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与阻力并存的僵局,持续了将近一个月。这一个月里,表面风平浪静,水下却暗流汹涌。
公安部经侦小组在老陈的密切配合下,对昌明科技、陈克艰以及“清州宏图文化”展开了紧锣密鼓的秘密侦查。专业的金融分析手段和侦查权限,很快取得了突破。他们追踪到陈克艰通过其亲属控制的多个账户,定期向“宏图文化”支付大额“咨询费”,而“宏图文化”在扣除一部分“运营成本”后,其余资金迅速通过复杂的地下钱庄网络流向境外,最终汇入的账户,与魏长山女友在海外部分消费的支付账户存在重叠。这条国内的资金链条,虽然仍未直接指向魏长山名下的房产,但已经清晰地勾勒出“企业 -> 掮客 -> 境外”的洗钱路径。
然而,关于魏长山海外资产的核心证据——悉尼别墅和加州庄园的实际所有权证明,以及购房资金的直接来源——依然卡在海外取证的瓶颈上。国际司法协作程序缓慢且充满不确定性,而对手似乎也加强了海外资产的防护,调查一度陷入停滞。
就在这看似胶着的时刻,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口,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出现了。
这天下午,小林正在例行监控与海外相关的情报源,一个经过多重加密、几乎被遗忘的特定信道,突然收到了一条来源不明的信息。信息极其简短,只有一个位于瑞士某私人银行的名称,一个保险箱编号,以及一组复杂的密码。
没有发件人信息,没有说明,仿佛幽灵的低语。
小林的心脏猛地一跳,他立刻意识到这可能非同小可。他不敢怠慢,第一时间报告了赵晓颖和老陈。
“瑞士私人银行?保险箱?”老陈的呼吸有些急促,“这……这会不会是……魏长山他们藏匿关键证据的地方?”
“可能性极大!”赵晓颖眼中精光一闪,“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虽然有所松动,但私人保险箱依然是隐藏秘密的绝佳场所。账本、密钥、股权证明、甚至是记录行贿的日记……都有可能在那里!”
“可是,这信息来得太诡异了。”小林保持着冷静,“会不会是陷阱?对手故意引我们上钩,让我们在海外采取非法行动,然后借此打击我们?”
这个担忧非常现实。在瑞士,非法获取银行信息是重罪。
“风险确实存在。”赵晓颖沉吟道,“但这个机会太难得了。如果里面真的是铁证,我们就能打破僵局!”她迅速思考着,“我们不能自己动手,甚至不能让我们合作的国际调查机构去碰,这太危险。”
她立刻通过绝对安全的渠道,联系了公安部经侦局的老王副处长,将这一突发情况和信息来源(匿名的)一并汇报。
老王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显然也在评估其中的风险和机遇。“信息我知道了。这件事非常敏感,你们不要再有任何动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我来处理。”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是赵晓颖职业生涯中最漫长、最煎熬的等待。她不知道老王会如何运作,不知道这究竟是陷阱还是天赐良机,更不知道远在瑞士的那个保险箱里,究竟藏着天使的福音,还是魔鬼的诅咒。
第三天凌晨,赵晓颖加密手机的专用频道,收到了一条来自老王的简短信息,只有四个字:“东西到手。”
紧接着,一份高度加密的文件包被传送过来。赵晓颖用颤抖的手输入密码,文件解压。里面是数百张高清照片的扫描件。
当第一张图片在屏幕上展开时,赵晓颖、老陈和小林(被紧急叫来)几乎同时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个棕褐色的硬皮笔记本,封面上没有任何字样。但翻开的内页,是用清晰有力的钢笔字记录的一笔笔账目!时间、地点、人物、金额、事由,一应俱全!
· “x年x月x日,收清州胡(三强) via 陈(克艰),美金伍佰万,备注:富民路项目‘关照费’。”
· “x年x月x日,转魏(长山)指定境外账户,美金叁佰万,备注:悉尼房产首付。”
· “x年x月x日,收昌明科技 via ‘宏图’,美金叁佰万,备注:产业基金一期‘答谢’。”
· “x年x月x日,转魏(长山),美金贰佰万,备注:加州庄园购置。”
· “x年x月x日,收鼎嘉实业,人民币两千万,备注:土地性质变更‘协调费’。”
· “x年x月x日,赠刘(明坤)瑞士腕表一块,价值人民币捌拾万,备注:项目评审‘辛苦费’。”
· “x年x月x日,与魏(长明)秘书长于‘听雨轩’会面,呈上翡翠摆件一件(估值未知),汇报清州工作,秘书长指示‘稳妥推进’。”
……
一页页翻下去,触目惊心!这个笔记本,赫然是一个权力掮客——很可能是已经“被自杀”的梅姐级别,甚至更高级别——记录下的行贿受贿、利益输送的“黑账本”!它清晰地记录了以魏长山为主要受益人,其父魏长明(虽未直接收钱,但多次“会面”、“汇报工作”并收受贵重礼品),刘明坤、陈克艰、胡三强旧部以及多家企业共同构成的庞大腐败网络!资金流向、利益关联、甚至某些隐秘的会面和指示,都白纸黑字,记录在案!
这不仅仅是线索,这是铁证!是足以将整个利益集团连根拔起的死刑判决书!
除了账本,保险箱里还有几份关键的股权证明文件复印件,清晰地显示悉尼那处别墅和加州庄园的离岸控股公司的最终受益人,就是魏长山!还有几份经过公证的、魏长山签署的授权文件,授权其女友处理相关资产的交易和收益。
“我的天……”老陈扶着桌子,声音都在发抖,“这……这简直是一座金山!不,是足以炸平整个黑金帝国的炸药库!”
小林的脸上也充满了震撼和兴奋:“有了这个,之前所有的数据分析、海外取证的间接证据,全部被串联起来,夯实了!铁证如山!”
赵晓颖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和愤怒,仔细审视着这些文件。账本的笔迹苍劲有力,记录风格冷静客观,像是一个训练有素的会计师或律师所为。她注意到,记录截止到大约半年前,似乎戛然而止。
“这个记录者……是谁?他为什么要把这么要命的东西放在瑞士?又为什么……会有人把这个信息送给我们?”赵晓颖提出了关键问题。
老王的后续信息解答了部分疑惑。信息源依然成谜,但经过初步研判,排除了陷阱的可能性。推测有两种可能:一是记录者本人(可能是核心圈内因分赃不均或预感危险而留后路的人)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比如被迫害或生命受到威胁),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将信息送出;二是瑞士银行内部某些秉持正义感的人士,在了解到账户与中国的腐败案件可能有关后,冒着风险提供了信息。无论是哪种,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反映了对手集团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或者其罪恶行径已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现在不是追究信息来源的时候。”赵晓颖迅速冷静下来,“当务之急,是如何运用好这些铁证!”
她立刻与老王进行了紧急沟通。双方达成共识:
1. 绝对保密: 铁证的存在,仅限于极少数核心人员知晓,严防消息泄露导致对手狗急跳墙,销毁其他证据或外逃。
2. 司法转化: 由公安部经侦局立即启动程序,通过正式的国际司法协作渠道,请求瑞士方面协助固定和认证这些证据的合法性,使其能够在国内法庭上使用。
3. 同步布局: 在国内,依据铁证提供的精确名单和事实,纪检和公安部门立即着手,秘密部署对魏长明、魏长山、刘明坤、陈克艰等所有涉案人员的监控和控制措施,只待时机成熟,统一收网。
4. 策略运用: 赵晓颖团队暂时按兵不动,继续以常规节奏进行“调查”,迷惑对手,为官方的秘密部署争取时间。
关掉加密通讯,赵晓颖走到窗边,窗外已是晨曦微露。黎明的光线驱散了黑夜,也仿佛驱散了笼罩在清州上空已久的腐败阴霾。
她看着电脑屏幕上那清晰无比的账目记录,心中百感交集。从父亲含冤而死,到自己孤身追查,遭遇重重阻力,几乎陷入绝境,再到组建团队,运用智慧和技术,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这足以定鼎乾坤的铁证,竟以这样一种近乎奇迹的方式,落到了她的手中。
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但这无疑是开始的结束。最艰苦的调查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将是正义的雷霆降临。
“爸,您看到了吗?”赵晓颖在心中默念,“那些害您的人,那些蛀蚀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蠹虫,他们的末日,就要到了。”
铁证到手,如同掌握了开启胜利之门的唯一钥匙。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选择最合适的时机,以最有力的方式,将这扇通往无尽黑暗的大门,彻底轰开。一场席卷全省乃至更高层面的廉政风暴,即将因为这来自瑞士阿尔卑斯山深处的绝密文件,而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速度,悍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