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蝉小筑”的日子,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
我住在了别墅二楼一间僻静的客房。每日,苏青会给我一杯那种奇异的药茶,其修复效果远超我的想象,不过三五日功夫,“蕴灵秘术”对经脉造成的暗伤便已好了七七八八,灵台的气旋也重新变得凝实、活跃,甚至比受伤前还壮大了一圈。
更重要的是,此地的环境。庭院中那枚青色蝉蜕不知是何宝物,竟能汇聚并纯化周遭灵气,使得小筑内的灵气浓度远超外界。在这里修行一日,堪比在外界苦修数日。那篇古老歌诀自行运转的效率大大提升,我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在稳步增长。
苏青并未过多打扰我,大多数时间,她要么在自己房中不知忙些什么,要么就在庭院那棵古树下抚琴,琴音清越,与蝉蜕的微光交融,让整个小筑的氛围愈发宁静悠远。
直到我的伤势基本痊愈。
这日清晨,我照常在院中练习“守心印”,感受着气机与周围环境的交融。苏青端着一套紫砂茶具,走到了树下的石桌旁。
“过来坐。”她沏上茶,香气清冽。
我依言坐下。知道“教学”或者说“试探”,要开始了。
“你的‘守心印’,只得其形,未得其神。”苏青开门见山,毫不客气,“守心守心,你可知要守的,究竟是什么?”
我沉吟片刻,回想自己的使用经历:“守护心神,不受外邪侵袭?”
“只对了一半。”苏青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更重要的是,守住你自身的‘界限’。”
她伸出一根纤纤玉指,点向庭院角落的一丛翠竹。只见那竹叶无风自动,发出沙沙声响,一股柔和的、充满生机的气息弥漫开来。
“你能感觉到它的‘生气’,对吗?这是‘守心’一脉的灵觉天赋。”苏青话锋一转,“但现在,尝试用你的意念,去‘融入’它,去感受它从根系汲取养分,在茎秆中流动,在叶片间呼吸的整个过程。”
我依言尝试,将灵觉缓缓延伸向那丛翠竹。起初,只能模糊地感应到那团蓬勃的生机。但当我集中精神,试图更深地“融入”时,异变发生了!
我的意识仿佛真的进入了一种奇特的视角,感受到了泥土的湿润、根须的伸展、水分和养分在竹节中上升的微动……然而,与此同时,一股属于植物的、冰冷的、无序的杂念也顺着这连接,猛地反向涌入我的脑海!那是对阳光的本能渴望、对风雨的微弱恐惧、一种浑浑噩噩的生长意志……
我的灵台瞬间受到冲击,气旋一阵紊乱,眼前甚至出现了片刻的恍惚!
“咄!”
苏青一声轻喝,如同暮鼓晨钟,在我耳边炸响。
我猛地回过神来,惊出一身冷汗,赶紧切断了那诡异的连接。
“明白了吗?”苏青看着我,眼神清亮,“万物有灵,亦有其‘念’。你的灵觉是感知外界的桥梁,但你的心,必须是这座桥梁的主人,而非被对岸的风景同化。‘守心印’的真正神髓,在于明晰自我与外物的界限,护持灵台不染尘埃。否则,感知越深,堕入‘妄境’、被外邪同化的风险就越大。”
我恍然大悟!之前使用“守心印”,更多是把它当作一个防御罩和隐匿术,从未想过其在“感知”层面的凶险与精妙。奶奶的传承,果然博大精深。
“请苏姐指点。”我心悦诚服,改变了称呼。
苏青对于这个称呼不置可否,继续道:“你的根基法门(古老歌诀)是上乘传承,按部就班即可。但在运用之妙上,你还差得远。从今天起,除了修炼,你每天用两个时辰,尝试去‘感知’这院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不需要融入,只需清晰地‘看见’它们的‘气息’和‘状态’,并时刻运转‘守心印’,确保自身灵台澄澈,不被任何外念沾染。”
这无疑是一种极其精微的修炼,是对心神掌控力的极致锤炼。
接下来的日子,我便沉浸在这种独特的修炼中。从最初感知竹叶的摇曳都险些心神失守,到后来能清晰地“看”到石块内部的沉凝、泥土中微生物的微弱生机,而自身灵台却如古井无波。
我的灵觉变得愈发敏锐和“精准”,对自身力量的掌控也提升了一个台阶。我甚至尝试将这种掌控力运用到“封灵刃”上,虽然依旧无法揭开符纸,但与之的共鸣却更加得心应手。
期间,我也曾试探地问起青云观的情报和老周的下落。
关于青云观,苏青透露的不多,只确认其内部等级森严,除了已知的“血炼堂”,还有执掌刑罚的“戒律堂”和最为神秘的“内观”。观主常年闭关,大小事务主要由几位长老把持,玄清便是其中之一。
而关于老周,苏青只是摇了摇头。
“我派人查过,他不在青云观手里,也不在县城的医院或警局。那天他拦住追兵后,似乎……消失了。”她顿了顿,补充道,“有两种可能,一是他用了某种我们不知道的方式脱身,隐匿了起来;二是……有第三方势力插手,带走了他。”
老周失踪了?我的心沉了下去。无论是哪种可能,都意味着局势更加复杂。
这一日,我刚刚结束感知修炼,正在树下调息。苏青从外面回来,神色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收拾一下,我们可能要换个地方了。”她开口道。
我心里一紧:“被发现了?”
“还不确定。”苏青摇了摇头,“但城里的‘眼睛’多了不少,不仅仅是青云观的。而且,我感觉到一种……令人不安的窥伺感,不像人类的手段。”
她看向我:“你的‘问心’修炼也算小有成效,是时候出去活动一下了。今晚,陪我去个地方。”
“去哪里?”
“见一个人。”苏青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一个可能知道‘青松客’下落,或者至少,能告诉我们现在到底被多少双眼睛盯着的人。”
竹影摇曳,微风拂过。
短暂的宁静即将结束,新的风波,已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