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看着长孙皇后那日益隆起的腹部,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想起长孙皇后自从13岁左右与李世民成婚以来,几乎每年都会诞下一胎。
不仅如此,据史书记载,长孙无垢最终似乎是因为肺炎而离世,她的离去对李世民和李承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李承乾的妹妹李丽质,在公元633年,也是年仅14岁左右时,她便嫁给了表哥长孙冲。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她在公元644年左右,便因病逝世。
而另一个妹妹李明达(小兕子),据史书记载,她在十二岁时便早早夭折,同样也是因病早逝。
李承乾的目光缓缓移到桌子上的橘子,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尝试制取青霉素和大蒜素。
他转头对身边的张阿西吩咐道:“张阿西,你立刻再去购买一批橘子,将它们放置在制冰工厂内干燥的角落。待到橘子表面长出绿毛时,务必及时通知本殿下。此外,再买一批大蒜头也放进坛子,放置在阴凉干燥之处。”
李承乾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心中暗自感叹:近亲结婚这种事情,在后世可是被明令禁止的啊!
可在当下的大唐,这却似乎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现象。想要成为那个推翻千年祖制的第一人,谈何容易啊!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开口对王海和张德说道:“王海、张德,本殿下现在交给你们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你们带上本殿下的王印,去把‘京城长安’的所有衙门都跑一遍。”
王海和张德对视一眼,脸上露出些许为难之色。
李承乾见状,连忙解释道:“你俩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去各个衙门的户籍室,查找一下表兄弟或表兄妹的户籍所在地。”
“然后,你们亲自去实地考察一下这些人生下来的孩子情况如何?是早夭了呢?还是有什么其他问题,比如痴傻之类的……”
王海躬身施礼,小心翼翼地说道:“启禀太子殿下,就凭我们两个人,恐怕……”
李承乾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坚定地说:“本太子自然知道你们的难处。这样吧!你们每人可以带四名随从一同前往,这样应该就没问题了吧?”
“另外,你们在外面如果遇到什么新奇没见过的东西,都给本王买回来。记住,是‘买回来’,可不许仗着本王的权势欺压百姓,否则,本王定不轻饶,直接夷三族!”
近侍太监王海和张德听后,连忙跪地叩头谢恩。随后,他们各自带领着四名太监,手持李承乾的太子私印,如临大敌般地出宫去了。
当晚太极宫立政殿里,李世民开口询问道:“观音婢,高明他安排一批人出宫了。宫卫统领汇报,这些人至今未归,高明向你汇报了吗?”
长孙皇后摇了摇头,开口宽慰道:“二郎,高明他估计有什么要办,放心他有分寸。”
半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张阿西心急火燎地跑到李承乾面前,气喘吁吁地禀报:“启禀太子殿下,橘子上终于长出您说的那种绿毛了!”
李承乾闻言,心中一阵狂喜,激动得连手中的毛笔都像烫手山芋一样被他猛地扔到了地上。他顾不上其他的,急匆匆地朝着承贤殿的制冰块的工厂房间飞奔而去。
一进工厂,李承乾的目光便被角落那一堆橘子吸引住了。他定睛一看,只见五十多个橘子中,只有一个橘子上长出了他心心念念的绿毛,而其他的橘子要么已经干枯,要么已经有些腐烂。
李承乾眉头微皱,心中略感失望,但他还是强打起精神,吩咐道:“张阿西,长绿毛的橘子千万不要乱动,把剩下的橘子都换成一批新鲜的。”
张阿西躬身应道:“启禀太子殿下,请恕奴才多嘴,这橘子的价格可不便宜!您既不吃,也不晒成陈皮制药,就让它们在这腐烂……这实在是有些浪费。”
李承乾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打断了张阿西的话,说道:“本王自有安排,无需你多嘴。如果东宫的内帑是否紧张?你把购买饴糖和蜂蜜的用度减半吧!本殿下对甜食并无多大兴趣。”
有了第一个长绿毛菌的橘子作为引子,第二、三批橘子长绿毛菌的数量明显增多了一些。
李承乾凭借着那有些迷糊的记忆,果断地下达命令:“张阿西,你赶紧去安排人弄半铜盆淘米水和半铜盆凉的米汤浆水过来。”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李承乾看到张阿西已经将他所需的淘米水和放凉的米汤浆水都准备好了。
于是,他再次吩咐道:“小卓子,小安子,你们两个过来,用小竹片把橘子上的绿毛菌轻轻地刮下来,然后,分别放入这两个铜盆里。记住,动作要轻一些,别把绿毛菌弄坏了。弄好之后,把这两个铜盆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一定要好好照料它们。”
就这样,李承乾和他的仆人们开始了漫长而繁琐的工作。他们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那两个铜盆里的绿毛菌,确保它们能够正常生长。
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反复试错。李承乾终于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成果——指甲盖大小的青霉素粉末。
李承乾凝视着这一小堆青霉素粉末,心中感慨万千。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后世的科研经费会如此之高了。因为,要得到这么一点点实验成果,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光这一小指甲盖的青霉素粉末,李承乾就用了四五十斤的橘子,更不用说其他的人力物力了。
李承乾凝视着那一小片指甲盖大小的青霉素,心中暗自思忖:“这一点点恐怕远远不够啊。”
于是,李承乾决定趁着天气适宜,原料还能买到的时候,按照之前成功的经验再多尝试几次。
站在一旁的近侍太监张阿西对李承乾的想法心知肚明。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站出来道。
“启禀太子殿下,有件事情奴才不得不禀报了。东宫内帑的钱财已经所剩无几。而且,您之前还下令让奴才全力支持王海和张德在宫外的活动。”
近侍太监张阿西顿了顿,继续道:“实在是制取太子殿下口中的‘青霉素’以及支持张德和王海的‘外勤’工作,这两项开支实在太大,已经超过了东宫售卖神仙醉的利润。”
“太子殿下,您看是否可以暂停一下制取青霉素的活动呢?今年大旱,所有农作物的价格都大幅上涨,橘子的价格也不例外,要不等明年橘子丰收……”
李承乾听后,微微点头,表示理解。他沉默片刻,才开口道:“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先暂停制取青霉素的活动。不过,之前成功制取青霉素粉末的步骤和操作,你都详细记录下来了吧?”
张阿西连忙应道:“回太子殿下,奴才都一一记录在案了。”
李承乾接着问道:“那么,张德和王海那边的情况如何呢?”
张阿西躬身道:“启禀太子殿下,王海和张德那边,听换班的太监报告。还有两个府衙和几个郡县要去,估计还需要半个多月。”
半个月后,王海和张德风尘仆仆的回来了,两个人晒黑了好几个度。李承乾让人把俩人记录下来的东西做个简单的整理和誊抄。
李承乾单独找了一个长孙皇后不在的时候,他带着黑几个度的王海和张德把资料交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好奇的道:“高明!这是什么?”
李承乾开口道:“启禀父皇,儿臣听说舅舅有意为表哥长孙冲求娶公主,也不知是真是假?”
“儿臣模糊的记得某本古籍记载着表兄妹或表姐弟结婚,其子氏很容易早夭或残缺。”
“因经常搬家,古籍儿臣找不到了。只能安排王海和张德带人下去实地调查。桌子上就是调查反馈,还请望父王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