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不争“座位”争“主动权”,才是真清醒!
王阳明(王守仁)活捉叛贼朱宸濠后,江彬等人这才赶到。他们一来就散布谣言诬陷王阳明,王阳明却完全不在意。
初次见面时,江彬一伙人事先在旁边设了座位,想让王阳明坐那里,自己则占据主位。王阳明假装没看懂他们的心思,径直走到主位坐下,还把旁边原本给江彬他们准备的座位挪到了下位。江彬等人立刻说出难听的话,王阳明却用日常社交的礼貌态度,平静地跟他们讲道理。后来又有人帮王阳明解围,江彬一伙人才不情愿地坐到了下位。
王阳明不是真要争一个座位,而是担心一旦接受了江彬他们安排的“从属位置”,就会被他们牵制。往后处理平叛后续的事,所有主动权都会落到江彬手里,自己想做什么都没法自主了。(边批:这眼光太长远了!)
【管理智慧】
一、王阳明的“抢位逻辑”:不是争面子,是保“做事的话语权”
王阳明敢跟江彬硬刚抢主位,绝不是“小心眼、爱摆谱”,而是精准掐住了“职场\/官场的潜规则——座位背后是话语权,第一步妥协,后面就会步步被动”。江彬他们想靠“让偏席”拿捏他,本质是想抢“平叛后续事宜的主导权”,王阳明要是认了,后续就得被牵着鼻子走,啥正经事也干不成。
核心逻辑:“座位”是表象,“能不能说了算”才是关键
在江彬眼里,“让王阳明坐偏席”是“立规矩”:你只是个地方官,我们是皇帝身边的人,得听我们的;但在王阳明眼里,“坐主位”是“保底线”:平叛是我牵头干的,怎么收尾得按我的来,要是听你们瞎折腾,百姓得遭殃,朝廷也得乱。这就像现在职场里,项目是你牵头做的,突然来个“空降领导”想抢功劳,故意让你坐旁边听他指挥——你要是坐了旁边,后续改方案、报功劳,都得听他的,之前的心血很可能白付。
二、当代“王阳明式保权”案例:不妥协“表面规矩”,守住做事的话语权
王阳明这种“关键节点不妥协,保话语权好办事”的思路,现在不管是职场项目、团队管理,还是合作对接,用好了都能“避免被拿捏,顺利推进事”——比“忍一时风平浪静”的老好人,少踩太多“被抢功、被瞎指挥”的坑。
案例1:项目组长拒坐“偏席”,保住半年心血不被瞎改
某互联网公司的小李,牵头做了半年的“社区电商用户增长项目”,从方案设计到落地测试,全是他和团队熬出来的,眼看就要出成果。总部突然派来个王总监,说是“协助推进项目”,实则想抢功劳(业内叫“摘桃子”)。
第一次项目会,王总监故意把会议室主位留给自己,还让助理给小李搬了个靠门的偏席,说:“小李啊,你坐这儿方便记笔记,我来牵头汇报进度。” 小李没忍,笑着走过去说:“王总监,按咱们公司的规矩,项目负责人坐主位汇报,您是协助指导,坐我旁边更方便随时提建议,您看这样更高效吧?” 没等王总监反应,小李直接坐到主位上,打开电脑开始汇报项目细节,还特意提了“每个阶段的进度都已报备总部,改动会延误上线时间”。
王总监没辙,只能坐旁边。后续王总监想改核心方案(其实是想加自己的想法抢功劳),小李以“总部已批方案,改动需重新报备,会错过上线窗口期”为由拒绝,最后项目顺利上线,用户增长超预期,功劳也稳稳落在小李团队——这就是王阳明“抢主位”的现代版:不是争面子,是保“做事的主导权”,不然被瞎指挥一通,再好的项目也得黄。
案例2:部门主管拒“被架空”,守住核心业务管理权
某快消公司的市场部主管张姐,负责公司核心的“新品推广”业务,做得一直很好。公司新招了个“营销副总”,想把新品推广业务抓在自己手里,第一次部门会就说:“以后新品推广的方案,先给我过,你们再执行,张姐你协助我就行。” 还故意把张姐的办公位从“部门核心区”调到了“边缘角落”,意思是“你没话语权了”。
张姐没妥协,直接找副总说:“新品推广的流程,公司之前定过‘部门主管牵头,副总把关’,不是‘副总牵头’——而且我手里有过去3年的新品数据,知道哪些渠道管用,要是我只‘协助’,很多细节对接不上,会影响推广效果。办公位我也得调回去,不然团队找我沟通不方便,耽误进度。” 说完没等副总同意,张姐就把办公位调回了核心区,后续方案也坚持“先跟团队定,再给副总把关”,没让自己被架空。最后新品推广效果超预期,副总也没辙——这和王阳明“保话语权”的逻辑一样:关键业务的主导权不能让,一旦让了,不仅自己的价值没了,还得背“没做好”的锅。
三、核心启示:想不被拿捏,记住王阳明的2个“不犯傻”
王阳明的智慧,说到底就是“不犯傻妥协表面规矩,不犯傻放弃核心话语权”——他知道“座位”只是个由头,真正要保的是“能按自己的思路把事做好”的权力。不管是做项目、管团队,还是跟人合作,想避开“被抢功、被瞎指挥”的坑,记住这两点:
1.不犯傻“忍一时”:关键节点的“表面规矩”,背后是话语权
遇到“让你坐偏席”“让你协助别人”“把你调离核心区”这种事,别先想着“忍忍就过去了”,先想“这是不是在抢我的话语权?”王阳明没忍偏席,是怕后续被江彬瞎指挥;小李没忍偏席,是怕项目被改黄;张姐没忍调工位,是怕被架空——关键节点的第一步妥协,会让你后续步步被动。
2.不犯傻“只争气”:争的是“能做事的权力”,不是“一口气”
王阳明抢主位,不是“跟江彬置气”,是为了“按自己的方式处置平叛后续,不坑百姓、不坑朝廷”;小李抢主位,不是“跟王总监作对”,是为了“保住团队半年的心血,让项目顺利落地”。争的不是面子,是“能把事做好的权力”——要是为了争口气瞎闹,反而会丢了话语权,那就真傻了。
【原文】王守仁
阳明公既擒逆濠,江彬等始至,遂流言诬公,公绝不为意。初谒见,彬辈皆设席于旁,令公坐。公佯为不知,竟坐上席,而转旁席于下。彬辈遽出恶语,公以常行交际事体平气谕之,复有为公解者,乃上。公非争一坐也,恐一受节制,则事机皆将听彼而不可为矣。(边批。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