藏着深谋远虑,靠逆向思维达成目标,说白了就是“用‘歪招’解难题,装糊涂办大事”。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谬数”不是真荒谬,是“反直觉的破局智慧”
“谬数”的本质是“不被表面规则束缚,以隐蔽、反常的方式绕开阻力”,核心逻辑可拆成三层:
1.藏锋自保:用“普通外壳”护“核心价值”
“似石而玉”的关键,是避免因“太扎眼”引麻烦。就像有本事的人故意装平庸,贵重东西用破布包着——把真本事、真价值藏在不起眼的外表下,既能躲开别人的嫉妒和打压,又能在关键时刻突然发力,这是“先保命、再成事”的基础。
2.错位破局:用“非对称方式”绕开常规死局
“以鎛为刃”的核心,是打破“什么东西就该干什么事”的思维定式。当常规方法行不通时,用看似“不对路”的手段反而能出奇制胜——比如打不过就故意示弱,麻痹对手后再找机会;明着争不到就悄悄铺垫,靠暗线达成目的,这是“避开正面冲突、降低难度”的关键。
3.隐迹行事:用“低调操作”藏意图、避风险
“去昭昭,用冥冥”和“事可以隐”,本质是“不把底牌亮出来”。明着干容易被对手预判、被旁人干扰,而悄悄行动能藏住真实目的——比如想扳倒对手,不直接吵架,悄悄收集证据等时机;想争取机会,不直白抢,靠攒人脉、做铺垫间接拿到,这是“提高成功率、减少麻烦”的核心策略。
二、核心启示:遇“硬拼没用\/局势复杂”,别死磕常规,用“逆向思维+低调布局”破局
“谬数”的智慧,对职场博弈、人际应对、危机化解等场景超实用:
- 职场藏锋:别急于显摆,用“平庸”当保护色
刚进新公司、或团队竞争激烈时,别一上来就亮全本事。可学“似石而玉”,先装“普通人”——不抢风头、不瞎提意见,先摸清规矩和人脉,等站稳脚了,再在关键项目里悄悄露实力,既避免被排挤、被领导提防,又能靠真本事出彩。
- 应对强敌:别硬碰硬,用“反套路”出奇招
面对比自己强的对手(比如强势领导、行业大佬),别用常规方法对抗。可学“以鎛为刃”,用“看似离谱”的方式破局——对手靠资源压你,你就走小众差异化路线;对手对你凶,你就故意装怂讨好,等他放松警惕再找他弱点反击,别傻乎乎以卵击石。
- 办棘手事:别瞎嚷嚷,用“低调操作”避风险
想推进敏感事、解决麻烦问题(比如揭发违规、抢稀缺资源),别大张旗鼓。可践行“事可以隐”——不公开说自己的目标,悄悄攒信息、搭关系;不直接跟阻力对着干,靠“借别人的手”“绕弯路”推进,比如想揭发问题,不自己举报,把证据悄悄给能管的人,既办成事,又不把自己卷进去。
简单说就是:“常规方法搞不定的时候,别死磕‘应该怎么做’,要敢想‘能不能换个反常的法子’。学会藏起锋芒、放下‘必须光明正大’的执念,用低调、隐蔽的方式布局,往往能在复杂局面里轻松破局。‘谬数’不是耍滑头,是看透人情世故后的逆向大智慧。”
【原文】
似石而玉,以鎛为刃;
去其昭昭,用其冥冥;
仲父有言,事可以隐。
集“谬数”。
下面,让我们进入《谬数》古代经典案例:
宋太祖:玩“精神忽悠”的高手!用僧人当“软武器”,轻松拿捏南唐后主
宋太祖赵匡胤听说南唐后主李煜特别痴迷佛法,就挑了个口才超棒的年轻和尚,派他渡过长江去见李煜。这和尚专门跟李煜聊佛法里关于“生命本质”的玄乎话题,把李煜忽悠得晕头转向。
李煜对这和尚那叫一个深信不疑,还把他吹成“一尊佛降临人间”。打这以后,李煜一门心思扑在佛法上,压根不再把治理国家、守卫边疆这些正经事放在心上。
茅元仪(明代军事大佬)说:“这跟越国用西施迷惑吴王夫差有啥区别?天下难道只有美色才能让人沉迷误事吗!”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不战而屈人,关键在“抓软肋+投所好,用精神沉迷废对手”
宋太祖没动一兵一卒就搞垮南唐的根基,核心逻辑是“精准打击人性弱点”的顶级谋略,拆解成两层:
1.看透弱点本质:沉迷爱好成“执念”,就是致命破绽
他看准了李煜的死穴——身为皇帝却把个人爱好(佛法)当成了人生执念。这种过度沉迷会让人脱离现实,把精神寄托放在虚无的事物上,进而荒废本职。对帝王来说,沉迷爱好就等于放弃治国责任,这正是可以被利用的致命破绽。
2.用“投其所好”当陷阱:以“迎合爱好”为幌子,行“精神瓦解”之实
他不搞硬碰硬的军事对抗,而是用“顺毛摸”的温柔套路。派懂佛法、会说话的和尚,用李煜最痴迷的话题切入,先获取信任和崇拜,再一步步让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种“用爱好当诱饵”的精神忽悠,比打仗更省力,还能让对手在毫无防备中慢慢垮掉,实现“不费一兵一卒削弱敌人”的目的。
二、核心启示:对付对手\/竞争,别硬拼,用“抓软肋+精准渗透”轻松破局
宋太祖这招,不管是职场竞争、商业博弈还是人际应对,都超有用:
- 职场斗对手:抓他“沉迷点”,打乱他节奏
要是遇到跟你抢机会的同事,别光靠拼业绩硬刚。先观察他的“过度爱好”——比如他沉迷追剧,就找机会跟他聊剧情分散精力;要是他急于求成,就故意说有个“能快速出成绩”的项目坑他跳,让他因急功近利出错,你就能趁机抢占先机。
- 商业搞竞争:投对手“需求点”,歪掉他方向
跟竞品抢市场,别只打价格战。看看对手老板或团队的“执念”——比如对手老板就想快速赚钱,你就推出个“短期暴利但没长期价值”的合作,诱使他偏离核心业务;要是对手主打“文艺情怀”,你就针对性做更戳情怀的产品,用软套路抢他客户。
- 人际控局面:摸准对方“喜好点”,拉近距离或避麻烦
跟人打交道,想拉关系或躲冲突,就盯准对方的喜好。比如想让领导看重你,就摸清他的工作风格——他爱数据你就用数据说话,他爱效率你就精简汇报;要是遇到难搞的人,就用他感兴趣的话题转移注意力,别跟他正面刚,轻松掌控相处节奏。
简单说就是:“搞定对手不一定非要比谁拳头硬,找准他的软肋和执念,用‘投其所好’的方式从精神上渗透,就能以最低成本让他自乱阵脚。不管是职场、商场还是人情场,看透人性弱点并善用,比盲目硬拼聪明多了。”
【原文】宋太祖
宋祖闻唐主酷嗜佛法,乃选少年僧有口辩者,南渡见唐主,论性命之说。唐主信重,谓之“一佛出世”,由是不复以治国守边为意。
茅元仪曰:“与越之西子何异,天下岂独色能惑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