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如果说,以“定海神沙”为代表的大基建,是顾昭为天津卫塑造的强健骨骼,那么他接下来所做的一切,则是在为这具骨骼,注入一颗由煤铁驱动、蒸汽轰鸣的、史无前例的强大心脏。

这项伟业的起始点,源于一场能源的革命。

军械总局天津分部的临时工坊内,孙元化与石铁生,正带领着一群最顶尖的工匠,围着几座新砌的、密封性极好的砖窑,神情紧张而又期待。这,便是顾昭根据后世记忆,画出的“干馏炼焦炉”的简易图纸。

长久以来,大明乃至全世界的冶铁,都依赖于木炭。然而木炭的生产,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对森林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更重要的是,木炭燃烧的热值和纯度,已经达到了这个时代冶金技术的上限。

“侯爷,此法……当真可行?”石铁生看着工人们将黑漆漆的煤块送入窑中,然后将窑门密封,只留下小小的排气孔,心中充满了疑虑,“煤炭杂质甚多,且烟熏火燎,素来被视为‘劣等’燃料,用其炼钢,只怕会污了上好的精铁。”

“石总匠,眼见为实。”顾昭微微一笑,“我们并非直接用煤,而是要‘炼’煤。隔绝空气,以烈火将其中的杂质与水分‘逼’出来,剩下的,便是百炼成钢的‘钢筋铁骨’。”

经过数个时辰的闷烧,当窑门再度开启时,一股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窑内的煤块,已经变成了一种银灰色、满是细密孔洞、质地坚硬的多孔固体。它,就是焦炭。

当第一批焦炭被送入改良后的高炉时,奇迹发生了。焦炭燃烧所产生的炽热高温,远非木炭可比,它轻易地将铁矿石熔化成了奔腾的铁水。更重要的是,由于杂质极少,炼出的生铁,纯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场能源革命的成功,为接下来的工业爆炸,提供了最澎湃的动力。

在距离天津卫城数十里外,一片靠近开平煤矿与滦州铁矿的荒芜平原上,一座真正的工业巨兽,开始拔地而起。顾昭将其命名为——“天津煤铁复合体”。

这个名字,对于大明朝的任何人来说,都显得陌生而怪异。但若有人能从高空俯瞰,便会为其展现出的、超越时代的恢弘与严谨,而感到深深的战栗。

来自保定的年轻工匠李四,第一次跟随时任军械总局副总匠的石铁生,踏入这片区域时,他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传说中阎罗王的炼狱。

数十根高耸入云的巨大烟囱,正不知疲倦地向着天空喷吐着浓密的黑烟,将整片天空都染上了一层工业的灰色。巨大的厂房,如同匍匐的钢铁巨兽,鳞次栉比,连绵不绝。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煤烟与炙热的铁锈混合在一起的味道。而最让他震撼的,是那永不停歇的、仿佛大地心脏在搏动般的巨大轰鸣声。

“石…石总匠,这…这里就是您说的新工坊?”李四结结巴巴地问道,眼中满是敬畏与恐惧。

石铁生的脸上,早已没有了当初的疑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狂热、骄傲与深深震撼的复杂神情。他指着远方,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看!那便是侯爷所说的‘流程一体化’!”

李四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条由厚重枕木铺设的简易铁轨,从远方的矿山一直延伸到厂区。无数辆由骡马拖拽的矿车,满载着乌黑的煤炭,在铁轨上汇成一条川流不息的黑色长河,直接送入一座座巨大的焦化炉。炼成的焦炭,又通过另一条轨道,与从另一方向运来的铁矿石,一同被送入十几座高耸的炼铁高炉之中。

“看到那些高炉了吗?”石铁生指着那些不断喷出火舌的庞然大物,“用上了焦炭,我们一座高炉一日产出的生铁,就比得上过去京师最大的官营造铁厂十座高炉的总和!”

而在高炉的不远处,是整个复合体的心脏——炼钢车间。在这里,李四看到了他毕生难忘的一幕。工人们将奔腾的、呈金红色的铁水,从高炉中引入一个巨大的、梨形的、可以转动的铁罐子(早期转炉)里。随着一声令下,巨大的风箱(由水力驱动)开始向转炉底部鼓入强劲的气流。

“轰——!”

一道数丈高的、夹杂着无数金色火星的白色烈焰,猛然从转炉的开口处喷涌而出,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那景象,宛如一条被囚禁的巨龙,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这是…这是在做什么?”李四吓得几乎瘫倒在地。

“这是侯爷发明的‘吹气炼钢法’!”石铁生大吼道,声音几乎被巨响所淹没,“通过吹入空气,让铁水中的杂质自行燃烧!无需再像过去那样,靠老师傅千锤百炼才能去除!一炉钢,从入料到出炉,只需不到一个时辰!”

当炼钢结束,优质的钢水被铸成一块块标准的钢锭。这些钢锭,一部分被送去锻造车间,轧制成铁轨、钢筋和各种板材,而另一部分精华,则被送往最核心的机械厂。

在这里,李四见到了被所有工匠奉为神物的“工作母机”。

一台由巨大水车驱动的、长达数丈的机器,正稳稳地转动着。一根粗大的炮管毛坯被牢牢固定在上面,而一根由最坚硬的合金钢制成的钻头,正缓慢而坚定地深入其中,切削出一条条均匀而精密的螺旋状膛线。这,就是水力镗床。它的出现,让过去需要顶级工匠耗时数月才能完成的膛线拉制工作,变成了一个可以批量复制的标准化流程。

不远处,一个由实验性蒸汽机驱动的巨大锻锤,正有节奏地起落。每一次落下,都伴随着地面的震颤,能将烧红的钢锭,轻易地锻造成任何想要的形状。还有那些同样由水力或蒸汽驱动的原始车床、铣床,它们能以远超人手的精度和效率,加工出各种复杂的金属零件。

这些“工作母机”的诞生,标志着天津的工业体系,已经完成了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工厂”的终极蜕变。

而这种蜕变的最终成果,便是在兵工厂里,那条令人叹为观止的武器流水线。

数百名工人,站在长长的生产线两旁,每个人都只负责一道简单的工序。有人负责用车床切削枪管,有人负责冲压扳机,有人负责组装燧发机。所有的零件,都由“工作母机”以统一的标准生产出来,可以完美地互换。一杆杆崭新的、闪烁着金属寒光的步枪,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生产线的末端成型。

这,便是“天津1型”燧发步枪。它拥有远超旧式火绳枪的射程和精度,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标准化”。任何一个零件损坏,都可以在战场上快速更换,其所代表的战争潜力,是旧时代军队无法想象的。

而在另一条生产线上,一门门炮身光滑、造型优美的12磅青的朋友战加农炮也相继下线。它们配有手摇式的简易高低机和方向机,以及刻着度数的瞄准标尺。甚至连炮弹,都实现了口径、重量和火药包的完全统一。

石铁生抚摸着一杆刚刚走下生产线的步枪,感受着那冰冷而致命的质感,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他终于明白了顾昭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真正的强大,不是依赖于某一个天下无双的神匠,而是要建立一个,能让成千上万个普通人,都能稳定地、源源不断地创造出‘神兵利器’的体系。”

而现在,这个体系,已经在这片土地上,伴随着黑烟与轰鸣,诞生了。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