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的时候,翠花邀请光明和李秀秀来家里过年,没想到光明断然拒绝了。
这么久没有回家来,屋里连点人气都没有,趁着过年,放放鞭炮、烧烧炕,也跟家神说一声,我们回来了,不走了!
光景没再勉强,随他们的便。
可鑫鑫和小虎就很尴尬了。
小虎是坚决不回“那边”的,他要跟小龙在“这边”看联欢晚会,要守夜。
这两天,小虎创造出了两个新词,“这边”和“那边”。“这边”指的是大爷和娘的家,“那边”指的是亲爹亲妈的家。
总不能让他们两个人自己孤零零地过年吧,两个孩子可不能都不在身边,翠花便跟鑫鑫商量:“鑫鑫啊......”
鑫鑫打断翠花的话:“大娘,我知道了,一会我就去“那边”吃饭,看一会联欢晚会我就回来跟弟弟们一起守夜。”
翠花想想也行,只要吃饭的时候热闹热闹就行了。“那边”没有准备孩子们睡觉的地方,还得回“这边”歇息。
鑫鑫带着一堆吃的喝的,从“这边”去“那边”,跟亲爹亲娘一起过年。
这么些年了,一直都是和小虎跟大爷大娘她们一起过年,突然一个人走在空无一人的村里大道上,鑫鑫竟然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鑫鑫把大娘给带的东西往桌子上一顿,大大咧咧地在饭桌前坐下来。
光明和李秀秀很高兴看到鑫鑫过来。
“鑫鑫啊,小虎怎么没来?”
鑫鑫的脸忍不住拉了拉,他自己过来已经是十分费劲地说服自己了,他们竟然还只关心小虎怎么不过来,难道我就这么没有重量吗?
不过这些话鑫鑫没有说出来。
屋里烧炕烧得很热,鑫鑫把大棉袄脱了,露出深红色的毛衣。
这件毛衣还是几年前李秀秀给织的,也不知道是因为越洗越松还是鑫鑫这几年没有长胖,毛衣穿在身上肥瘦还是合适的,只不过身长不够了,翠花便用颜色相近的毛线又接上了一大截子。
李秀秀扁嘴,看来翠花也不是很舍得给孩子买衣服的,这件毛衣鑫鑫都穿了多少年了!
李秀秀没想到的是,这件毛衣是鑫鑫主动留下来的,他舍得丢掉,因为这是他亲妈亲手给编织的。
“鑫鑫啊,你这件毛衣实在太旧了,这几天有空我重新给你打一条新的毛衣,等你开学就能穿上。”
“嗯。”
鑫鑫低声答应着。
李秀秀很高兴,又把给两个孩子买的新衣服拿出来。
“这是给你俩买的新衣服,不穿就浪费了,要好好穿。小虎一共四件,匀给小龙两件吧。”
“嗯。”
鑫鑫其实也很后悔,上次气冲冲走了,忘了拿新衣服。这是妈妈特意给他俩挑选的,如果这样拒绝,妈妈该伤心了。
李秀秀看鑫鑫一声声“嗯”,心里很高兴。好像又回到了懂事听话的小时候。于是便轻声细语地把从南方带回来的稀罕玩意挨个给鑫鑫摆弄欣赏。
热水袋、手电筒、电子表、打火机,各种形形色色的小玩意,比鑫鑫见过的都精巧,惹得鑫鑫不停地感叹。
“这些都是给你和小虎的,看看哪些能用上,你先挑。”
鑫鑫没有客气,挑选了热水袋和电子表。
热水袋是给大娘的,她经常喊肩膀疼,用这个热敷应该会好受一些。电子表是因为他上学要用。有的同学已经用上了机械表,他要求不高,只要能看时间就行,这个估计小虎也用不上。
“联欢晚会开始了,快点过来吧,咱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光明招呼娘俩。
一家三口,欣赏着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度过了一个温馨祥和的除夕夜。
鑫鑫改变主意了,他没有中途回大娘家,而是在亲爹亲妈这里从头到尾看完了联欢晚会。
零点的钟声响起,似乎是一瞬间,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几乎同时炸响。
大家都熬夜等着零点这个时间段,在新年最开始的这一分钟点燃鞭炮。意味着新的一年一炮炸响、红红火火。
也算是在家守夜了。
放完鞭炮,鑫鑫提出要回大娘家睡觉。
李秀秀还沉浸在大儿子回归的喜悦中,“怎么又走?在家里睡觉不行吗?”
鑫鑫摇摇头,“我答应了小龙小虎,要陪他俩放鞭炮,他俩还在等着我呢,再说这里也没我睡觉的地方啊。”
鑫鑫说的也是,家里只烧了一个炕,这么大的孩子了,也不适合再跟大人睡在一起。
光明摆摆手,“孩子愿意去那边睡就让他去吧,反正吃过水饺睡一觉,一会就去大哥家拜年了。我去送送你。”
“不用,离得近,我一会就跑回家了。”鑫鑫说完,穿上大棉袄,拿起帽子就跑了。
李秀秀想拉住鑫鑫,还有话要说,可他就像一阵风,倏忽一下就飞走了。那种眼睁睁从手指缝中溜走却什么都抓不住的落寞感觉,又一次袭上了李秀秀的心头。
看着杯盘狼藉的饭桌和卧房里嗑了一地的瓜子皮花生壳,感觉刚才热乎乎的场景就跟做梦似的。
光明见她失魂落魄的样子,不忍心再说什么。
“煮过饺子咱也歇息吧,你想孩子一会拜年就能见到了。”
李秀秀知道大过年的不好哭哭啼啼,努力想表现得高兴一点,可鼻子还是一遍遍发酸。
“你没听见吗?他说‘一会就跑回家了’,那边才是他的家,那我们这里算是什么呢?”
“算个什么?”光明从鼻孔里嗤道,“算个球!”
这些年了,他俩又没在这里住过,怎么可能把这里当家?孩子谁养谁亲,管他流着什么血,又看不见摸不着,只有真心对他好他才能记得你。小孩子都是这样,有奶就是娘。
不过光明还是庆幸,多亏小虎年龄还小,不懂事,往后对他好一点亲一点也就掰过来了,可是鑫鑫都半大小子了,心性也成熟了,一旦这么大的孩子离了心,就很难再养过来了!
“放心吧,咱们不走了,往后就在家乡好好干,以前在南方的时候不是羡慕人家本地的人有亲人朋友,有房屋祖产吗?现在咱也有了,好歹饿不死累不死了,好日子在后面呢!至于孩子,自己生的,养养就亲了!”
李秀秀还是发愁,光挣钱有什么用,两个儿子都不亲,都要认别人当爹娘了!