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黄昏时分,马嬷嬷匆匆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沉甸甸的袋子和一本账本。
马嬷嬷满脸笑容地走到林雅君面前,双手将东西递上,用喜悦的口气说起了话:“小姐,这是今天铺子的收益。刚才老奴的相公来送银子时,还告诉了老奴一个好消息。”
林雅君接过袋子看了一眼,手翻着账本查看,顺口问:“哦?是什么好消息?”
马嬷嬷喜滋滋地回答道:“有媒人来给巧晴提了一门亲事!”
林雅君怔了一下,抬起头来见马嬷嬷双眼放光,她点了点头,淡声道:“恭喜了,嬷嬷。”
马嬷嬷忍不住介绍了未来女婿的情况,“他叫肖三是丞相府的马夫,年方十七,是丞相府管家的小儿子,未来前途无量。”
林雅君听闻后,嘴角微微上扬,说道:“这是一门很不错的亲事。”
林雅君的目光随即转向一旁的巧晴,只见巧晴双颊绯红,娇羞地低着头,对这门亲事毫不感觉到意外,只有满脸的喜悦。
这说明,巧晴事先就得知了丞相府管家来提亲的事。
林雅君不由得在心中暗自思忖:“巧晴还极力建议我嫁给丞相府的守门小厮,如今一看,她是有自己的好盘算。”想到此处,林雅君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厌恶之感。
做奴仆的巧晴能嫁给管家的小儿子,而自己是她的小姐,她则要我去嫁给丞相的守门家生奴才小厮。
原来,在巧晴的心中,自己竟然还不如她一个奴仆。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再念及主仆之间的那点薄薄的情份?
林雅君在心中暗下决心,既然巧晴对自己如此轻蔑,那她也不必再对巧晴有任何怜悯之心。
刚才巧晴对林雅君极其无礼,不只是给脸色,还将她差点推在地上。林雅君回推了一把,随后用毒针刺了她一下。
如果,巧晴以后态度有改变,林雅君便会给她解药,如果不改,林雅君也不予理会她,由着巧晴时不时受病痛的折磨。
林雅君一刻也不想留巧晴在身边,万一她再惹怒自己,必会动手杀人。
她暗道:“我就要成亲了,大喜的日子不想杀人。”
想到这里,林雅君开口对马氏道:“巧晴定了一门好亲,这可是件大喜事!那就让她回家安心绣制嫁衣,也不必再来府里当值。”
马氏和巧晴闻言,皆是一脸惊愕地看向林雅君,显然她们母女两人没有料到小姐会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
马氏急忙说道:“小姐,这怎么行?巧晴一直都在府里尽心尽力地伺候您,您这突然让她走,您可就少了个得力的帮手!”
林雅君腹诽:是少了月银,还少了做手工的那些铜板吧!她们母女一个月就手工活也能从林雅君手上赚得二三十两银子,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额。
林雅君嘴角微扬,露出一丝讥嘲的笑容,“本小姐有下人伺候,宗正寺刚才送来的那两个宫人足够用了。”她的语气平静而坚决,并没有改变主意的打算。
“小姐,您就要出嫁了,接下去会更加需要忠心的下人伺候,那两个宫里的人哪有我们忠心,小姐,您不能放了巧晴呀。”马氏着急地努力说服着林雅君。
她见林雅君没有答应,于是又说,“您要不用巧晴,恐怕会影响到我相公卖货的心情。”言下之意,放了巧晴,段大义不会这么卖力为林雅君赚银子。
林雅君听了这明显有威胁的话,对马氏也心生出厌恶。
一个做奴的人,居然敢出言威胁主人。
林雅君冷着脸对马氏说道:“马嬷嬷,你的儿子即将迎娶新娘,女儿也已经定下亲事,想必家中有许多琐事需要你去操持。你同巧晴一起回家,不必在我身边当差了。”
马氏和巧晴听到这话,如遭雷击般呆住了,完全没有预料到小姐会突然赶走她们。
原本,她们母女俩还盘算着能从小姐这里多捞些银子,好给巧晴置办一份丰厚的嫁妆。
就在下午,林雅君在前院去保护赵灿辰的时候,巧晴寻借口回到西厢屋地对马氏说:“娘,您看小姐花钱如此大手大脚,而且还没什么心眼儿。等她知道我定亲的消息后,肯定会赏赐我一些银两,让我去置办嫁妆。”
马氏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是啊,小姐一向很大方,这次肯定会赏赐你几百两银子,让你风风光光地嫁出去。”
母女两人笃定的事,哪知出了偏差,她们没如想象中得到好处,小姐还放了她们回家。
母女两人不甘心离开,磨蹭着不走。
“小姐,您明儿出嫁,正是用人的时候,让老奴和巧晴伺候您。”马氏陪着笑脸道,“老奴母女现在离开,显得太不近情理了。”
“这是我的决定,没有人会质疑。”林雅君坐在桌前看书,不再理会巧晴母女的求情,也不让她们进西厢房内近身伺候。
马氏见小姐做了决定后,也不像以前那样大方,在她们母女走时给一笔银子。
这让马氏母女感到无比的委屈和失望,她们默默地卷起了属于自己的东西,提着两个胀鼓鼓的包裹,脚步沉重地走向主母许氏行礼告辞。
“夫人,小姐今天心情不好,在这个用人的关键时刻,竟然把我们母女给打发回家了。”马氏的话语中流露出明显的不满和哀怨,似乎在暗示小姐对亲事不满意,所以才会在迁怒之下放走她们母女。
许氏听到这话,不禁感到十分惊讶,她皱起眉头说道:“这事小君可没跟我说过。”显然,她对这件事一无所知。
马氏见状,急忙哀求道:“夫人,您去跟小姐说说好话吧,让她留下我们母女。现在小姐出嫁,正是用人的时候,我们母女俩也能帮上不少忙。”
许氏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听从女儿的意见,她对马氏说道:“你们先听从小姐的安排回家,等我问问小君再说。”
马氏听了,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她向许氏行了一礼,说道:“是,夫人。”
她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接着说道:“夫人,等小姐心情好了,您可一定要派人叫我们回来。我们母女一向尽心地伺候小姐,老奴的相公和儿子还在为小姐守着铺子,我们一家都忠心耿耿。”
许氏想了想,觉得马氏说的也有道理,决定给这对母女一些补偿。
她嘴里说道:“你们先回家,等小君气消了,我再叫你们回来。”手伸进怀里,准备掏出一张十两银票给马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