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郢都的夜色浓稠如墨,唯有王宫书房的烛火刺破黑暗。青铜灯台的火焰在陶制灯罩里明明灭灭,将熊旅的身影投在绘满云雷纹的墙壁上,宛如蛰伏的巨龙。案几上摊开的羊皮地图泛着陈旧的光泽,中原大地的山河城邑在烛火下若隐若现,晋、齐、宋、郑等国的边界用朱砂勾勒,仿佛随时会渗出鲜血。
熊旅端起青铜酒爵轻抿一口,辛辣的滋味在喉间散开,却没能驱散他眉间的阴霾。“诸位可知,晋国新铸的兵器已装备半数军队?”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齐顷公在东方厉兵秣马,表面上与晋国互有龃龉,可一旦楚国的锋芒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这两个宿敌定会瞬间化干戈为玉帛。”
令尹孙叔敖整了整玄色长袍,他的目光如炬,在地图上缓缓游走:“大王所言极是。臣以为,与其贸然与晋、齐正面对抗,不如先从依附于他们的小诸侯国下手。”他拿起一根竹制的指示棒,轻轻点在陈国与蔡国的位置,“这两国向来是晋、齐在中原的眼线,若能将其纳入楚国版图,不仅能削弱对手的势力,更能在中原腹地撕开一道口子。”
“可这两国背后有晋国支持,贸然出兵,恐引火烧身。”熊旅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孙叔敖胸有成竹地一笑:“大王不必担忧。臣已派人暗中联络陈国、蔡国的贵族,他们对晋国强加的赋税早已怨声载道。只要楚国能许以利益,许以安宁,他们定会为我所用。”
大将军养由基按了按腰间佩剑,虎目圆睁:“臣愿率水师沿淮水东进!”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自信,“淮水是中原重要的水上要道,控制了淮水,便能掐住晋、齐两国的咽喉。楚国水师天下无敌,定能将淮水变成我们的护城河!”养由基出身于楚国将门,自幼习练箭术,能百步穿杨,在战场上更是勇猛无比,他的自信并非空穴来风。
熊旅赞许地点点头,又将目光转向太子熊审:“审儿,你也说说。”
熊审起身行礼,少年的面容上透着与其年龄不符的沉稳。他凝视着地图,缓缓说道:“儿臣以为,军事行动固然重要,但外交手段同样不可忽视。齐、晋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我们可派遣能言善辩之士,深入两国,离间其关系。让他们忙于内斗,无暇顾及楚国在中原的行动。”
“好!”熊旅猛地拍案而起,眼中精光闪烁,“孙叔敖谋划布局,养由基领军作战,审儿负责外交周旋,如此一来,何愁中原不定?”
孙叔敖却又神色凝重地补充道:“不过,此事需万分谨慎。一旦消息泄露,晋、齐定会联手抗楚,那时楚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传令下去,此事仅限今日在场之人知晓。”熊旅目光如鹰,扫视着众人,“若有半点风声走漏,定斩不赦!”
养由基抱拳应道:“臣定当严守机密!末将即刻回营,整顿水师,随时听候调遣!”
熊审也坚定地说:“儿臣明日便挑选合适的使者,制定离间之计。”
夜色渐深,书房内的商议仍在继续。众人就具体的行动计划展开了细致的讨论,从兵力部署到外交策略,从粮草供应到情报传递,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熊旅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开怀大笑,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楚国大军横扫中原,各诸侯国俯首称臣的壮丽景象。
待商议结束,东方已泛起鱼肚白。熊旅站在书房门口,望着渐渐亮起的天空,心中豪情万丈。楚国八百年的基业,即将在他手中迈向新的巅峰。而这一场密议,将成为楚国逐鹿中原的起点,一场改变天下格局的大戏,正缓缓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